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进展》:抗癌化合物EBC-46显示出根除艾滋病毒的巨大潜力

逸云看健康 2025-01-31 17:46:32

近年来,一种代号为EBC-46的化合物因其抗癌能力而一鸣惊人。现在,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EBC-46在根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方面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研究发现,与类似的作用剂相比,EBC-46擅长激活隐藏的休眠细胞。然后,这些“踢”出的细胞可以通过免疫疗法进行靶向,以完全清除体内潜伏的病毒。通过使用EBC-46实施这种“踢杀”策略,研究人员认为实现患者中HIV的永久消除——换句话说,治愈——是可能的。 该研究于1月24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虽然在基于EBC-46的治疗方法进入临床之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这项研究标志着在实现根除艾滋病毒这一尚未实现的目标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EBC-46在技术上被称为tigilanol-tiglate,是十年前由澳大利亚生命科学公司QBiotics通过自动药物筛选发现的。

该化合物天然存在于一种雨林物种中,即红杉树(Fontainea picrosperma),仅在澳大利亚热带东北部发现。

在基本的生物学水平上,EBC-46与一种称为蛋白激酶C或PKC的关键酶结合。许多细胞过程依赖于PKC,许多与主要疾病有关,包括艾滋病(HIV感染的晚期)、癌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

温德说,就艾滋病毒而言,最重要的是需要有效的病毒根除策略。根据联合国艾滋病毒/艾滋病联合规划署的数据,自40多年前病毒在人类中出现以来,已有近9000万人感染,其中约一半死亡。

温德说:“解决全球艾滋病毒问题的一部分办法是解决4000万艾滋病毒阳性患者的问题。”。“减轻当前艾滋病毒治疗方案带来的药物负担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着手研究EBC-46作为“潜伏逆转剂”的价值。这些药物启动了感染病毒的潜伏细胞中的某些途径。在宿主免疫攻击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等医学治疗面前,潜伏细胞是艾滋病毒的堡垒。因此,清除这些细胞以使其接受治疗对于消除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至关重要。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将潜伏的HIV感染细胞暴露于15种EBC-46类似物中。类似物是化学上与树衍生化合物相似的化合物。Wender及其同事之前的工作通过解决可用性问题,使这项广泛的EBC-46研究成为可能,因为该化合物的唯一天然来源是澳大利亚地区的一棵树。

在2022年的一项研究中,Wender及其同事首次提出了一种在实验室批量合成EBC-46的新方法,这为获得非天然且可能更优的类似物打开了大门。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项新的以HIV为重点的研究中部署的一些类似物逆转了90%的治疗细胞的潜伏期,这比迄今为止证明的最强大的潜伏期逆转剂bryostatin显著增加了四倍,bryostain仅激活约20%。

这些新发现只是涉及EBC-46的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中的最新发现。2024年,一种基于该化合物的药物在美国获得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治疗人体软组织肉瘤——一种癌症。

基于他们在HIV细胞方面的成功,Wender及其同事将他们的研究转移到了HIV的动物模型中,最终目标是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温德说:“事实上,我们可能能够用EBC-46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这让我们熬夜,早起。”。

0 阅读:9
逸云看健康

逸云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