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历近代百年沉沦后为何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大国复兴道路

鸿鹄之志从国始 2024-04-25 09:04:5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如今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梦想。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上下五千年未曾断绝的文化传承的国家。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在政治上形成过以自己为核心的宗藩朝贡圈,也曾在文化上形成过以自己为核心的东亚汉字文化圈。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改变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

美国著名地缘战略理论家布热津斯基曾说过:“中国在1644年以前农业生产力、工业创新和生活水平方面领先于全世界。与此同时中国人的精神财富、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度等也高高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五千年前中国人和埃及人一起面对洪水,四千年前中国人和古巴比伦人一起玩青铜器,三千年前中国人和希腊人一起思考哲学,两千年前中国人和罗马人一起征战天下,一千年前中国人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

如果我们把世界格局比喻为一盘棋局,那么在这棋盘上一个又一个世界强国演绎了各种盛衰兴亡。可中国历经上下五千年依然保持着本色。中国历史上有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包容,有大秦铁骑横扫六合气吞八荒的豪迈,有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雍容华贵,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决绝。中国人曾发出过“虽远必诛”的时代强音,但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屈辱。

可即使在那最屈辱的黑暗年代里中国人也从未放弃过民族复兴的希望。在美国学者亨廷顿所著《文明的冲突》中有这么一句话:“中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也曾说过:“中国是基于文明认同的国家,而西方国家则是基于民族认同”。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如今都成了失落的文明,可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薪火相传不绝如缕。

中国是以文化立国。只要文化不灭就始终保有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使其生生不息。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体现在延续性、包容多样性、统一性等方面。中华文明相比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延续性。其他几个远古文明都在王朝的交替过程中遭到了毁灭的打击,可中国的汉字书写体系、礼乐典章制度却一直延续至今。

数千年来中国居民的语言、文字、服饰、风俗与习惯从未出现本质上的变化。这在世界各国中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方面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又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多样性:中华文明并不排斥外来文明。早在公元前张骞就打通了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中华文明很早就与域外文明产生了交集。多元包容的中华文明又是高度统一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

秦的统一不只是靠武力征服六国,而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的。秦始皇在政治上废分封行郡县;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在制度文化上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政策。自秦汉以来统一就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秦汉以后中国也曾经历过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分裂时期,但每次分裂后中国始终还是会恢复到统一状态。《三国演义》把中国历史这种分分合合的现象称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反观波斯、罗马等帝国一旦解体就成为了无法复原的碎片化状态。这些帝国在本质上是靠强大的国家军事机器维系统一,而帝国各区域之间却缺乏经济文化上的联系。用国家军事机器维系的统一要求统治者必须始终掌握强有力的军事机器,所以波斯、罗马等帝国一旦衰弱之后就走向了分裂瓦解。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国家军事机器衰弱的情况,所以才会有魏晋南北朝这样的分裂状态。可中国的统一并非单纯依赖国家军事机器来维系。

中国的统一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的统一。即使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其实也在孕育下次大一统的种子,因此每次分开之后再合一定比前一阶段的合在程度上更高、在力度上更强、持续更为稳固。即使是清朝晚期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仍维持着庞大的疆域和统一的政治制度。中国无论如何衰败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完整国家,而领土、人口达到一定规模恰恰是成为强国的先决条件之一。

像荷兰、瑞士、卡塔尔、科威特、新加坡这些领土面积、人口数量有限的国家无论人均收入多么富裕也不可能真正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话语权的强国。在中国最为积贫积弱的那段时期物质财富固然被列强大量掠夺,但老祖宗留下的广袤疆域、庞大的人口基数、大一统的政治体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独特文化体系却得以保留下来。这些恰恰为中国日后的复兴奠定了基础。中国的近代史是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但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奋斗史。

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那段岁月里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刘永福的黑旗军先后参与中法战争和台湾抗日;冯子材在镇南关大破法军;刘铭传在基隆战胜法国将领孤拔......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事实上早就有外国人意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必然的。拿破仑就曾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当这头狮子醒来时世界将为之震撼!”

其实拿破仑这句话还有后半句“谢天谢地愿它继续沉睡下去”。清末美国驻华公使芮恩绅在给美国国务院的年终报告里也曾说过:“这个国家的领导者无疑是昏庸的,官员也是无知的,但他们的人民拥有雄狮般的气概。他们勤劳而质朴、聪慧而向上,一旦拥有了有力的领导一定会成为最强大的国家”。拿破仑、芮恩绅的话其实都是说中国拥有无限潜力却处于沉睡状态。其实中国一直是拥有巨大地缘资源潜力的国家。

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却没能让这种潜力释放成为现实的国力。正如芮恩绅所言:中国不缺乏自然资源,也不缺乏勤劳的人民,而是缺乏一个能领导这个国家的坚强有力政府。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就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下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海岸边随意架起几尊炮就迫使一个老大帝国屈服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曾有一位日本教授说过这样的话:“当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时在日本几乎无人相信这话。毕竟在1949年之前过去的100多年里中国始终是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曾几何时几千个外国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中国首都杀人放火。直到志愿军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南面后日本才感觉到中国与过去真的不一样了”。这位日本教授所说的恐怕不是他个人的看法,甚至也不仅仅只是当时日本社会的观点看法。

中国人民志愿军几乎是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愣是迫使美国第一次在自己未能获胜的停战协定上签字。这时世界才发现中国真的跟过去不一样了。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不仅在当时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得到了提升,而且在更为长远的历史阶段则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抗美援朝战争迄今70年间我国虽又经历过几场边境自卫还击战,但再未遭遇过大规模的外敌入侵。

从此中国得以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专注于国内建设发展。中国的领土面积与欧洲相当,人口比美国、日本和西欧各国加起来还要多。这为支撑起强大的产业基础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的封锁孤立促使中国人下决心走一条独立自主的产业发展道路。到1975年为止中国通过四个五年计划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中国又成功试爆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合法权利。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之间相互隔绝的局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放历史大幕的拉开。

中国改革开放之际适逢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开始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转移。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内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9年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形成金砖国家机制。

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世界第一大农业国、世界第一大粮食总产量国、世界第二大吸引外资国以及世界上经济成长最快、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中国如今是全球仅有的九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是全世界能自主生产第三代主战坦克的10个国家之一,是全世界拥有航母的能玩转第五代战斗机的三个国家之一。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二十国集团成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影响。现在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推动国际和平与发展。中国从积贫积弱到实现伟大复兴恐怕是20世纪国际地缘政治格局最大的变化了。难能可贵的是中国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独具特色适合自身国情的民族复兴之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独具特色的发展让一些西方国家看不懂。其实西方国家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炒作所谓“中国崩溃论”。这么多年过去后中国崩溃了吗?恰恰相反中国以今天这样的规模崛起、人民生活水平以这样的速度提高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闻的。中国已崛起到这样一种地步:我们完全可以用中国人的眼光和话语来观察、评述自己的国家与外部世界。我们不必刻意去迎合别人的喜好,而是可以用自己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

0 阅读:1

鸿鹄之志从国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