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来自欧洲的几位乒乓球运动员异军突起,给中国队和其他队伍制造了巨大的压力。在这个时候,所有人的心里都打起了鼓。
可在张燮林的帮助下,中国队依然顶着巨大的压力拿下了混双项目的冠军。而这也是中国队第一次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混双项目冠军。
张燮林是我国乒乓球坛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为我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长足的贡献,但他的生活中也曾出现过遗憾。直到今天,他最爱的依旧是自己的初恋妻子。那么,张燮林到底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经历呢?
连战连捷的乒乓高手张燮林小的时候就经常跟好朋友在一起打球。不过那个时候的张燮林并没有产生要当职业运动员的念头,当年的他甚至一度想让自己成为一名气象观测员。
但张燮林身上的运动天赋实在太过亮眼,很多人在看过他的比赛之后都对他的球技赞不绝口。久而久之,张燮林自己心里也产生了当职业运动员的想法。
最终,他一路从上海市乒乓球队打到了国家队,并多次代表国家队出战世界乒乓球领域的重要赛事。
1963年,张燮林作为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的第一主力队员出战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决赛中,张燮林面对对面的日本队员,接连打出了两个2:0的惊人成绩。
从此以后,张燮林的名字便成为了世界乒乓球坛上的一段传奇。甚至有不少外国媒体都开始关注起了张燮林在赛场上的表现。
在1965年的乒乓球世锦赛上,张燮林又帮助中国队夺得了团体项目的冠军。这一次,张燮林依然将与中国队对阵的日本队打了个落花流水。
1971年,由于欧洲乒乓球运动员的崛起,张燮林先前的乒乓球打法已经被破解了。这样的情况给当时中国队的队员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但就是在这种对我方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张燮林依然顶着巨大的压力带领中国队夺得了乒乓球混双项目的金牌。这也是中国队第一次在乒乓球世锦赛上夺得混双项目的金牌。
此后,张燮林就进入了教练的队伍当中。在新的岗位上,他继续为中国的乒乓球事业发光发热,甚至还为中国的乒乓球队发掘了不少人才。但在这个过程中,张燮林也有属于自己的遗憾。
荣誉与遗憾并存1971年,张燮林转入了中国乒乓球队担任教练。由于当时我国的女子乒乓球队训练出现了一些问题,张燮林又在4年之后被火速调往女乒负责重整训练计划。
在女乒担任教练期间,张燮林着实为女乒发掘了不少人才。在他的推动下,邓亚萍、童玲、焦志敏等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乒乓球运动员被选拔了上来。
直到现在,张燮林在谈起当年自己选拔邓亚萍进入国家女子乒乓球队的事情时,依然会感到非常骄傲。因为看张燮林带着自己手下的队员夺得世界冠军,远比亲自夺冠要兴奋。
然而,由于张燮林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工作中。在张燮林的女儿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他却根本没有在家。
有一次,女儿哭着向爸爸祈求“陪伴”。但张燮林为了不影响队里的工作,也只能狠下心来摇了摇头。像这样的事情,在张燮林的生活中其实发生过很多次。
晚年的张燮林也会时常觉得自己对不起女儿和妻子。但既然选择了做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教练,他就必须要把这支队伍带好。
带领这支年轻的队伍夺得耀眼的成绩,就是他的任务也是他的使命。在教练员的岗位上,张燮林考虑问题比过去更加全面。这也让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1996年,张燮林的妻子殷佳珍带队去外国参加比赛时,突然遭遇了车祸。但直到妻子从昏迷中醒来之后,张燮林才得知了这个消息。
为此,张燮林在心里还自责了许久。在这些年的教练生涯中,张燮林感受过无尽的喜悦和荣耀,同样也体会过无奈和惭愧的感觉。
而最让张燮林难忘的还是他的妻子。每每谈到妻子的时候,张燮林总是会感到无比愧疚。因为如果没有妻子这些年的付出和支持,他绝对无法带领着自己的队员们一直走到今天。
复杂的情感张燮林的妻子殷佳珍曾经是中国国家女子田径队的跳水运动员。当年殷家珍在队里的表现也非常好。
但在殷佳珍和张燮林于1969年完婚之后,应家珍就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照顾家庭的事情上。因为张燮林需要在外面打拼,殷家珍就需要帮着他照管家里的事情。
在女儿哭闹的时候,是殷佳珍在一旁哄着女儿。在家里发生意外的时候,也是殷佳珍这个女人冲在最前面。在与张燮林结婚的这些年里,殷佳珍几乎是独自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
不过,好在张燮林和殷佳珍的两个女儿在母亲的陪伴之下全部都成了才。他们的大女儿在瑞典闯荡多年之后,选择进入一家文具公司就职。
而他们的小女儿则毕业于新加坡商学院。毕业之后,这个小姑娘进入到了美国驻沪国际管理集团参加工作,也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张燮林这些年里最感激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同时他也对妻子的处境感到格外心疼。好在现如今的张燮林已经退休了,他也有时间陪一陪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了。
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选择,每一个选择的背后其实都是一道得与失的选择题。每当人们选择得到某样东西时,往往就会有人要承受失去的代价。
但是生活有时就是很奇妙。人们的心态最终会在无数次得与失之中慢慢实现平衡。而所有人的生活也终将在无数次选择之后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