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 30mm 弹药随其武器系统卖到了世界各地,前南斯拉夫即是它的生产许可证转让方。我国从1998年开始了从前南斯拉夫引进30mm弹药关键技术的工作,仿研过程中,在需求方的要求下,152厂对30mm 弹药的设计进行了适当改进,同时还对 30mm 弹药的进一步改进有了新的构想。
△南斯拉夫的M86 30炮,关于这个炮弹我没有找到进一步信息,引进的炮弹是不是这个炮我也不知道。
俄、前南 30mm 曳光穿甲弹都是采用钢质弹体、前端滚压钢带压成的风帽、弹底钻孔压曳光的设计。弹体上嵌压导带使其在射击时促使弹丸旋转,保证弹丸的飞行稳定和有利于穿甲,风帽的作用是保证弹丸的飞行姿态,曳光的作用是指示弹道。曳光穿甲弹与杀爆弹等通用药筒、发射药和底火,弹丸重 400g,对 1000m处的均质靶板,穿甲厚度为 18mm/60°。
86滑膛炮演义16延伸阅读:59用的脱壳穿甲弹啥样
对于这个威力,国内是不满意的,对于30炮的要求是对1000m处的均质靶板,穿甲威力加厚为 30mm/60°的要求。原通用165mm药简的前提下,使用毛子和南斯拉夫的设计方案是无法满足需求的。于是国内搞出了新型钨合金脱壳穿甲弹。
国产的30毫米曳光钨合金脱壳穿甲弹,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所以性能上比毛子货强很多。新型穿甲弹是利用动能进行穿甲的弹药,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弹药提供给火炮自动机系统足够能量的前提下,应尽力提高的是弹丸着靶时的速度。为使着靶速度增大,首先要想办法提高弹丸的炮口初速和尽量减小弹丸飞行过程中的速度降。
首先采用双基发射药以提高弹丸炮口初速通常小口径弹药均采用单基发射药。但在最初的设计中单基药给弹丸提供的初速只有1115m's-左右,这不仅使穿甲困难,而且还不能满足火炮机构动作所需的能量要求。为此,在 30mm 脱壳穿甲弹上设计者首次在小口径弹药上选用了双基球扁药以提高弹丸的发射能量,双基球扁药经深钝感后其火药力尚达1024k·kg”,比单基药要高一些。使用双基药后其初速提高到 1180m's-左右,穿甲和火炮机构动作所需能量也均可达到。
△疑似DTC10脱壳穿甲弹,本人没能力辨认。
其次减小飞行过程速度损失从提高穿甲威力入手,在弹芯直径、圆锥角度、圆弧半径、弹芯的长度等结构特征弹芯质量及与穿甲所需极限穿透速度之间关系的有关参数进行了反复的分析计算,并进行了风洞试验。最终的优化设计使弹芯的弹形系数i-0.736,从而使弹芯的千米速度降减小到 122m's左右,比俄、前南曳光穿甲弹的千米速度降减小了 140m's-左右,这对提高穿甲威力来说有极大的贡献。
减小弹丸消极质量以提高弹芯着速脱壳穿甲弹的塑料风帽、塑料弹托、铝合金底托等均属消极重量,出炮口后即与弹芯分离。减小这些消极质量即可增大弹芯重量,从而使弹芯的存速好,始终保持较高的速度。这里面塑料弹托对100炮的影响没有看到公开报道,但推测是两个原理。可能是塑料弹托在出膛时已被完全烧蚀。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塑料比较软,弹托敲打100炮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将俄、前南曳光穿甲弹改为曳光脱壳穿甲弹设计后,实践证明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初速从 970m·s-提高到 1180m's”,穿甲威力由千米穿透 20mm/60°厚度均质装甲板提高到同样射击条件下穿透 30mm/60°均质装甲板(实际可穿透 35mm/60°靶板)。千米立靶密集度由 1mX1m 提高到了 0.4mx0.4m,千米飞行时间则由 1.3s 左右降低到 0.8s 左右这些性能的提高使脱壳穿甲弹比普通穿甲弹更适合于近程防空反导,更能满足现代战争对弹药的需求。
不过这个炮弹改到这个程度,基本上和南斯拉夫也没啥关系了。从曳光穿甲弹改成脱壳穿甲弹。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目前新型国产30毫米穿甲弹已经是公开了,但是能否用于08车族和04步战还是存疑。没准就技术攻关解决了这些问题了,但是我觉得2A72装药量少这个问题是天然的问题,既然开发新弹,那就针对新炮,没有必要为了老炮牵制新炮威力的发挥。如果真是这样,19式的30炮那就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30炮。
美福5625
??。。
用户10xxx91
开发埋头弹兼容现有火炮系统
用户10xxx91
部分材料特种蜡质结构,150-200度的时候会挥发[无奈摊手]
习惯孤单
现成的就有啊,30/173的不是挺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