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变“旅游”,形式主义怎样破局?

成成与趣事 2025-02-10 04:00:33

根据人民日报官方号消息: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具体如下:

典型案例通报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调研组赴基层调研搞层层多人陪同”。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调研组赴基层调研搞层层多人陪同”案例细节分析

调研组一行3人,省、市、县、乡各级层层多人陪同,有时一个调研点陪同近10人。这种层层多人“陪同文化”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还让基层苦不堪言。

调研组考察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古街、千年古城墙等,这些调研点与“调研主题”严重不符,可能是借着调研公费旅游,背离了调研的初衷。这种调研不能真正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知道民意;无法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失去了调研的意义;调研结果失真,影响上级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层层多人陪同,过度接待浪费了基层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生活中存在的形式主义

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突击准备材料,弄虚作假;花费大量时间填写表格、整理档案,部分表格实际效果很有限,做材料主要就是为了迎接上级部门检查;

部分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拍照打卡,做材料,没有真正发挥志愿者服务的效果;检查人员只是到现场拍照、签字,然后就走人,不认真检查。

形式主义重表面轻实效,它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产生一大堆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还可能滋生腐败行为,让老百姓怨声载道,也败坏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解决形式主义切实可行的措施

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调研方式,这种方式对于解决形式主义切实可行。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层提前精心准备,弄虚作假;可以降低接待成本,提高调研效率;可以直接与基层群众接触,真正了解民意集聚民智。这样调研低成本,高效率,老百姓欢迎,效果好,应该大力推广。

对调研活动进行监督,对调研过程中违纪违法行为和形式主义行为进行问责,违法的要移交司法机关。

0 阅读:0
成成与趣事

成成与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