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2年1月1日,北京王震将军的家中。
此刻,王震将军正与家人团聚一堂,有说有笑,屋内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就在这时,秘书走了进来,看到这场景,有些为难的对他说道:
“首长,刚才接到医院的电话,陈老总非要见您。”
听到秘书的汇报,王震的脸色立马变得严肃起来,果断的对秘书说道:
“快准备车,去医院。”
此时,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的病房内,陈老总安静的躺在病床上,他的夫人张茜坐在他的床边。
看到王震进来,陈老总苍白凹陷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王震,你来了,真不好意思,大过年的,把你叫来。”陈老总说话间挣扎着就要起身。
王震见状,连忙上去一把扶住就要起身的陈老总,动情的说道:
“陈老总,您这是说的哪里话,只要是您说话,就是天上下刀子我也要来。”
“哪有那么夸张,不过就是一件放心不下的事,想跟你说说。”陈老总笑道。
“有什么事您就说吧,我一定给您办好。”王震眼圈有些发红。
“你还记不记得你的那个老乡,他以前还想着要杀我,我要是不在了,你不要让他受委屈。”陈老总语重心长的嘱咐道。
那么,陈老总所说的这个人究竟是谁?他为何要杀陈老总?
陈老总在临终前为什么还要嘱托王震关照他呢?
血色湘赣
陈老总所说的这个人就是谭余保。
1899年,谭余保出生于湖南茶陵的普通农民家庭。
20世纪的湖广大地遍燃革命的烈火,作为贫苦家庭出身的谭余保和千千万万的湖南儿女一样,为了砸碎旧社会的黑暗锁链而加入了共产党。
1899年出生的谭余保在当时的红军中可以说是一位老同志了,正因如此,谭余保拥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
在他的领导下,湘赣苏区打退了国民党军队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其出色的才能大家有目共睹。
因此,他在1932年被选举为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并于第二年当选为主席。
但是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苏区受到了重创,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作为湘赣苏区政府主席的谭余保却没有跟随中央红军一起长征,而是接受中央的命令,坚持湘赣地区的斗争。
从此,谭余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守湘赣的红军战士们与中央彻底断了联系,失去了党中央的指导。
战士们常年在遍布毒蛇猛兽的密林中穿行,面对国民党的重重围困,既无补给也无援助,缺衣少食,无医无药,更危险的是,稍不留神,就会被国民党发现,导致全军覆没。
后来的人在评价这段历史时,往往将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与红军长征、东北抗联一起相提并论,称之为我党历史上最艰难的三个时期,其艰苦程度可见一斑。
另一边,国民党见红军躲在深山老林里不出来,便利用各种手段企图找出红军将其消灭,包括派特务扮成老百姓去探查红军的踪迹。
有一次,谭余保带着两个战士在山林间巡逻,正好撞见几个背着竹筐的人在山林里转悠,谭余保看他们穿着老百姓的衣服,但是却鬼鬼祟祟的,心里不禁有些怀疑。
那些人看到谭余保几人后,径直向他们走过来,开口便问道:
“老哥,向你打听个事,下山怎么走,我们几个迷路了。”
谭余保趁机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怎么会来到这?”
那几人回答道:“我们是这附近村子的,到山上挖点竹笋,好拿到集市上换点钱,不小心迷路了。”
谭余保也将计就计道:“下山从那条路就可以了。”说着,用手指了一个方向。
那几个人一番道谢之后就离开了。
那几个人刚走,谭余保就立刻让身边的警卫员通知下去:
“快通知同志们撤离,越快越好。”
警卫员一头雾水,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谭主席,这是为什么,好好的,怎么突然要走?”
谭余保解释道:“刚才那几个人恐怕没那么简单,还是小心一点好。”
警卫员立刻就把命令通知了下去。
结果,队伍前脚刚刚撤离,后脚国民党大军就把山团团围住并带人搜山。
看着远处火光冲天的营地,战士们不禁感叹道:“真是太险了,还好谭主席有先见之明。”
即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下,谭余保依然想尽办法与敌人作斗争,三年的游击战争,无数的战士们血洒湘赣大地,最终才将革命的火种保留下来。
死里逃生
1936年西安事变后,反共多时的蒋介石被逼无奈之下终于同意国共合作。
这一消息迅速被下发到了国共两党的各个部队,全国各大报纸纷纷报道,庆祝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此时, 南方游击区的陈毅也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
原来,由于交通的阻隔,许多身处深山老林中的游击队还不知道国共已经合作的消息,仍然与国民党打得死去活来,造成了许多误会。
为了将这一消息通知到南方的各个红军队伍中,中央决定派遣陈毅到各个部队进行通知,让他们接受改编。
陈毅在接到这一任务后,还幽默的说道:“这是要让我去当交通员,传递消息嘛。”
不过,陈毅的这个“交通员”却当的很不顺利。
那天,陈毅带着一位国民党的副官,两个人一起进山去找谭余保的游击队。
走到山下时,陈老总看到山上林木茂密,环境优美,不禁诗兴大发,刚想吟诗一首,这时,从路边的草丛里突然冲出七八个人,每个人手里都端着一把枪,把陈毅和副官两人团团包围起来。
陈毅见状,不慌不忙的问道:“你们是谁,是游击队吗?”
“问这么多干什么,老实蹲下!”一名战士怒斥道。
“小同志,你不认识我,没关系,等会见了你们谭主席,把事情说开了就好了。”陈老总笑着说道。
就这样,这群游击队的战士们把陈毅连同副官一起押上了山。
“报告谭主席,我们抓到两个奸细。”一名小战士向谭余保报告。
“是什么样的奸细,带进来看看”。谭余保放下了手中的作战地图,命令道。
“谭主席好大的威风呀。”陈毅一进来就调侃道。
“说吧,国民党让你来这干什么来了,是当间谍还是当说客。”谭余保上下打量陈毅一番,冷若冰霜的说。
“你不认识我了,我是陈毅,咱们以前见过的。”陈毅解释道。
“我当然知道你就是陈毅,你一进来我就看出来了,没想到,连你也投靠了国民党,当了叛徒。”谭余保咬牙切齿的说道。
“谭主席,你误会了,我可没有当叛徒,是党中央让我来的。”
“你说你不是叛徒,那他是怎么回事?”谭余保指着一旁的国民党副官问道。
这时,一旁的副官早就吓得面如土色,说不出话了。
“他是国民党的副官,是和我一起来的。”陈毅很自然的说道。
“你还说你不是叛徒,和国民党混在一起,不是叛徒是什么?”
谭余保拍案而起,向陈毅怒吼道。
“谭主席,你别急,听完给你说嘛,现在国共已经合作了,一起打日本人,中央怕你们不知道,派我来向你们传达这个消息,要你们下山接受改编,我这还有党中央的文件。”
说着,就从怀里掏出文件递给谭余保。
谁知谭余保看到文件后,冷笑一声道:
“你以为这样我就会相信你不是叛徒吗,分明是国民党派你来骗我们下山的,山下国民党的大军围困,我们下去就是个死,你这种手段我见的多了,你骗不了我。”
说着,就向战士们命令道:“把陈毅和这个国民党一起给我关起来,等明天开了公审大会,再枪毙这个叛徒。”
“真的是党中央派我来的,你不信,可以派人下山看看,看看国民党的部队还围不围山,也可以去吉安找项英同志问问清楚,你连问都不问,就说我是叛徒,还要枪毙我,我不服,死也不服!”
陈毅大声申辩道。
谭余保看了看手中带有中央印章的文件,再看看陈毅那愤怒的模样,开始陷入了思索:
文件看起来不像是假的,陈毅的话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万一他要真是党中央派来的,那把他杀了,不就犯大错了吗!
想到这里,谭余保再次命令道:“先把这两个人关押起来,再派交通员下山看看情况,要是陈毅真的是叛徒,到时候再杀也不迟。”
说着,就让人把陈毅押了下去。
为了防止陈毅逃跑,谭余保还让人把陈毅绑了起来,一连好几天,都没有给他松绑。
这时,和陈毅一起来的国民党副官开始抱怨道:
“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和你一起来了,现在不仅要在这受罪,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
陈毅安慰道:“不要说这种丧气话,我们共产党是明辨是非的,等他们查清楚了,自然就会把我们放出去的。”
另一边,谭余保派出去的交通员终于回来了。交通员连水都没顾得上喝就急匆匆的找到谭余保。
“谭主席,陈毅不是叛徒,不能杀。”交通员气喘吁吁的说道。
“这么说,他真是党中央派来的?”谭余保问道。
“是,陈毅就是党中央派来的,我按照您的意思,到了吉安,见到了项英同志,他一听陈毅被我们关起来了,还要枪毙,一下子就急了,叫我赶快回来报信,还写了一封信交给您。”
说着交通员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信。
“这一路上,我沿途打听消息,现在大大小小的报纸上都在报道国共合作的事,老百姓都在议论这件事,国共确实合作了。”
交通员继续补充道,说着,把一份共产党创办的报纸递给了谭余保。
谭余保看到了信,又看了报纸,顿时明白了一切。其实早在两天前,山下的哨兵就来汇报,说国民党的部队撤离了,当时,谭余保就猜测陈毅真的有可能是中央特派员。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决定等交通员回来再做打算。
“快,快去把陈毅同志放出来。”说着,谭余保就率先冲出去,向关押陈毅的小黑屋跑去。
“陈毅同志,真是对不起,是我搞错了,我来给你赔罪来了。”谭余保一边给陈毅解开绳子一边道歉。
“没关系,事情弄清了就好。”陈毅大度的说道。
“陈毅同志,实在是对不起,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之前有很多国民党的特务假扮成特派员骗我们下山,我们吃了好几次亏,牺牲了很多同志,有好几次都差点全军覆没,所以,不得不小心,还请你原谅。”谭余保愧疚的说道。
“我知道你们的斗争环境十分恶劣,今天这种情况我也有所预料,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一点总是没错的。”陈毅看着谭余保愧疚的模样,劝慰道。
但是谭余保一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再看看陈毅宽容大度,毫不在意的模样,心里更加内疚了,他对陈毅说道:
“陈毅同志,我把你关在小黑屋里好几天,你也把我关起来吧,不然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我关你做什么,你又没做错什么,只要你谭主席别再枪毙我就行喽。”陈毅打趣道。
“陈毅同志,你要再这么说,我就没脸见人了。”谭余保十分的不好意思。
“谭余保同志,既然你承认我是中央的特派员,那中央的命令你可要坚决执行。”陈毅略带严肃的说道。
“陈毅同志,请你放心,我一定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命令。”谭余保向陈毅敬了个军礼。
陈毅也向谭余保回敬了礼并伸出了手,随即,两只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在谭余保的命令下,游击队很快集合下山,并就地整编,成为了新四军的一部分。
谭余保带着这支队伍与陈毅并肩作战,两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临终遗言
1971年1月的一天,正在看书的陈老总突然觉得腹部一阵疼痛。
这时,他的夫人张茜走了过来,关切的问道:“怎么了,是不是胃又疼了?”
“没事,这都是过去打仗留下的老毛病,吃点药就好了。”陈老总一副不在乎的模样。
“不然还是去医院看看吧,你这几天经常胃疼,以前可没这么严重。”张茜劝道。
“浪费那个钱干什么,现在还有很多生了大病去不起医院的人,咱们能省就要省一点,我这又不是什么大问题,吃两片药就好了。”陈老总有些生气的说道。
吃了药之后,陈老总就上床休息了,可是他的胃疼却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吃了药就好,而是疼的越来越厉害了。
看着陈老总脸色惨白,汗如雨下的痛苦模样,张茜连忙叫来秘书,将陈老总送到了医院。
医院一番诊断之后,得出了一个不幸的结论:陈老总得的是肠癌。
当医生委婉的告诉陈老总诊断结果后,陈老总反而十分平静的说道:
“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此时,一旁的夫人张茜早已泣不成声。
陈老总得病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毛主席,周总理对此十分重视,要医院用最好的药,最先进的设备,一定要挽救陈毅的生命。
陈老总过去的一些老部下在得知消息后,纷纷赶到医院来看他。
王震将军一听说陈老总得病的消息,立马赶了过来,见到自己敬重的陈老总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样子,王震这个铁打的男子汉也不禁潸然泪下。
谭余保此时远在湖南,当他得知自己最亲密的老战友生病时,顾不上震惊,立刻就从湖南赶到了北京,一见到陈老总,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悲痛的心情,哭着说道:
“老总,你怎么瘦成这个样子了。”
陈老总强打着精神说道:“老谭,我们都是共产主义的战士,迟早有一天要去见马克思,没什么可伤心的。”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尽管医院竭尽全力的救治,但陈老总的病还是越来越严重。
1972年春节这天,陈老总的精神比往常好了一些,夫人张茜煮了几个饺子想让陈老总尝一尝,但陈老总只吃了一个就放下筷子,像是想起了什么,对张茜说道:
“你打个电话给王震,就说我请他过来。”
很快,王震就来到了陈老总的病房,当问及陈老总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事情时,陈老总才开口向王震说道:
“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的那个老乡,他这个人个性很强,又嫉恶如仇,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过去还因为误会要杀我,我担心他这个性格会吃亏,要是我不在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不要让他受委屈。”
王震闻言,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道:“老总,我知道您说的是谁,是谭余保。”
陈老总欣慰的笑道:“没错,就是他,我们是多年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他又是你的湖南老乡,你要好好的照顾他。”
王震听完陈老总的话,重重的点了点头,流着泪向陈老总保证:
“老总,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重托。”
陈老总看到王震答应了他,长舒了一口气,说道:“那我就放心了,放心了……”
1972年1月6日,陈老总因病逝世,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
王震将军也做到了他对陈老总的承诺,没有让谭余保受委屈。
陈老总病逝8年后,谭余保也因病在北京逝世。
陈老总不记恨谭余保差一点杀了他的事实,与他成为了挚友,即使在临终前,仍然为谭余保着想。
这种宽容大度,不计较个人恩怨的高尚精神令人感动,也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