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连亲人都不放过,为何让狄仁杰得以善终?

史官笔记 2022-04-20 21:15:09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

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朝复辟后,追赠司空、梁国公。

狄仁杰不仅高智商,情商也很高,他做事懂技巧,懂得保护自己,对朝廷非常忠心,是一个难得的忠臣,对治理国家和做人都有自己的智慧,比如说武则天登基后的第二年,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律法规定,经审问即承认谋反,可以减免死罪。

武则天查明真相后,免去狄仁杰等大臣的死罪,只是全部贬为了地方官,其中,狄仁杰被贬彭泽,担任县令。此后,武承嗣多次请求诛杀狄仁杰,但都被武则天拒绝。4年后,重新起用狄仁杰,居宰辅。

这是因为狄仁杰是帮助武则天登上帝位的最得力的助手,而且狄仁杰很会为人臣子。狄仁杰经历了唐朝三代皇帝,他是功不可没的,如果武则天连这样的人都不让善终的话,只怕会引起天下人的愤怒。而狄仁杰是一个特别优秀的政治家,他能够看清朝中的局势,强硬的对抗态度是不行的,只能顺着帮助武则天登上帝位。

狄仁杰心中有大义,在他看来谁坐皇帝的位子都一样,最主要的是让民富国强。在武则天当皇帝时期,狄仁杰秉公办事,一心为民。朝中所有的大臣都不敢对武则天直言她的错误,而狄仁杰却敢跟武则天讲,这是因为狄仁杰特别会揣摩人心,他知道武则天需要什么和不在意什么。就这样狄仁杰成了武则天最信赖的臣子。

当狄仁杰被来俊臣诬陷谋反的时候,狄仁杰很冷静,他知道武则天肯定不会不辨是非。所以他先是假意承认自己的谋反之罪,然后亲自去向武则天谢罪,他知道武则天不会轻易动自己。如果武则天连这样的忠臣都杀了,那么满朝文武就不会有忠心她的人。武则天知道狄仁杰的才能,狄仁杰这张好牌,她不会让他毁在自己手上,如果把狄仁杰抓起来,武则天也会背上骂名。

武则天年老的时候,她很多事情都会请教狄仁杰。当狄仁杰年老想放下官位回家乡的时候,武则天都不允许狄仁杰回乡。后来狄仁杰死了之后,武则天还悲痛自己失去一个可以交心的臣子。所以对于狄仁杰,武则天是非常信任的,也正是狄仁杰才让武则天还位与李唐天下。

狄仁杰一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行为都以大局为重,而他的肚量大也被广泛传颂,以至于后人经常说他是7个字:‘宰相肚里能撑船”。

0 阅读:49
史官笔记

史官笔记

谈古论今 多少英雄豪杰 文人墨客 世事沧桑 沉浮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