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吉卜力画风图片爆火,版权争议点在哪?

淳淳说 2025-03-29 17:50:00

最近,AI 生成的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引发热议。

从哈利波特到教父,几乎所有类型的图片都被赋予了吉卜力工作室的独特画风,其精准的还原度令人惊叹。

这股“吉卜力化”风潮是如何兴起的?

它又引发了哪些关于版权的争议?

这一切始于 OpenAI 更新 GPT-4o,推出了原生图像生成功能。

仅仅一天,吉卜力风格的 AI 图片便病毒式传播开来,成为最受欢迎的图像风格之一。

网友们纷纷发挥创意,将各种照片、表情包、电影截图甚至名人肖像“吉卜力化”,其效果几可乱真,仿佛出自吉卜力工作室之手。

就连 OpenAI 的 CEO 山姆·奥特曼也将其社交账号头像换成了吉卜力风格的 AI 图像,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也加入了这波 AI 造图大军,在微博上分享了一组吉卜力风格的足球赛场名场面。

这股热潮也引发了一场闹剧。

一位网友声称自己因开发 AI 吉卜力风格程序而收到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律师函警告,并晒出了所谓的律师函。

此消息一度引发网友对吉卜力工作室态度的猜测,但最终被证实为虚假信息。

吉卜力工作室相关人员向媒体否认了律师函的存在。

这场风波将 AI 生成图片的版权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方面,OpenAI 的训练数据来源受到质疑,如此高精度地还原吉卜力工作室的画风,是否意味着未经授权使用了他们的作品?

另一方面,用户上传和传播 AI 图片的侵权风险也成为讨论焦点。

例如,一些用户将电影《星际穿越》的片段生成吉卜力风格的图片和视频,这是否侵犯了电影的版权?

法律界人士认为,风格本身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但如果生成的图片保留了原图片的特征,并在网上发布,则可能侵犯原作者的改编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如果图片中包含肖像,还可能侵犯肖像权。

仅供个人使用的 AI 改编图片则属于合理使用范畴。

OpenAI 在回应中表示,允许模仿更广泛的动画工作室风格,但拒绝复制在世个体艺术家的风格。

公司将持续学习并完善相关政策。

一些网友指出,吉卜力工作室的风格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灵魂人物宫崎骏的个人艺术风格。

AI 对这种鲜明艺术风格的复制是否构成侵权,仍然存在争议。

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于1985年,由宫崎骏、高畑勋和铃木敏夫三人共同创立。

宫崎骏和高畑勋负责监督创作,铃木敏夫负责资金运作、发行和宣传。

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作品以温馨的色调、柔和的线条和细腻的表现力而闻名,这些构成了其重要的风格标识。

宫崎骏的艺术风格深刻影响了吉卜力工作室的整体艺术风格,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辨识度。

AI 生成艺术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讨论。

AI 对艺术家风格的复制究竟是艺术的延续还是对艺术家独特性的破坏?

大量的 AI 生成作品是丰富了艺术世界还是制造了更多数字垃圾?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面对这股风潮,吉卜力工作室及其母公司日本电视台尚未做出正式回应。

有美国媒体报道,OpenAI 似乎正在调整内容政策,限制用户生成吉卜力工作室或其他艺术家风格的图像请求。

ChatGPT 可能会回复用户:“我无法生成这张图片,因为它涉及对‘吉卜力风格’图像的模仿,而这一风格可能受到版权或商标保护。为了避免侵犯现有知识产权,我不能直接创建类似风格的作品。”

AI 生成艺术的版权问题仍然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领域。

如何在鼓励技术发展的同时保护艺术家的权益,如何在艺术创新和版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探讨。

在 AI 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定义艺术的边界,又该如何守护艺术的灵魂?

0 阅读:3
淳淳说

淳淳说

欢迎留言交流,你的留言都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