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重创的不只是苹果,大摩:美国科技硬件,无处可躲!

故事中的你我他 2025-04-06 08:50:48

2025年4月3日,美国海关系统突然弹出一份紧急通知——所有入境港口的电子产品开始执行新关税标准。这个时间距离特朗普政府宣布政策生效,只剩下不到6天缓冲期。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科技企业要额外承担510亿美元成本,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行业全年利润的三分之一。

​东南亚工厂的紧急警报​​

根据白宫4月2日发布的文件,从越南进口的商品要交46%的关税,印度是26%,马来西亚24%,泰国36%。这些国家恰好是美国科技公司最重要的海外生产基地。比如说,苹果公司有15%的iPhone在印度生产,所有卖到美国的MacBook都是越南工厂制造的。戴尔和惠普把笔记本电脑生产线搬到了越南和泰国,Sonos的智能音箱几乎全在马来西亚组装。

有数据显示,东南亚国家现在承担着全球27%的电子产品出口任务,比七年前翻了一倍多。但高关税让这个优势变成了麻烦。戴尔公司内部测算发现,新关税产生的成本可能会吃掉他们全年的净利润,惠普的情况也差不多。

​​510亿美元怎么分​​

研究机构把510亿美元额外成本分成三部分。

一是企业自己扛。苹果要承担333亿美元,这相当于他们一年利润的四分之一;二是消费者多掏钱:笔记本电脑可能要涨价12%-19%才能抵消关税;三是供应商分摊:芯片代工厂已经通知客户要加收5%-8%的费用。

国际机构统计,美国电子产品价格最近涨了14.7%,这是三十多年来最大的涨幅。普通消费者买台2000美元的电脑,现在得多花240到380美元。

​​临时抱佛脚不管用​​

企业想出的应急办法基本都行不通。苹果换条生产线要45天,可关税6天后就生效;戴尔在墨西哥新建工厂要18个月才能投产;越南的工业园区早就挤满了,空置率不到2%。

有专业报告指出,科技公司调整供应链平均需要28个月,根本来不及应对突然变化的政策。

​​中国出手反制​​

4月4日,中国宣布对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4月10日开始执行。这个决定引发连锁反应:特斯拉上海工厂对美出口订单少了15%,手机芯片价格谈判陷入僵局,大型零售商削减了三成美国电子产品采购量。

经济学家模拟发现,中美两边的关税加起来,可能导致全球半导体贸易量减少近四分之一。这个影响比2018年贸易战还要严重。

​​苹果的挣扎​​

面对危机,苹果也开始行动了。iPhone 17在美国涨价199美元,他们还要求代工厂降价5%-7%。苹果在得克萨斯州重启Mac Pro组装线。

不过现实问题很多:得州工人的工资是越南的八倍,自动化改造还要再投12亿美元。库克在内部会议上说:"我们现在就像被两座大山夹在中间"。

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小企业。GoPro宣布退出美国低价相机市场,罗技把无线键盘生产线卖给印度工厂,Sonos关了两家马来西亚工厂,裁掉20%员工。

市场调查显示,美国电子产品市场正在快速集中,前五名品牌的市场份额从61%涨到了73%。很多小品牌可能熬不过这次危机。

​​墨西哥意外捡漏​​

有些地方反而因为关税受益。墨西哥对美电子元件出口暴增320%,富士康在当地的工厂满负荷运转,联想宣布投资5亿美元建笔记本电脑基地。不过好景可能不长,墨西哥工人工资今年已经涨了17%,成本优势正在消失。

有分析师算过账,价格每涨1%,买的人就会少0.8%-1.2%。这个恶性循环可能让企业越涨越亏。

1 阅读:73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1

用户10xxx21

1
2025-04-06 11:47

大家都涨价,最后其实基本就是消费者买单,

用户10xxx47

用户10xxx47

2025-04-06 11:59

你不能把自己的梦想当现实哦

故事中的你我他

故事中的你我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