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整理鞋柜的时候,老魏突然发现了一双跑了没几次的亚瑟士慢跑鞋。想着也是好久没讲过亚瑟士了,当天晚上就开始继续测试这双Nimbus 27。
之前有说过这双,但是不是单品测评。这一次我连着用了半个月,又跑了几十公里。从前到后连走带跑,加一起大概能有80公里差不多吧。接下来我就好好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双Nimbus 27的实战体验。文末再讲一些避免踩坑的心得。

老观众都知道,老魏最开始就经常穿Asics这个牌子。曾经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Asics是我作品里的常客。只是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进入市场,以及国产品牌的崛起,Asics的浓度才逐渐低了下去。
所以重新上脚一双Asics的顶级缓震跑鞋,老魏我心里还是挺感慨的。

鞋面一眼工程网布,在目前几种主流的鞋面材料里,工程网布的舒适度是最高的。当然,这种面料舒服归舒服,但是会牺牲掉透气性(但Nimbus 27毕竟是跑鞋,即便为了舒适牺牲了一部分透气,但依旧比很多旅游鞋、运动鞋要透气得多)
现在这个天气穿它很合适,不热不冷。不过30度以上的天气,户外旅游的时候穿它就会嫌闷了,这个也没办法。鞋面就是这样的,轻薄和舒适,总要牺牲一方,才能换来另一方的出色。

整个鞋身的帮面都是柔软且舒适的,而且楦宽也非常适合我。至于宽脚、胖脚的朋友,像Asics这类国际专业品牌,都有很丰富的楦型可供选择。正常的都是D楦,在此基础上还有2E和4E的宽楦版本。
要知道,在同一款鞋的生产中,不同尺码和楦宽的模具,每一次开模都会增加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抱怨国产品牌没有更多楦宽、更大(46以上)鞋码可以选择的原因。当然,这也是为什么配置相似之下,Asics这类国际品牌的价格会更昂贵的原因。
后跟上那一圈的织物填充很舒服,能提供很好的脚踝锁定而且不硌脚,这是一双顶级缓震跑鞋该有的水准。

Nimbus 27的中底采用FF Blast plus材料,名字有点长,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个材料的表现。
这个中底的脚感非常好,绝对是属于市面上第一梯队的实力。很软很弹,但绝对不泄力。而且后掌正下方有一块面积很大的Pure GEL缓震材料,实测下来我只能说Nimbus 27依旧是顶级缓震跑鞋中的标杆级作品。
随着厚底设计逐渐成为各大品牌的主流思路,Nimbus 27也是如此。它的前掌36mm,后掌44mm,8mm的坡差是标准的慢跑鞋数据。不过虽然很厚,但是Nimbus 27的稳定性在它的同类竞品当中,也十分出色——但是你不能要求它拥有极高水准的稳定支撑,它毕竟属于缓震跑鞋。有稳定支撑刚需的朋友,还是去选稳定支撑系跑鞋。
40.5码的单只重量270g,这个成绩令人满意。要知道,这一代的Nimbus 27中底是增厚了的,在中底增厚的前提下还能保持重量不变,的确是值得一提。

外底橡胶用的是Hybrid Asicsgrip技术的橡胶,这个技术名我也搞不清楚,反正大意就是将以前的Grip和AHAR橡胶相结合了一下,总之是一个升级。耐磨还是很耐磨的,Asics最让人放心的地方除了缓震支撑,就是这个外底的耐用程度了。

在前后累计1个月、将近80公里的混合场景测试中,Nimbus 27展现出与其定价匹配的“场景统治力”。
首先就是这个缓震啊,真的特别好。如果说Kayano给人的感觉是稳如磐石,那么Nimbus 27给人的感觉就应该是“深海缓震”,160斤以下根本感觉不到缓震极限在哪儿。老魏穿它跑过,也通勤过。工程网布的鞋面就是舒服,这中底的表现也是极佳。脚感又好,缓震又好。根本不用担心会出现不适的情况。
而我同样入手这双鞋的200斤北方大汉朋友,也告诉我这双鞋的缓震非常高。

日常通勤完全没问题,这一代的Nimbus脚感甚至优于Cumulus系列,中底被调教得特别舒适。软+弹,关键还不容易让足弓发酸。到底是顶级旗舰啊,这功夫不得不让人佩服。尤其是亚瑟士每一代期间都有全黑的配色,很适合多数人的岗位需求。
跑步的话,Nimbus 27的确只适合纯慢跑,你想让它承担速度的职能着实难为人家了,人家毕竟是一双顶级缓震慢跑鞋。44mm的后掌厚度肯定不是配合速度用的。我个人感觉极限也就是6分配,7-10分配的速度是最舒服的。

话说回来,国产品牌目前在这个区间的产品其实并不多,甚至是稀少。国产品牌擅长在有限的成本内堆砌配置,如超临界发泡材料下放实现“越级打击”。但对材料的分场景调校、鞋楦尺码选择多样化和产品细节优化等隐性指标上,缺乏深耕。
国产品牌在大体上是让人满意的,但目前能通过细节考验的款式真不多。虽然起步晚,这块没跟上也情有可原。但我个人认为可以先出几款价格稍高的产品试试水,加个几十块提升一下细节,毕竟愿意为细节买单的消费者还是不少的。

如今各大品牌的多元化产品矩阵证明了市场容得下“性价比水桶机”,也需要“细节攻坚者”。品牌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也不该是简单的“产出”和“消化”那么简单。当消费者学会用需求而非参数投票,品牌明白低价并非唯一追求的时候,或许才是中国跑鞋市场真正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