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讲普通话吗?皇帝上朝时和各地的大臣交流,能互相听得懂吗?

雾锁青山幽径 2024-12-19 17:49:03

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始终追求通用性。因此,当大家都使用普通话时,沟通就不会感到不便。然而,在古代,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发音系统,可以说方言众多,各地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言交流。普通百姓对语言要求不高无可厚非,但若在朝堂上没有统一的语言,必将影响国家大事的处理。那么,皇帝在没有普通话的情况下,如何与各地的大臣们交流呢?

一、通用语的存在

1.雅言

在先秦时期,各诸侯邦国林立,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然而,为了方便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在官方事务、文化传承以及贵族阶层的交往中,雅言应运而生。雅言以周朝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地区的语言为基础。例如,在诸侯朝见周天子的盛大朝会中,来自楚国(今湖北、湖南一带,其方言与镐京方言差异较大)的使者需要向周天子述职,汇报本国的政务、军事等情况。此时,他们必须使用雅言,才能确保交流的顺畅。

再如,各国之间的外交会盟活动,像春秋时期著名的葵丘会盟,各国诸侯及其臣子齐聚一堂,商讨盟约、划分势力范围等重要事务。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来自东方齐国(今山东地区)的管仲,还是来自西方秦国(今陕西部分地区)的百里奚等各国谋士和官员,都以雅言为交流媒介。孔子在其一生的活动中,也充分体现了雅言的重要性。孔子出生于鲁国(今山东曲阜),他在鲁国讲学授徒时,虽然弟子大多来自鲁国本地,但在教授《诗》《书》以及执礼等庄重的活动时,都使用雅言。这是因为《诗》《书》等经典著作是用雅言编写的,执礼过程中的仪式用语也是遵循雅言的规范,使用雅言有助于保持文化传承的纯正性,也方便来自不同地区的弟子理解和学习。

2.通语

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对通用语的需求更为迫切。通语以秦晋方言为基础,融合了其他地区的语言特点。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官员们需要在不同郡县之间调任任职。例如,一个原本在关中地区(秦地)任职的官员,被调往岭南地区(今广东、广西一带)任职。在岭南地区管理政务、与当地的官员和士绅交流时,他就会使用通语。因为岭南地区有自己独特的百越族方言,与秦地方言差异极大,通语成为他们之间有效的沟通方式。

到了汉代,洛阳话成为通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武帝时期,大量的人才被选拔进入朝廷为官,这些官员来自天南地北。比如来自蜀地(今四川)的司马相如,他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当时为汉朝都城)后,在与朝廷官员、文人墨客交往以及参与朝廷文化活动时,需要使用以洛阳话为基础的通语。在与东方的齐地(今山东)文人、南方的楚地(今湖北、湖南)学者交流文学创作、讨论经学等事务时,通语保证了交流的顺利进行。

3.官话

自元朝开始有了“官话”的概念,明清时期官话逐渐定型。官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尤其是以北京话为中心的北方方言。在元朝,作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官员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地域。例如,一个来自蒙古草原的官员到中原地区(如河南、河北等地)任职,在管理汉族百姓、与汉族士绅合作治理地方事务时,就需要使用官话。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科举考试是全国性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来自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的考生,要到京城(北京)参加会试和殿试。在京城期间,他们需要与来自各地的考生、考官交流,官话就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像明朝的徐光启,他是上海人,在到北京为官后,无论是在朝廷上与其他官员讨论国家大事,还是在学术交流中与北方的学者切磋学问,都使用官话。

二、文化交流与教育传播的作用

1.文化典籍与教育

古代的文化典籍大多使用当时的通用语来书写。各地的私塾、书院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例如,在宋代的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学生们来自湖南各地甚至周边省份。他们在书院中学习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等。这些经典著作都是以当时的通用语为基础编写的。学生们在诵读、理解这些经典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学习通用语的表达方式。当这些学生学有所成后,有的会外出游学。

如朱熹,他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他在求学和讲学过程中,游历各地。他到江西白鹿洞书院讲学,与当地的学者和学生交流学术思想。尽管福建和江西存在方言差异,但通过对文化典籍通用语的学习,他们能够顺利地进行思想交流和学术探讨。在科举考试中,考生们需要对以通用语编写的经史子集等进行深入理解和准确作答。一个来自浙江的考生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他凭借在私塾中学习经典时掌握的通用语知识,在考场上与来自其他省份的考生、考官进行交流。

2.文化中心的影响

像长安(今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在不同历史时期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吸引了各地的人前来。在唐朝的长安,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汇聚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官员、商人、学者等。长安城中有专门的商业区东市和西市,来自西域(今新疆及中亚地区)的商人带着香料、珠宝等货物前来交易。虽然他们的母语可能是西域的各种语言,但在长安这个商业繁荣的环境中,他们会努力学习当时的通用语,以便更好地与中国商人进行买卖交易。

同时,长安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如日本的遣唐使。这些遣唐使在长安学习唐朝的文化、制度等,他们在与唐朝的学者、官员交流时,会学习和使用当时的通用语。再如北宋的开封,作为当时的都城,商业极其繁荣。来自江南地区(今江苏、浙江等地)的丝绸商人到开封贩卖丝绸,他们在与开封本地的商人、官员打交道时,依靠通用语来洽谈生意、缴纳赋税等。

三、手势、书写等辅助手段

1.手势与表情

当语言不通时,古人也会利用手势和表情来辅助交流。在古代的边境集市上,例如在明朝时期的云南边境,与缅甸相邻的地区,当地有许多跨国贸易活动。缅甸商人前来交易时,他们的语言与当地云南方言有很大差异。在交易过程中,缅甸商人可能用手指表示货物的数量,比如伸出一根手指表示一件,伸出三根手指表示三件。如果对价格不满意,他们会摇头,而如果对交易条款满意则会点头。在一些简单的雇佣关系中,比如一个外地的农夫到另一个村庄找短工做,他可能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力气,握紧拳头表示自己力气大,能够胜任重体力活。在问路的时候,他可能用手指指向自己想去的方向,再用疑惑的表情询问路人。

2.书写交流

对于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来说,书写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在古代的文人交往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南宋时期,陆游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与辛弃疾交往密切。辛弃疾是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他们二人方言不同,但都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们之间通过互递诗笺来交流思想感情。陆游会将自己新创作的诗词写在诗笺上寄给辛弃疾,辛弃疾收到后会认真阅读并回复自己的见解和新作。在一些边境地区的外交事务中,书写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在唐朝与吐蕃(今西藏地区)的交往中,双方有时会通过互递文书来商讨边境贸易、和亲等事务。当吐蕃使者来到唐朝的边境城市,如敦煌等地,如果双方在口语交流上存在困难,就会通过书写汉字或者吐蕃的文字来传达各自的意图,进行外交谈判等交流活动。

以上图片均出自网络。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