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亭,1935 年 2 月 11 日出生,1955 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1959 年毕业。早在 1957 年大学读书时,他就萌发了在地球上寻找陨落地质遗迹的设想。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国家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从事特种非金属找矿、成矿理论及普查勘探方法研究工作。对我国特大型水晶矿床标本首次进行包体测温试验,参与编写《水晶矿床普查勘探方法指南》一书。
六十年代调转到辽宁工作后,他从事特种非金属(含宝石)成矿理论及找矿勘探方法的研究。在辽西工作期间,发现了黑山特大钠质膨润土矿、罗锅沟沸石矿、八楼子金矿、西山城水晶矿等矿产。1963 年在海城滑石矿区工作时,提出辽南滑石矿、菱镁矿镁质来源的“陨落成因说”。1971 年发现沈阳古陨石,此后在艰难的环境下,他考察国内外很多地方并收集了大量资料,潜心研究古陨石、陨落地质作用等问题,锲而不舍。发表了《对陨落地质作用的认识》《沈阳古陨石初探》《辽宁发现陨落的科马提岩》《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陨落成因概论》等古陨石和陨落地质作用论文 20 多篇。1986 年,张海亭将传统观点定为“地下成因”的“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更新为“陨落成因”的古陨石,在地学领域里引起了思维方式的转变,领先开辟了“古陨石学”和“陨落地质学”研究的新领域。1996 年出版《沈阳古陨石》专著,成为“古陨石学”“陨落地质学”学科创始人。1996 年他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出席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使沈阳古陨石、陨落地质作用和陨落周期的科研成果登上世界科学殿堂,从此,“古陨石学”“陨落地质学”在国际地学界立论。
陨落地质学创始人张海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