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作为今年大热的现象级网剧,不仅催生了一大批“网络热梗”,剧中的情节成了张东升给大家出的一道道“奥数题”,掀起了一波全民解谜狂欢。
这部网剧的火爆还有一个受益者,紫金陈的小说《坏孩子》。
作为《隐秘的角落》的原著,剧迷们对这部小说充满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小说才能改编出这样伟大的作品。
如果网剧值得9.0的评分,小说或许连6.0的配不上。
推理之王?呵呵
伟大的并不是紫金陈,而是导演辛爽,是编剧胡坤、潘依然。
他们的神奇操作让把一部辣鸡网文摇身一变,升级n个档次成为了一部回味无穷的网剧。
氛围营造网剧把背景设置在一座充满潮湿温热气息的华南小城。
通过强大的摄影和后期技术,把蒙太奇用到了极致。
每一个情节的场景氛围渲染都给观众超强的代入感。
压抑、恐怖、迷乱、悬疑,这些元素都通过画面和剧情的巧妙结合让观众拍案叫绝。
小说故事的发生地宁市是一座江南小城。
但对这座城市气质塑造几乎为零。
大多情节的发生也并不存在氛围的营造,故事的发生过于直白,全无玩味。
人物塑造网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饱满生动,张东升和朱朝阳都游走在善恶之间。
“笛卡尔”作为共鸣点将两个人精巧地联系在一起,隐喻着两个人的抉择。
严良、普普、陈冠生、朱朝阳的父母,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命运下的合理性,却又深陷矛盾之中。
小说的人物塑造完全扁平化,普普与朱朝阳是为恶而恶,严良(丁浩)在作品中更是个边缘形象,人物生硬无趣。
人物行为为了表达“恶”,大程度牺牲了合理性。
朱朝阳作为从不惹事的学霸,不可能一开始就因普普惩治朱晶晶的歪点子兴奋不已。行为与性格完全割裂,看完只觉紫金陈塑造人物的拙劣。
叙事审美网剧之所以能成为豆瓣9分神作,必须归功于导演辛爽过于常人的审美水平。
叙事过程中考究的细节,无论是技术还是态度,都让人惊叹。
朱朝阳桌上魔方的变换,白球鞋的象征意义,与父亲台阶上亲密谈话时的背景隔离,结局指认现场的梦幻滤镜。
一切都成为了鉴赏家解题的题眼,上一次掀起全民解谜潮的作品,印象中还是姜文的《让子弹飞》。
剧中许多小桥段,甚至一句听起来并不重要的台词,都可能直接决定故事的走向。
老实力派和小实力派的每一个微表情演绎,更让人们对故事的真相有无穷猜测。
小说的叙事是平缓而寡淡的,唯一的高潮就是最后公布于众的朱朝阳日记。
不过通过人物日记揭示真相或伪造真相在推理小说中早已不是新奇的想法了,自然谈不上惊喜。
更让人失望的,是紫金陈的叙事语言,中学生流水账一样的表达,简陋的文笔,这些都只配得上用“拙劣”来形容。
这气死人的比喻
故事张力网剧含蓄的表达,前期对真相的隐瞒,朱朝阳借刀杀人中看似无意的行为,一步步布下的大局都让整个故事散发出巨大的魅力。
尤其11集刺激爽快的水产厂大战,真真假假全部融汇在一起,激发出观众无尽的想象力。
小说的平铺直叙让读者过早知道了真相,人物之间情感与命运的关系也太过简单。
朱朝阳过早展现了支配者的潜质,这让结局编造日记的魅力大大降低。
作案的情节意图被人物过早揭示,朱朝阳竟如此直白的让张东升杀掉朱永平。
作案手法更是没一点精湛,朱朝阳这个角色的智商魅力生生让紫金陈拉了下来。
《坏小孩》让我所有的期待都跌到了冰点,我始终没想明白这样品质的小说为何有影视化的资本。
当然,我更想不明白辛爽导演是如何大开大合、扭转乾坤将《隐秘的角落》变成一部精品佳作的,也许只有牛X,能够表达我对辛爽导演的评价。
遇到了《隐秘的角落》剧组,紫金陈是幸运的,但《坏小孩》却只会成为《隐秘的角落》的附属品,作为小说本身,它只能成为“低劣”的代名词。
任盈盈
没有这部小说原著,怎么会有12集的网剧???
余仁千里
我不否认网剧的优秀,但是好比做菜,菜肴确实是一道美味,厨子的手艺也值得称赞,但是没人种菜,没有食材,再好的厨子也没办法做出一道佳肴! 我没看过小说,但是就你截取的片段,说语言空洞乏味的,我只能说小编估计没看过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