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法官撞飞六旬老人!3天后血液送检,酒驾疑云重重,真相成谜

晓评天下 2025-04-21 21:31:33

一场车祸,两个破碎的家庭。

当“退休法官”与“酒驾疑云”相遇,真相是否被时间稀释?

家属的愤怒、程序的漏洞、身份的争议,这场事故背后,藏着多少未被解答的问号?

❶ 事件回顾

2024年4月13日,广西柳州滨江东路,60岁的王先生骑着自行车穿过马路,被一辆黑色SUV撞飞数米。

监控画面显示,老人头部着地,头皮撕裂,全身多处骨折,被紧急送医抢救。而肇事者,竟是一名退休法官蒙某某。

更令人震惊的是,交警现场用酒精检测仪测得蒙某某血液酒精含量为22mg/100ml(酒驾标准为≥20mg/100ml),蒙某某当场签字确认。

然而,他的血样却在3天后才送检,最终结果显示“未达酒驾标准”。

家属质疑:“为何血液送检拖延?是否有人动了手脚?”

❷ 家属质疑血液送检为何延迟三天?

据家属提供的资料,事故当晚(4月13日)交警便采集了蒙某某的血液样本,但直到4月15日才送至疾控中心,16日出结果。

律师谭敏涛指出:“血液样本需立即送检,拖延可能导致酒精代谢,影响结果真实性”。

更蹊跷的是,交警竟以“简易程序”处理此案。

而根据规定,涉及重伤的事故应适用普通程序,需详细调查刹车痕、车速等关键证据。

对此,柳北交警承认“工作缺失”,但家属的愤怒已无法平息:“涉及性命,怎能草草了事?”

❸ 律师发声,程序漏洞还是另有隐情?

知名律师谭敏涛分析,此案存在两大争议:

程序违规:现场检测超标后,应立即抽血固定证据,而非拖延送检;

责任认定草率:未查清车速、未做刹车检测,便匆忙划分主次责任(蒙某某70%,王先生30%),显失公平。

法律人士指出,若最终证实酒驾,蒙某某需承担全责,且保险拒赔,个人面临刑责。

但如今,血液检测“未超标”的结果,让一切成了罗生门。

❹ 网友热议

事件曝光后,网友炸锅:

“退休法官身份是否影响执法?”有人质疑,蒙某某曾任法官,是否利用人脉干预检测?

“酒驾成本太低!”有网友算账:即便坐实酒驾,拘役数月、罚款几千,与受害者终身伤残相比,代价悬殊。

“程序正义何在?”更多人呼吁彻查:“若连司法系统的人都钻空子,普通人如何信任法律?”

此案折射出的,不仅是程序漏洞,更是对司法公信的考验。

近年来,法官违规代理案件、退休法官遭报复杀害等事件频发,暴露出司法系统的深层隐患。

正如最高法曾疾呼:“不要再让法袍染血!”

而今天,当“法袍”成为争议焦点,我们更需追问:如何让每一起案件的真相,经得起阳光暴晒?

结语:

一场车祸,撕开了程序与人性之间的裂缝。家属仍在等待一个答案,而公众期待的,是一个足以服众的真相。毕竟,法治社会的基石,容不下任何一粒侥幸的尘埃。

“喝酒不开车”不是口号,而是对生命的敬畏。愿所有手握方向盘的人,都能记住:一杯酒的成本,可能是别人的一生。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0 阅读:12

评论列表

浪子

浪子

2025-04-22 08:49

这要是小米su7早给你扒精光

晓评天下

晓评天下

看人生百态,阅世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