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媒体的年代我们怎么教书?纯手工年代的教书岁月蛮有滋味

小虫数学 2025-04-03 05:14:36

下班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年轻还在做课件,聊了一会儿天。她问了我一句,老师,你们以前没有多媒体没有PPT的时候怎么上课?她说每天自己要花很多时间做课件,上班的时候忙得没有时间,通常要下班之后才有时间做课件。

以前的课堂

这倒是让我真的开始怀念以前的教书岁月,28年前,我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那个时候在一所偏远乡镇学校教书,条件很艰苦,我们这一代老师怎么度过那一段没有多媒体的教书岁月呢?

纯手写板书

1,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

一支粉笔写春秋,是那个时候教书生活的真实写照。黑板表面斑驳陆离,粉笔都有限额的,粉笔头都不能乱扔掉。那个时候学校的经费非常紧张,校长一直强调要节约。

土办法PPT

没有多媒体,没有PPT,怎么办?那个时候有一种特殊PPT,就是上课前先把数学重要的定理公式写在小黑板上,小黑板另一面写一道例题,这块小黑板就相当于PPT了,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所以那个年代很多老师的字写的真的很不错,这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练出来的。

2,每周课时量多得惊人,但并没有你想象那么累。

现在的教育之累和以前的教育之累是两个概念,现在教育之累是因为教学之外的事情太多太多,严重消耗了一线老师的教学精力。

而以前的教学之累,主要是课时量太多,而且一个老师往往要上几门课程。

我教书的那个乡镇学校,当时有六个初中教学班,但只有9个老师,加上志愿者有12个老师。所以可以想一想一个老师每周要上多少节课。

纯板书数学课

我记得我课程量最多的时候,每周要上25节课,除了上初三数学课以外,还上了历史和地理。没办法,太缺老师了,每个老师都被锻炼成了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每周二十多节课,如果放到现在,会累个半死。但那个时候真的不觉得太累,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学生比较懂事,上课看到学生的眼神是清澈的,无论课堂纪律还是课堂效果都是很好的,这大大减轻了老师的心理之累。

那反而成了教书岁月当中最简单最快乐的一段岁月。

油印机

3,没有网络资料稀缺,所有试卷都是手工操作。

油印机,它陪伴了我乡镇中学的教书岁月。

现在出一套试卷,有很多出题网站可以选题。我们教书那个年代,从选题组卷编题组卷,刻写试卷到油印试卷,要消耗不少的时间和精力。那个时候可参考的资料不多,很多数学题要自己编或者改编。

28年前的数学试卷

现在我还保留了60多张20多年前的纯油印试卷。那都是我一笔一划刻写在钢板蜡纸上再油印出来的。二十七八年了,字迹依旧清晰。看到这些试卷,我其实挺有感慨,那是一个年轻老师的青春印记,一笔一画,真的是一种教育情怀。

20多年前的数学试卷

4,阳光灿烂,书声琅琅的校园。

20多年前的教育,累吗?我经常问自己。其实真的没有你们想象那么累。放学之后跟学生一起打篮球,爬山,带着学生春游秋游。放学之后老师也经常聚在一起,欢笑声没有断过。校园里书声琅琅,阳光灿烂,对于一个老师而言,我觉得挺幸福的。

0 阅读:1
小虫数学

小虫数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