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姑娘,你的简历很精彩!但是……
美女求职者:但是什么?
面试官:但是,我们只招985硕士!
美女求职者……
看完这段对话,我笑了。
不是因为觉得好笑,而是感慨这种场景实在太过熟悉。
在这个"学历即正义"的时代,多少努力都抵不过一个学校的名号,这是不是太讽刺了?
山东烟台一位二本院校的女生,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通过她晒出的简历,足以看出她的优秀和努力!她四年拿下16项国家级荣誉、6项省级荣誉,还有两篇学术论文,一项专利和著作权。
大大小小的奖状,更是铺面地板……
按理说,这样的简历已经足够亮眼了吧?
然而评论区却是另一番景象:
“证书再多,也没有‘硕士’文凭值钱啊……”
“二本生,考再多证书,也是徒劳!”
“含金量?谁上大学没拿过几个证书呢?”
好家伙!这不就是所谓的"努力无用论"吗?
那干脆把所有非985高校都改成职高得了,反正都是"镀金"嘛!
但真相,真的如此吗?
且慢,让我们先来算笔账:
全国高校2000多所,985高校才39所。每年毕业生近千万,985毕业生占比不到5%。
这是什么概念?就相当于一个300人的村子里,只允许15个人吃肉,其他人都得喝汤。这汤里还得加血汗和泪水调味,才能勉强入口。
"等等,你这个比喻不对!"有人要反驳了,"985确实比其他学校强啊!"
好,我承认985确实有其优势。
但问题是:
我们是在选拔人才,还是在选拔学校?
如果一个985毕业生整天打游戏摸鱼,一个二本生拼命上进,你觉得谁更值得被录用?
可现实往往是:
985摸鱼仔:我要求底薪25k起步。
HR:可以考虑。
二本奋斗人:我能力匹配岗位要求...
HR:抱歉,我们只要985。
这是什么逻辑?这简直比"鸡生蛋,蛋生鸡"还绕!
更可怕的是,这种"学历歧视链"正在不断升级:
过去嫌弃二本;
现在嫌弃普通一本;
未来可能连普通985都不要了?
最后,只认清北复交?那其他学校干脆都关门大吉算了!
但是!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
当我们在为学历"内卷"叹息时,新的机遇其实已经悄然而至:
互联网创业:李佳琦当年也是普通大学毕业,现在身价几十亿。
新兴职业:短视频运营、人工智能训练师,谁规定这些只能是名校毕业生的专属?
技术深耕: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学历真的那么重要吗?
所以,"非985战士"们,请记住:
学历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能力才是王道,证书是辅助。
与其抱怨天花板,不如想办法造火箭!
对了,给用人单位们也说两句:
靠学历筛选简历,确实省事。
但错过真正的人才,是不是更可惜?
建议看看隔壁华为,人家照样要普本生,但人家更看重你能干啥!
最后,送给所有在职场奋斗的年轻人:
别让学历成为你的枷锁,也别让它成为你的借口。
无论你来自哪所学校,记住一句话: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