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与大家同行——中国书画名家作品云展
展览题字
范扬
学术主持
张桐瑀
吴川淮
策展人
真源
主办单位
中国艺术公社
协办单位
北京延安企业商会
承办单位
岚梦(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北京佳德华宝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华旺易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百佳洁纸业有限公司
北京丹青运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延安塬上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北京仪凤安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知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西安快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明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姚尧(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东方雅韵(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魚信澜(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鱼之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陕西书画网
上海杭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东方雅韵(宁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展览形式
云展
Artist Introduction
艺术家简介
杨宝录,1963年生,陕西人,先后就读于陕西宝鸡教育学院美术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画院研究生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满维起工作室,现为中国水墨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
春云出谷 68cmx68cm
Works Appreciation
致广大而尽精微——杨宝录山水画
文 / 刘丽芳
著名评论家、中国艺术公社特约评论员
在多年的笔墨耕耘中,杨宝录从未停止过对中国山水画的探索,从雄浑恣肆的北派山水到工整细密的小青绿,再到风格朴厚的黄土高原系列,貌似潇洒的转身背后,纳藏着画家的勤奋与多思,渗透了中国人独有的宇宙观、自然观、审美视野、审美情感等要素,生成具有东方美学范式的山水精神。唐代韩愈认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杨宝录深谙古人教诲,凭着持续不断的勤与思,完成了创作理念和绘画风格的蜕变,为自己的艺术道路开启了更广阔的空间。
淡抹原乡 200cmx200cm
对于传统,杨宝录始终怀有尊重和敬仰之心,乐于沿着传统文脉的轨迹回溯,以求从根本上更接近中国山水画的核心。他临摹了大量宋元明清的名家作品,对传统山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将这份感悟用于自己的艺术实践。他的山水画从中国文化精神的原点出发,追逐南派山水大家巨然的画境,采撷元四家之一王蒙的笔意,喜欢以繁密的笔触,清润的色彩,丰沛的情感,描写北方的山水,浑厚庄穆之间多了几分清俊之气。生长在秦岭山脉的杨宝录,对家山家水的每一处了然于胸,他发现秦岭集南北特色于一体,北麓层峦叠嶂,沟谷纵横,南麓温润清秀,山峰绵延,因此,他从巨然的作品中得到启发,尝试以南派山水的细腻,表现北方山水的样貌,遂成厚朴灵秀的笔墨风格。他寻着岁月的屐痕,将故乡的山川辗转腾挪地移入画面,画家心底的潮涌,化作烟云满纸,无一处不寄寓了无限深情。
归路白云深 136cmx68cm
2009年以后,杨宝录从水墨山水转向了小青绿山水,以及黄土高原系列的创作,并在这一领域深耕至今。众所周知,小青绿是一个古老的画种,由浅绛山水发展而来,元代较为兴盛。它既无大青绿的浓艳,亦无水墨的素朴,而是将水墨的皴法和大青绿的积色、敷色相融合,呈现绚丽明净而又不失淡雅的审美之风。在色墨关系的处理上,杨宝录经过实践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方法,勾完墨稿后,尽量让色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再通过色上墨和色下墨的结合,以及反复的积染,最终体现了色墨交融、色苍墨润的审美效果,从而也践行了古人“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色墨理念。他画中的山水是苍翠凝重的,随处充满生命的律动,这相对于水墨山水的枯寂荒寒、空旷清冷,更富于丰富活泼的姿彩,令人感受到真实的山水之美的存在。而黄土高原系列作品,打造的是有着鲜明地域风情的人文山水。沟谷交错、梁塬相间的地形地貌,乡土气息浓郁的窑洞院落,皆为黄土高原的特有标识。画家将自然与人文元素相结合,融入深厚的黄土文明的文化内涵,体现了画家独具匠心的审美创造。
家在大山深处 180cmx47cm
在坚守传统的前提下,杨宝录通过笔墨的融合变通,着意营造气势宏大,笔墨细密的山水之象,深蕴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礼记.中庸》,意思是既要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又要尽心于精细微妙之处,这恰与杨宝录以大画小,先整体后局部的创作理念相吻合。从他的作品中,不仅可以窥见山水的整个样貌,有着博览群山的大气象,也可以静观一丛树木、一条溪流的细微之处,皴擦点染间透着精妙之笔。画家在山水气度的把握上趋于广大,俯仰天地磅礴浩瀚,而在山水意象的刻画上又显得精微,一笔一墨厚实精细,这种大格局和小笔触,显然受到了儒家辩证思想的影响,用多元的绘画语言,实现了整体与细节的统一。
李家山印象 240cmx145cm
作为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画家,杨宝录对于山水自然的感受是深刻真切的,但这并没有阻止他长年写生的脚步。他认为写生是创作前的热身,是画家的必经之途,不仅能够搜集很多素材,还可以培养提升对自然的观察力,从而获得直观的审美感受。只有面对真山真水,才会有各种奇思妙想奔涌而来,这恐怕就是南朝刘勰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吧。另外,写生能发现问题,包括笔墨、结构等方面,有时也会带着问题去写生,往往在反复的试错、纠错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写生是一个发现、试炼、摸索、精进的过程,也是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将传统和现代毫无违和地衔接在一起。近年来,杨宝录奔赴秦岭、太行、宁德等地采风,完成了大量写生作品,也提高了语言转换能力,对艺术创作大有裨益。
长沟流云去无声 244cmx124cm
多年以来,杨宝录立足传统、现代和生活,通过风格的嬗变和笔墨的锤炼,使作品更贴近时代的审美特性。他的山水作品以不同变幻的形态,表达了画家自身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感受,又经过合理取舍传统山水的某些法则,在精神上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作品内外浮动着当代山水的审美特质。他通过与众不同的审美表现,传达自己的心态意绪,凝集了画家对山水画的新定位和新思考。他画中的山水是温煦动人的,有着很强的代入感,让人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古人所说的“卧以游之”。而那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又分明塑造了当代审美的新气象。
梦绕家山 240cmx190cm
散关遗韵 136cmx68cm
宿雨初收 136cmx68cm
泰山南天门 180cm×96cm
泰山唐摩崖 68cm×68cm
天台山庄 136cmx68cm
万类霜天竞自由 240cmx145cm
夏日山居 136cmx68cm
崖上人家 68cmx68cm
豫西晚秋 180cm×96cm
杨宝录 晓色初动 244cmx122cm
孙安民 杨宝录 翠微人家 244cmx122cm
唐辉 杨宝录 溪山无尽图 244cmx122cm
王保安 杨宝录 翠屏青嶂图 244cmx122cm
唐辉 杨宝录 秦岭秀色 244cmx12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