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折的发生有时候并不需要轰轰烈烈,有时候仅仅是一顿家常便饭的小事也会成为关键转折点。
1961年6月22日,有着30多位文化界大佬的周总理家中热闹非凡。这看似普通的家宴,却在不经意间改写了中国电影史的进程。
在饭桌上,周总理突然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话:"已经建国12年了,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明星了。"这句话一出,整个饭局的氛围都变得不同了。
那个年代的“明星”可不是随便说的,那是真正的明星。
在这次宴会结束后,文化部和电影局迅速行动起来。长影、北影、八一、上影四大电影厂开始了紧张的选拔过程,最终确定了22位电影工作者,并以正式文件形式进行了通告。
这就是"22大明星"这个称号的由来,这批明星得到了官方认证,更重要的是还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在这批明星中,真正能称得上是建国后的女明星就只有两位,她们是谢芳和祝希娟。
祝希娟以主演电影《红色娘子军》而出名,成为了革命女性的代表。相比之下,谢芳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演艺道路。
谢芳的家世显赫,她的父亲是一位精通英文的大学教授,母亲姚育英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还是文坛泰斗冰心的同班同学。
这样的家庭背景,自然让谢芳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艺术表演,也为她日后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明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家庭背景造就了谢芳天生具有的知识分子气质。
在此之后,谢芳通过出演《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三部作品,成功塑造了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青春偶像形象。
她的表演不仅仅是在演戏,更是在诠释一代知识青年的精神世界。正是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她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获得官方认证的女影星。
这不是在选明星,而是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挑选一面镜子,让观众在银幕上看到自己。而谢芳,就这样成为这面镜子里最耀眼的一颗星。
1959年,北影计划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将当时最热门的小说《青春之歌》搬上银幕。这件事并不容易,因为林道静这个角色,几乎可以说是整代知识青年的精神缩影。
导演崔嵬曾经在《北京日报》上追过这本小说的连载,这次接到改编任务,他非常激动。但在兴奋之余,他也明白这个任务的责任重大。
为了稳妥起见,他专门召开了座谈会,邀请了电影文学界的专家和新闻界的大佬们,以及原著作者进行把关。
然而,问题来了:究竟该由谁来出演林道静这一角色呢?在座谈会上就吵出了两派意见:一派主张选用资历深的老演员,认为这样可以确保稳定;另一派则支持启用新人,认为这样可以带来新意。
崔嵬心里其实早有主意:林道静这个角色,既要有革命的决心,又不能少了小资一样的情怀。这可叫选角的团队犯了难。
这"寻找林道静"的活动一发布,直接成了文艺界的大事,连在印尼的华侨都闻风而动,寄来了照片。这阵势,现在看来就是选秀节目的规格了。
作者杨沫的妹妹白杨来试镜,但她并非靠关系,而是找到了文化部长夏衍帮忙。《李双双》的主演张瑞芳也来参加了,她当时可是实力派的演员。
但是,崔嵬一看,白杨的年纪较大,而张瑞芳已经41岁了,都不符合他心目中林道静的形象。
国庆节还有半年就到了,林道静依旧没有一个安顿之所。可是,电影却已正式开机。这个时候,崔嵬突然想起来了一个人:那个他在中南人民艺术剧院担任院长时认识的女孩,名叫谢芳。
副导演立即前往武汉,找到了当时还在湖北歌剧院工作的演员谢芳,让她来试镜。谢芳家学渊源,从小就具备的知识分子气质无需装扮,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
你说巧不巧呢?谢芳回忆说,她当初进文工团,就是因为中南人民艺术剧院就在她家楼下。这个不经意的选择,使得她后来成为了林道静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
这正是命运的奇妙之处,看似偶然,却又暗含必然。
就这样,银幕史上最重要的女性角色之一找到了她的扮演者——谢芳。自此以后,这个名字便与林道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最为耀眼的一笔。
讨论到谢芳饰演林道静,有许多有趣的细节值得品味。她从湖北歌剧院到北影的转变,不只是地域上的变迁,更是一次艺术的升华。
当时的电影圈,女演员的主流路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火辣辣的革命女英雄”形象,如祝希娟;另一种是“苦大众”形象,如田华。
相比之下,谢芳的出现则向广大观众诠释了全新的青春与浪漫气息,让人们看到了别样的可能。
拍摄过程中也发生了不少趣事。谢芳在她的回忆录《往事匆匆》里就提到了一件小插曲:有次拍摄林道静落海获救后向于永泽讲述身世的戏份,摄影师聂晶还不太熟悉她的脸部最佳拍摄角度。
为了拍到她不太整齐的下牙,镜头被调得太低,以致于需要重拍这场戏。
这些看似尴尬的小波折,反而让整个创作团队更加用心地塑造林道静这个角色。谢芳在镜头的精心打磨下,本就年轻美丽、气质纯正,将林道静鲜活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一双乌黑闪亮的眼睛搭配上那似有似无的笑意,直接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谢芳身形纤瘦,面色也不是很健康,但正是这些特质,让电影前半段林道静被迫被保护的形象更加真实。
这种特质柔中带韧,使角色凸显出丰富而立体的层次感。
林道静在电影后半部分的成长,从备受欺凌的弱女子转变为坚定的革命者,这种转变与导演崔嵬的个人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
崔嵬参加过北平学生运动,认识和理解了冀中农民斗争的状况。他对那个时代的思潮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
这次由湖北歌剧院转变到北影的改变,成就了谢芳,也让林道静这个角色成为了新中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形象之一。
她凭借自身独特的气质,充分展示了一个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历经半年多的拍摄,《青春之歌》终于大功告成。没想到这部献礼片竟在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先谈谈国内的反应。在国庆节前,陈毅等领导同志提前观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后,陈老总激动得不得了,直接说了一句:"什么是国际水平?这就是!"这评价可是相当高的。
在陈老总的热情推荐下,周总理专门请影片的主要创作人员和杨沫等观众到家中观看。这场放映持续了近三个小时,身体一直不好的邓大姐看得也入了迷。
周总理特意对杨沫说:"邓大姐看电影只能看一半,这回全看完了。"这句话的份量,懂得自然懂。
1959年的国庆节,由小说改编的电影《青春之歌》和其他献礼片一起上映,引起了全国的热烈反响!全国各大城市的电影院几乎是座无虚席,许多影院更是24小时轮流播放,以满足观众们的热切需求。
那会儿刚好是个严峻的时期,但是人们甚至宁愿忍着饥饿也在那里排队等待购票。票一张难求的场景,即使在整个中国电影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曾经有一种观影热潮如此疯狂。
更为神奇的是,《青春之歌》不仅在国内火热,甚至在国外也引发了轰动。1961年春天,这部影片在日本上映,同样掀起了一场热潮。
签名要求光芒四射,粉丝们就像追逐明星一样,跟着代表团的车子,本子上的签名是他们追寻的梦想。
林道静这个人物在精神病院体验生活时,病友都能一眼认出,可见这个角色已经深深刻在大众心中。说实话,这种国民度在今天绝对称得上顶流。
《青春之歌》的成功,让谢芳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影星,更为重要的是,它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电影的实力。
说到谢芳和林道静,这两个名字已经成为一体了。自1959年从湖北歌剧院的青涩小演员逐渐成长为“新中国优秀电影演员”,谢芳的成长不仅是个人的经历,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在电影的最后一幕,林道静身着鲜亮的红色毛衣,站立在宣传车上,突然转过身,把宣传单抛向人群。那个画面使整整一代人都惊艳不已。
林道静与江华、王晓燕还有她的父亲以及北大师生手挽手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最后一个镜头,至今让人难以忘怀,那份强有力的青春力量激荡人心。
1962年,谢芳被文化部评为22位"新中国优秀电影演员"之一,但她更感动的是被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
从林道静到谢芳,她不仅成功地扮演了特定角色,更是见证了新时代到来的过程。
有人说,每个时代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文艺偶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谢芳就是那颗最亮的星。她没有借助流量和人气,只是静静地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中,成为了永恒的"林道静"。
回望那段岁月,谢芳的成功绝非偶然。她巧妙地将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与革命者的坚定信念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了一个让人过目难忘的林道静。
此角色之所以能感动众多人士,原因在于她兼具知识青年的浪漫气质及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再次品读《青春之歌》,仍然能深刻体会到那种纯粹的力量。那个时代的偶像们不靠数据造星,不靠话题炒作,完全凭借实力打动人心。
谢芳和她主演的林道静无疑成为新中国那段燃烧着青春激情的年代中最浪漫的一笔,她永远地定格在了那段不朽的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