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统领中国南北,提携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特别推出《对话·秦岭》栏目,本期邀请了秦岭文化学者王若冰,就秦岭文化研究的话题进行解读。
中国网生态中国:王老师您好!从您2004年走进大秦岭,到今年已有20年。听闻您的《走进大秦岭》最早是准备叫《秦岭批判》这个名字的,为什么会有这种从批判者到推崇者的转变?
王若冰:我以前是诗人,九十年代后期,当代诗歌的发展在传统与未来、现实与诗意的思考中陷入一种困境,加上受到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背景,在这种思考中逐渐萌生了一种想法:我的作品应该有更辽阔的文化背景和地理背景。于是我开始注意秦岭,再加上我对历史、地理一直很感兴趣,所以开始了孤身一人深入秦岭山中考察的旅程。
2004年7月3日动身,第二天新华社发布了一条消息:“中国第一位作家全程考察秦岭”。在此之前,除了从事地质、地理、植物、动物研究的专家以外,文化界还没有人专门把秦岭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看待。
一开始,我给这次考察回来要完成的书取名叫《秦岭批判》。因为在这次踏入秦岭之前,我也多次坐火车和汽车经过秦岭,在山里的小站停留过。看到秦岭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老百姓生活落后。当时,我认为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思想闭塞,传统文化的根基太深,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
当从天水出发,第一周从徽县、两当、凤县一路走下来,我开始觉得不能写批判秦岭了。因为在走入秦岭的过程中,展示在眼前的秦岭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不断给我提示:夏天的秦岭绿意葱茏,处处鸟语花香,自然景色令人赏心悦目;脚下的秦陇古道(过去的茶马古道),一路上历史文化遗迹俯拾皆是。我突然意识到,我不是在莽莽群山之间穿行,而是在一条融汇了一个民族数千上万年历史情感的江流上逆流而进。跟着这条历史的河流漫游秦岭,我忘记了出发时的想法,开始沉迷于查阅各地县志,走访落满历史灰尘的古城镇、古村落,寻访保存了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遗迹。
我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秦岭——一座长期以来没有被我们所认知的伟大的、非凡的文化山。不知不觉,秦岭本身让我从预先设想的批判者,转变而为秦岭自然山水、历史文化的崇拜者和赞美者。
中国网生态中国:您是首倡“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这一概念的人,“父亲山”这个概念的形成依据是什么?您是基于什么原因提出这个概念?
王若冰:写作《走进大秦岭》的时候,当时能够查到的有关秦岭的资料非常少,除了张国伟院士的《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演化》《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等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外,有关秦岭人文历史的书籍几乎一片空白。有朋友建议把秦岭写成母性的象征,但是从地图上看,秦岭处于黄河与长江之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母性的象征。中国文化非常强调阴阳对称,《易经》中就提到,山为阳,水为阴。秦岭作为巍峨挺立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巨型山脉,应该是男性、父性的象征才对。与母亲河相对应,秦岭这座缔造了中国大陆,并将其分为南北两半的磅礴山岭,自然应该是“父亲山”。这是将秦岭比喻为“中华民族父亲山”的文化依据。
另一方面,这个概念还来自于我在行走秦岭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秦岭本身所承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从距今212万年的陕西蓝田上陈遗址(目前世界上除非洲以外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到蓝田猿人、郧县人、郧西人、龙岗寺人、巫县人、南召人,以及大地湾人、半坡人、仰韶人等这些人类文明、文化的遗迹,都在大秦岭的范围内。证明早在200万年前,我们的先祖已经在秦岭山区繁衍生息、连绵不断,一步一步从蒙昧走向文明,并在周秦汉唐时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另外,秦岭作为一个天然屏障,在历史上多次抵挡了西北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侵袭,保护了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所以,秦岭作为“父亲山”当之无愧。
中国网生态中国:据了解,2004年之后,您于2020年再度深入秦岭进行纵深考察,支持您考察的动力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王若冰:实际上,从2004年第一次走进秦岭以后,我就迷上了秦岭,并将自己的写作领域锁定在了秦岭及秦岭南北,希望能够让大家认识一个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秦岭。此后,一有时间我就会利用各种机会进入秦岭,每年到秦岭里走一走也成了我的情感与精神需求。
2020年8月,我集中十多天时间考察西秦岭,主要是为了厘清秦岭与西倾山、昆仑山之间的关系,界定大秦岭山域,完善对地理意义上的大秦岭的认识。
二十年来行走秦岭、书写秦岭,首先从人文历史、地质地理上完善了我对秦岭的认识,拓展并改变了我的写作视野。其次,秦岭的自然山水和秦岭中保存的古老文化传统也改变了我的性格,这些年持续行走秦岭,我看待人生、对待生活、认识世界的视角,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另外,长期沉迷于秦岭历史与文化的探寻和思考,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
中国网生态中国:通过对秦岭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您对秦岭的生态保护和发展有什么建议?
王若冰:随着全社会对秦岭关注度越来越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整个秦岭地区自然生态保护的完善度和可持续发展现状,相比过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中,前些年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在秦岭自然生态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来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也是社会的主体,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对大自然的尊重与保护,而人文生态的发展则体现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传统。因此,秦岭生态保护与发展,应该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个方面。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千百年来生活在秦岭山区的人们与生俱来的自然观和生命观,这也是秦岭人文生态的核心。因此,在协调秦岭山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对于确实不适宜秦岭生态保护、不适宜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地方,可以继续移民;而对于一些交通相对便利、生态保护意识也相对强的地区的居民,只要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影响,应该允许他们延续原有的生活。还有,一个地方的民居和特色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长久以来形成的,是秦岭人文生态的一部分,从秦岭整体生态保护与发展的角度来说,也应当予以保护。
中国网生态中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秦岭、研究秦岭,您怎么看待现在秦岭文化的研究现状?
王若冰:在完成《走进大秦岭》的最后一天,我在这本书的后记里写道: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宣传秦岭、关注秦岭、研究秦岭的阵营中。当时,我是孤身一人走在路上。而现在,不仅关注秦岭、研究秦岭的人越来越多,阵营越来越强大,而且各个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有学者甚至已经提出并着手建立“秦岭学”,这正是我多年来一直期待的结果。
秦岭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就目前的认识而言,我认为秦岭文化是诞生于秦岭沿线及周边地区各种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原始文化和因秦岭而诞生的各种文明与文化成果的综合体,是中华根源文化的母体与胚胎。因此,如果读懂了秦岭,就等于读懂了中国。
近年来关于秦岭文化的众多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秦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秦岭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提出来才十多年,尽管近年来参与秦岭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但由于秦岭山脉贯穿六省一市,在学科建设和研究力量整合上受限于行政区域,再加上秦岭文化研究不仅包括文化学、哲学、宗教学、考古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有些方面的研究还要借助于地质地理、动植物、自然生态等领域的配合,学科整合难度也非常大。因此,要真正将秦岭和秦岭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取得新成果,还有赖于一个跨区域、跨学科,能够将秦岭自然生态保护和秦岭文化研究整合起来的机构或联盟的建立。
另一方面,也希望更多人能够走进秦岭山中,真正感受、体验秦岭自然山水与文化的魅力,从秦岭细微的自然变化中,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方言和民间小调中,从这些具体的方面着手深入研究,更鲜活地呈现秦岭文化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质。
中国网生态中国:您未来还会继续创作以秦岭为主题的作品吗?有没有具体的计划?
王若冰:实际上,这些年我一直在坚持创作秦岭主题的作品。先后出版了《走进大秦岭》《渭河传》《仰望太白山》《走读汉江》等“大秦岭长篇散文系列”,还参与了8集纪录片《大秦岭》的撰稿,去年又完成了12集人文地理纪录片《中华秦岭》解说词撰写。
去年年底开始,我又着手长篇散文《秦岭传》的写作准备工作。《走进大秦岭》主要写秦岭地区的人文历史,更多的是行走过程中的直觉感受;加上当初对秦岭的认知还是初步的,难免有片面之处。二十年过去,从自然地理到历史人文,我对秦岭的认知和理解更加深入、全面和理性,所以决定再写秦岭。
这个工程量非常大,至少要用两年的时间写完。虽然过程会很辛苦,但是这二十年来我的所有心思和情感都放在秦岭上,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把它写好,而且要把它写成我献给秦岭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
中国网生态中国:在推动“让世界看见秦岭”的过程中,您觉得我们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王若冰:秦岭和同样矗立在北半球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北美落基山并称“地球三姊妹”,无论从自然地理分界意义或催生中华文明的文化意义上讲,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名山。这些年各方面,特别是陕西为保护秦岭、宣传秦岭做了不少非常有益的工作。但正如我在《走进大秦岭》里所写的,秦岭是一座在文化上长期被忽视的山岭,再加上秦岭山脉穿越六省一市,要真正“让世界看见秦岭”,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认为目前迫切要做的工作,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成立跨行政区域机构,负责秦岭自然与人文生态保护与研究、协调与发展。因为秦岭山系跨越多个省份,没有具有国家层面管理职能的机构,很难协调秦岭沿线各省市、各地区相关工作。
第二,组织针对秦岭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遗存的科学考察活动,以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对秦岭的山域范围、山川河流、文化非遗进行科学调查,发布科学权威的结论与数据,形成统一认知。
第三,启动秦岭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据悉,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已经列入议事日程,但要真正让秦岭走向世界并以此推进秦岭自然与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还需要借助秦岭特有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尽快启动双遗产申报工作。
第四,构建多种形式的传播载体和渠道,扩大秦岭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与知晓度。我早先提出过一个观点:秦岭是东方的阿尔卑斯山。2020年登上阿尔卑斯山后才发现,在海拔高度和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丰富性等方面,秦岭一点都不逊色于阿尔卑斯山。从这个角度来说,秦岭本身已经拥有让世界关注的实力和潜质。
秦岭是中华祖脉、中华人文圣山,让世界看见秦岭,也是借助秦岭将中华文化传播向世界,需要多方面、多部门、多方位相互配合。作为大秦岭的热爱者和书写者,为秦岭做事,我将全力以赴。
(王若冰,作家、诗人、秦岭文化学者,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水市社科联副主席。出版诗歌、散文、评论及大秦岭长篇系列散文十余部。2004年完成对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的秦岭山脉的文化考察,首倡“秦岭文化”和“秦岭是中华民族父亲山”概念。2011年完成对渭河流域的文化考察,2014年完成对汉江流域的文化考察,2020年完成对广义概念上的大秦岭边际线的考察。)
不让他们在秦岭搞别墅,就是害怕出了意外,那些富豪化为灰烬,他们一个个还内心不服[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再别拿什么龙脉风水去忽悠人[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