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英国外交大臣拉米、爱尔兰副总理兼外交贸易部长哈里斯、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邀请,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英国并同英方举行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访问爱尔兰,赴德国出席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在“中国专场”发表演讲,结合会议主题就重大国际问题介绍中方立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2月轮值主席国,将于2月18日举办以“践行多边主义,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为主题的安理会高级别会议,王毅外长将赴纽约主持安理会会议。
斯塔默(资料图)
同时,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和英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沟通合作有利于双方和世界。去年11月中方同斯塔默首相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举行会晤,为共同书写中英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新篇章作出战略指引。王毅外长此访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的一项重要行动,中方将同英方举行中英战略对话,就双边和全球性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战略沟通,深化互信与合作,共同引领中英关系行稳致远,并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增添信心与动能。
特朗普上台后四处为敌,先是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紧接着,特朗普又下决心对欧盟增加关税,欧盟各国对特朗普的霸权主义举动极其不满。就在近期,包括欧洲各国在内的61个国家在法国首都巴黎开会,集体支持中方的DeepSeek,法国对中方的DeepSeek更是表现出极其强烈的支持和拥护。英国迫于美国的压力,没有在公开场合支持DeepSeek,但英国政府对华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悄然变化,从紧跟美国遏制中方到脱离美国和中方友好往来。
特朗普(资料图)
在英国行程结束后,王毅外长将对爱尔兰进行访问,该国虽然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不强,一直与中国保持务实的外交关系,但过去几年,与中国的互动频率很稳定。再然后就是慕尼黑安全会议了,这几年的慕安会,一直都是王毅外长参加,主要是就各方关注的地缘热点问题,阐述中方立场。另外也是中欧互动的重要平台。比方说,去年的慕安会,王毅外长就与德国总理朔尔茨进行了会面。
离开欧洲后,王毅外长将赴纽约主持安理会会议,身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王毅有机会在这里阐述中国的多边主义理念。如果说在慕安会我们还能猜测中美隔空交锋,那么在纽约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两国面临的将是一场可能的面对面较量。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是否出席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安理会的舞台已然搭好,王毅此行的目标极其明确:推动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改革。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拒绝出席南非G20外长会,这一十分罕见的情况,除了让美国被排除在世界部分最主要经济体的重大议程之外,也会让王毅外长和鲁比奥见不上面。而在美国纽约——鲁比奥的主场,两人是否会见面呢?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目前来看仍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毕竟鲁比奥一来上了中方的制裁名单,现在还没有取消;二来王毅外长是去参加安理会会议的,有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会议就能进行下去,鲁比奥未必会出席。
鲁比奥(资料图)
不过,近日,美国国安顾问华尔兹对外证实,美副总统万斯将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防长海格塞斯以及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将一同随行,借此机会与欧洲讨论如何结束俄乌冲突。这也就意味着,鲁比奥在德国和美国有两次当面见到中国外长的机会。应该说,中美外长会晤的机会还是蛮大的,但也要美方能够把握住,不能给中美关系带来大的波折,特别是在涉台问题上要谨慎行事。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中国一直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此次王毅外长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期间,主持安理会会议,并出席G20外长会,正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多边合作的具体体现。安理会作为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将有机会在安理会平台上,就重大国际问题发出中国的声音,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鲁比奥(资料图)
有些专家认为,这是美方觉得自己没法在这种多边场合里占到便宜,索性退席避免尴尬。美国不来这次的G20会议,就意味着本次会议将会少了些大国对立的争吵,有更多的时间在会议中讨论实际议题。中方在这里的目标很明确:推动中非合作,并在全球经济治理的大框架下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对其他成员国来说,这样的姿态远比意识形态争斗更具吸引力。
而在王毅外长到访前夕,南非向中方送上大礼。据报道,近日,南非政府已向台当局“驻南非代表处”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3月底前搬离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此事已经得到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的证实,她在对此事做评论时明确指出,“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鲁比奥(资料图)
总的来说,这场外交马拉松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高层出访,更是一场展现中国全球影响力的大秀。从推动中英合作,到加强中欧互动,再到全球治理改革,中国正用实际行动,塑造更加公平、多元的国际秩序。而这,仅仅是2025年中国外交的一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