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懒”的诗人:一生就写了一首诗,只有两句,人人都会背

说书人竹公子 2024-12-05 09:48:50

你听说过“史上最懒诗人”吗?没错,就是那个一生只写了两句诗,却名留青史的家伙。

李白、杜甫这些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的大神级诗人相比,他简直就是诗词界的“摸鱼冠军”。

人家是著作等身,他倒好,两句诗就搞定了,你说懒不懒?

更神奇的是,这两句诗你肯定也听过,甚至人人都能倒背如流,那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这位“懒人”诗人名叫苏麟,你以为他真是因为懒才只写了两句诗吗?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原本的工作太枯燥了

说起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李白、杜甫那绝对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的诗词歌赋,那真是流传千古,至今还被我们传颂。

不过,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也有一些人,就凭着几句诗,也留下了一笔,这个人就是苏麟。

他一生就写了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就凭这两句,他竟然也出了名,还被人戏称为“最懒诗人”。

你说他真懒吗?这背后肯定有故事。

苏麟的故事,得从北宋说起。

那时候,他在杭州下面一个县里当巡检,说白了就是个小官,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也挺辛苦。

可这官位却一点没动静,一直原地踏步。

古代那官场,不就跟现在职场似的,没个靠山没个背景,升职加薪哪有那么容易?

当时的杭州一把手,可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那可是个爱才如命的主儿,提拔了不少有本事的人。

苏麟心里自然也痒痒,想着能被范大人赏识提拔一下,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可是,他这工作性质,长期在外巡视,跟范仲淹见个面都难,更别说展示才华了。

这可咋整?难道就一辈子默默无闻当个小巡检?

苏麟那也是个有心人,他左思右想,终于琢磨出一个法子,写诗。他寻思着,范仲淹好歹也是个大文豪,对诗词歌赋肯定敏感。

要是能写首好诗打动他,说不定就能引起他的注意。

于是,他把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巧妙地融入到诗句里,写下了那两句千古名句。

这诗里是不是藏着话?

靠近水的楼台自然先看到月亮,向着太阳的花木,更容易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这不就是在暗示自己就像远离水源和阳光的植物,渴望得到范仲淹的“雨露”滋润吗?

苏麟写完诗,那叫一个激动,感觉自己就像押中了宝一样。

范仲淹是他的恩人

诗写好了,接下来就是怎么送到范仲淹手里了。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范仲淹那是什么人?封疆大吏。哪是想见就能见的?

苏麟心里那个忐忑,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他把诗誊抄了一遍又一遍,就怕哪个字写得不好,坏了印象。

最后他选了上好的宣纸,用自己最好的笔墨,工工整整地写下了那两句诗。

写完后他又反复检查了几遍,确认无误后,才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放进一个精致的木盒里。

这木盒,还是他特意托人从城里买回来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一看就很有档次。

苏麟心想,这可是送给范大人的礼物,马虎不得。

送礼这事儿,苏麟也琢磨了好几天。

直接送怕显得太唐突,托人送又怕中间出什么岔子。

最后,他决定找个机会,亲自送给范仲淹。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范仲淹要到苏麟所在的县城巡视工作。

苏麟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他赶紧把准备好的木盒拿出来,擦了又擦,生怕弄脏了。

巡视当天,苏麟早早地就等候在城门口。

他穿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衣服,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等会儿要跟范仲淹说的话。

心里想着,这次一定要给范大人留下个好印象。

范仲淹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了。

苏麟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上前去,向范仲淹行了个大礼。

“大人,小的苏麟,是本县巡检。

今日特地前来,恭迎大人。”苏麟毕恭毕敬地说道。

“哦?你就是苏麟?听闻你工作认真负责,政绩突出。”

苏麟一听,心里乐开了花,看来范仲淹对自己的印象还不错。

他赶紧趁热打铁,说道:“大人谬赞了,小的只是尽职尽责而已。

今日特地准备了一份薄礼,还望大人笑纳。”

说着,他双手捧上木盒。

范仲淹接过木盒,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是一张写着两句诗的宣纸。

他读完诗后,不禁眼前一亮。

这两句诗,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更重要的是,他从中读出了苏麟的渴望和才华。

“好诗。好诗。”范仲淹连声称赞,苏麟听到范仲淹的夸奖,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范仲淹开始留意苏麟,仔细考察他的政绩。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苏麟还真有两把刷子,工作勤恳认真,政绩也相当突出,只是因为长期在外巡检,缺乏露脸的机会,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提拔。

这下范仲淹心里更有数了,他觉得苏麟是个可培养的人才,于是就把他调回杭州,给了他一个更重要的职位,让他好好发挥自己的才能。

苏麟这下可乐坏了,他没想到自己两句诗竟然真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从此,他在官场上平步青云,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

你看,这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有时候,机会真的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苏麟正是因为他有才华,又懂得抓住机会,才最终获得了成功。

当然,范仲淹的慧眼识珠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没有范仲淹的赏识,苏麟或许就真的默默无闻一辈子了。

“近水楼台”也有猫腻?

苏麟这两句诗,最开始其实就是他自己想升官发财的心声,也是对那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现象的小小吐槽。

谁不想升官啊?可这升官的机会,却往往被那些“关系户”抢了先,你说气人不气人?

不过,这两句诗流传下来之后,大家对它的理解就不一样了,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觉得,这诗说的就是个客观规律,跟靠关系没关系。

就好比现在,你要是想学点什么技能,肯定得找个好老师,好学校,这资源好的地方,学习效果自然更好,成长更快。

这跟“近水楼台”一个道理,不就是利用有利条件嘛。

所以有人就觉得,苏麟的诗是在鼓励大家要善于抓住机遇,利用有利条件,这有啥毛病?

可是,也有人不这么看。

他们觉得,“近水楼台”这四个字,听着就有点“猫腻”。

古代那些当官的,哪个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身边的人,自然更容易得到好处,这公平吗?

就好比现在,有些公司招聘,明明写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可实际上呢?

还不是内部推荐,关系户优先?你说那些辛辛苦苦准备简历,面试的普通人,是不是很憋屈?

所以,也有人把苏麟的诗解读为对这种“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的讽刺。

他们觉得苏麟是在借着这两句诗,表达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不满。

同样是两句诗,却能解读出完全不同的意思,这大概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这诗就跟咱们现在网上那些流行语似的,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

有些人用来表达积极向上,有些人用来阴阳怪气,有些人甚至用来开玩笑。

比如要是看到朋友升职加薪了,就可以用这句诗调侃他:“哟,近水楼台先得月啊,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兄弟我。”

又比如要是看到某个明星因为有背景而资源不断,就可以用这句诗吐槽一下:“近水楼台就是好啊,想不红都难。”

当然也可以用它来鼓励自己,告诉自己要努力靠近“水源”,靠近“阳光”,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

所以说苏麟的这两句诗,虽然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可以用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

一千多年前的苏麟,肯定也没想到,自己随手写下的两句诗,竟然能流传这么久,还能引发这么多人的讨论。

这或许就是文字的魅力吧,它可以超越时空,连接古今,让不同时代的人们,都能产生共鸣。

苏麟的“懒”是大智慧

苏麟一辈子就留下了两句诗,跟那些写了几千首诗的大诗人比起来,确实显得有点“懒”。

人家是著作等身,他是著作等牙签,这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这“懒”里,是不是也藏着点智慧?

写诗这事儿,费脑子又费时间,苏麟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写诗上,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毕竟在古代那官场,光会写诗有啥用?政绩才是硬道理。苏麟这人,也挺务实的。

他知道,在竞争激烈的官场,光有才华是不够的,还得有人赏识你。

就好比现在,你能力再强,要是没有老板看到,没有平台给你发挥,那还不是白搭?

所以苏麟就另辟蹊径,用最少的成本,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他巧妙地利用了诗歌,就两句诗,就把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展现在了范仲淹面前。

这就好比现在,你给老板做汇报,与其长篇大论,还不如抓住重点,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更容易让老板记住你。

苏麟这招“以小博大”,真是用得炉火纯青。

两句诗换来一次升迁的机会,这投资回报率,简直高得吓人。

有时候, “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远比“千斤拨四两”要好得多。

就像苏麟他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最重要的事情上,最终实现了“鱼跃龙门”的梦想。

0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