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小伙赵晓波,如愿和相恋几年的女友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他们夫妻恩爱,生活甜蜜。因为工作上的需要,赵晓波前往附近郊县去办事。
这天,赵晓波忙完工作后,在街上闲逛,寻找当地的特色小吃。街上行人稀少,他正走着,前面一位拄着拐杖白发苍苍的老人,忽然倒在地上,全身发抖。
赵晓波突然想起,自己那可怜去世的父亲,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滑倒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看着眼前的老人,一股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急忙上前将老人扶起,在路边摊买了几块糖糕让老人吃下,恢复体力。过了一会见老人没什么大碍,便打算起身离去。
谁知,老人突然一把拉住他的衣角,说:你不能走。赵晓波哭笑不得地说:大爷我好心将你扶起,又买糖糕给你吃,你怎么能这样子?
无论他怎么说,老人也不说话,就是拉住他不放。他叹口气掏出身上仅有的30块钱,给老人,谁知老人根本不接。
赵晓波被老人弄得有些不耐烦了,你到底要怎么样?老人可怜兮兮地说:能不去送我回家?
赵晓波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大嘴巴,自己这不是没事找事吗?万一到了他家,老人说是被自己撞倒,那有理也说不清。但是不送老人回去,现在自己也没法脱身。
他抽了根烟沉思片刻,一咬牙答应送老人回去。老人高兴地像个孩子,笑容满面。顺着老人指的方向,他们来到一个老旧小区,老人住在一个低矮的窝棚里。
一开门,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家里杂乱不堪,墙角到处都是蜘蛛网,屋梁上两只打架的老鼠,闹得不可开交。
他鼻子一酸,差点落泪,想不到老人的晚景,竟然如此凄凉。于是默默地帮老人收拾起屋子,摆放东西,清理垃圾,经过他半天忙活,屋子焕然一新。
赵晓波烧了一壶热水,泡了两杯茶,然后坐下来陪老人说话。原来老人年轻的时候,也曾风光无限,后来因为判断失误,生意失败,一大笔投资打了水漂。背负起沉重的债务,为了不拖累妻子和孩子,毅然离婚。
然而,随着自己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渐渐的变得心灰意懒,得过且过。怎么也没想到在自己风烛残年之时,能遇到像赵晓波,这样暖心的小伙子。
赵晓波看着慈眉善目的老人,心里颇为感慨。临别之时,他把自己身上的钱全部留给老人,谁知老人断然拒绝。然后对他说:小伙子,你人真不错,希望你以后有时间能来看看我。
老人从破箱子里拿出一个木盒子,说:初次见面,送你个礼物,不要嫌弃。赵晓波婉言拒绝了老人的木盒子,同时答应,自己有时间会来探望他。
此后,赵晓波每次在郊县出差的时候都会带上营养品,水果去看望老人。几次交往下来,两人竟成了忘年之交。
一年后,赵晓波再去看望老人时,发现他因为年老体衰,身染重病,卧床不起。赵晓波要送他去医院,老人摆了摆手说:老了,不中用,坚持拒绝去医院。
他陪老人度过了生命最后的时光,老人在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指着床下,赵晓波在老人指的地方摸出一块被破棉絮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老人喘着气说:这东西你收着,做个念想,咱爷俩有缘。这是我祖上从宫里带出来的东西,这么多年一直跟着我,如今就交给你了。处理完老人的后事,他把东西连同破棉絮,一起带回家,锁进柜子里。
周末,赵晓波正在床上睡懒觉,突然妻子激动地说:你把这破棉絮放柜子里干啥?说着就要丢掉,他急忙爬起来,一把夺下,宝贝似的抱怀里,老婆委屈地哭了。
赵晓波有些内疚地说:这是一位老人留的念想,如今他已走了。妻子生气地说:一团破棉絮,你当宝贝似的。他解释说:这不是破棉絮,接着讲起了老人的故事。
见妻子不信,为证明给她看,解开破棉絮,里面包裹着一个古色古香的木盒子。打开木盒子的一刹那,两人惊呆了。
只见,盒子里放着一块龙头状的玉钩,样子古朴,纹饰精美,材质细腻,光滑温润。夫妻两人都觉得是好东西。赵晓波要收起来将来留给孩子。谁知,妻子非要证明这块玉钩的价值。
经过熟人他们找到了一位玉器鉴赏家。让专家帮忙看看。专家对他们手中的东西赞不绝口。然后告诉他们这块龙头状玉,叫带钩,又叫“螳螂钩”。
带钩我国游牧民族发明的一种用来作钩束腰带的装饰物,起源之战国时期,盛行于汉朝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代。
带钩在古时候又叫“师比”,材质多样,造型精美。带钩最初的制作材料大多数使用的是青铜,制作工艺比较简单。
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骨制带钩,铁制带钩,相续出现。直到汉代才被精美温润的玉制带钩替代。
此后,为了让带钩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工匠们做带钩采用的是和田美玉,进行精雕细琢,在能工巧匠,花样繁多,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的玉带钩,深得人们的喜欢,上到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下到贩夫走卒,普通百姓,每人都为拥有一块精美的玉带钩而感到自豪。
专家告诉赵晓波,他们手上这块玉带钩为制作于清朝乾隆年间,根据玉料,雕工,其价值初步预估在20万元左右。
专家建议,如果这块玉带钩交给国家,能得到更妥善的保管。赵晓波和妻子商量一番,婉拒了专家的好意。
专家又耐心的劝说了一番,赵晓波妻子告诉专家,这是一位老人给他们留下的念想,对于这块玉带钩,他们有着深厚的情感。也是对逝世老人的尊重和思念。
对此,专家颇感惋惜,但还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同时也留下了联系方式,如果他们那天想通了可以随时联系,并且祝福他们生活幸福美满。就此这件玉带钩也有了一个完美的归属。
用户18xxx08
砖家想骗小伙的玉。[呲牙笑]
用户10xxx52
乱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