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原型案件受害人发声了!控诉剧方美化凶手,网友呼吁下架
电视剧《漂白》自开播以来,迅速在观众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在剧集刚上线时,播放热度几乎是一路飙升,迅速登顶。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部饱受期待的剧集在评分上却并不尽如人意,开分仅为6.0,仅仅勉强及格。
而这部本被业内外视为“爆款潜质”的作品,最终因多种原因的交织,未能如愿以偿,中途遭遇口碑翻车,引起了广泛讨论。
巧妙地说,这部剧的核心问题早已被一句话道明:“人可以、故事也不算差,但整部剧就是不行。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本质:不仅剧中剧情存在诸多不满之处,其背后的制作和处理也问题重重。
《漂白》这部电视剧改编自原作小说,由近年来屡次陷入抄袭风波的编剧陈枰操刀。
这次,他再次成为众矢之的,因为记者王猛指控他在这部剧中抄袭了自己的案件报道。
更糟糕的是,《漂白》所引发的争议还不仅于此,剧方被指控娱乐化营销犯人,甚至连演员们的举动也卷入了舆论的风暴中。
比如,饰演罪犯宋红玉的演员王佳佳自称“肉联厂F4”,还把锅铲这个凶器戏称为时尚单品;同时,饰演幸存者甄珍的演员赵今麦拍摄了一组受虐摄影大片,试图打破常规,渲染出一种独特的“破碎感”,表白自己在角色之外的安好。
更有甚者,另一位参演者李菲儿在宣传中宣称要加入“锅铲门”行列。
如此种种离奇的宣传手法,不仅让观众大跌眼镜,也成为了该剧口碑下滑的重要原因,更加剧了公众对幸存者可能因此遭受的二次伤害的担忧。
事实确实不出所料,深入调查《漂白》案件原型的记者王猛在对抄袭行为进行公开指控后,再次向公众揭露了更多幕后详情。
他不仅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对案件的深入了解过程,更是联系到了原型案件中的幸存者们。
面对着《漂白》的播出,受害者们因为那些看似“娱乐至上”的操作而再一次受到伤害,网友们也因此愈发强烈地呼吁将这部剧下架。
这起改编剧的原型案件中,两位幸存者是一对曾经遭受罪犯凶狠暴行的姐妹,她们被宋红玉的原型人物用锅铲打得遍体鳞伤,终生无法生育,并在心理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多年无法相见的姐妹,因这部剧的播出,再度成为关注焦点。
王猛在得知罪犯落网后,特意联系了那位成功逃脱的姐姐。
在知道罪犯终于伏法的那一刻,姐姐表示,那一天是她这辈子都无法忘怀的日子,她心中最感激的不仅是许建国这位专案组成员,还包括给予深度报道的王猛。
姐姐也尝试观看了剧版《漂白》,然而仅仅看了两集她便无法继续下去,因为剧集竟然把宋红玉美化了,将原本霸道凶恶的罪犯描绘成了洋人对立的角色。
《漂白》剧组拼命营销的锅铲道具,实际上就是宋红玉的原型戢红杰曾用来施暴的恐怖凶器。
在剧集过度娱乐化和美化的处理手法下,原本令受害者感到恐惧的记忆竟被描绘成了不着边际的时尚单品,而剧中更是创造出一个与现实脱节的情节——让抓捕嫌犯的刑警成了受害者角色,并遭受宋红玉等人的虐打,甚至将原型案件罪犯的名字搭配到了受害者的父亲身上。
这种安排着实让人摸不清制作方的思维逻辑和心态。
不仅受害者发出不满,现实中真正抓捕原型案犯的刑警也对剧集版本的《漂白》实在喜欢不起来。
在现实案情中,罪犯的落网是哈尔滨市公安局巡警支队第七大队通过缜密侦查捕获的,而队长正是许建国。
在王猛的报道中,许建国成为了揭露真相的引路人。
播出后的《漂白》不仅卷入抄袭风波、罪犯娱乐化营销等事件,还在剧情中淡化了警方调查人员的作用,这让当年奋战在抓捕一线的许建国感到无比失落。
警方曾经到包头确定了凶犯的身份后,立即布控并实施抓捕,连夜赶回哈尔滨,撬开首犯的嘴,追查出一桩桩恶性事件。
而这些艰辛的过程,在剧中几乎未被展现,反而一再描绘警方的疏忽,给观众留下了误导的印象。
写完自己、受害者和长时间浸淫在真实刑侦生活中的刑警对剧版《漂白》的失落之情,王猛引用了许建国对这些现象的无奈感慨:“不太讲究啊。
”这句话出自一位见惯了人间罪恶的东北老刑警之口,道出了他对这样纯粹为娱乐而生的文化乱象的无奈和担忧。
试图在屏幕前享受娱乐的观众可能会认为,“反正只是一部电视剧,抄袭也好,美化罪犯也罢,与我无关,何必当回事。
”许多事情,倘若不亲身经历,或许就难以真正体会其中的痛苦。
但是,如果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麻木不仁,当有一天这种痛楚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也许就不再会有人伸出援前之手。
实际上,这种对受害者二次伤害的现象,与其说是个别制作方的失误错误,不如说是深刻的社会反思议题。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是否还真正关心过那些曾经饱受折磨和创痛的人们的感受?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静心反思,从自身做起,摒弃单纯以娱乐化心态看待一切事物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减少对他人的伤害。
综上所述,电视剧《漂白》制作团队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明显缺乏对原型案件的深入了解和切实调查,他们试图通过娱乐化营销的方式来获得关注,却严重忽视了对受害者的伤害,这是对社会公正和正义的挑战。
尽管许多人可能对此轻描淡写,但作为有正义和善良之心的人们,我们都应该在面对受害者的痛苦遭遇时给予更多关注和同情,而不仅仅是一味的忽视和冷漠。
希望《漂白》的制作方能够严肃审视这些争议,停止现有的错误行为,还原事实,尊重真相,不辜负受害者的委屈和社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