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在影视剧里听过“国民党青年军”这个词。但是,很多人对于“青年军”的来历,以及历史知之甚少。所以小编不才,今天大概说一下关于青年军的历史。

青年军的历史,其实一句话概括就是充满了黑色幽默。
1、青年军的成立背景1944年秋季,中华民国当家人老蒋宣布要成立青年军。当然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不是有国民革命军、忠义救国军这些武装么?为啥要成立青年军?
其实这个青年军的特点在于,发展知识青年参加。当时很多知识青年选择参加八路军和新四军。反倒是国民党的军队主要依靠抓壮丁。这导致兵源质量差异很大。所以老蒋眼看知识青年的流向对国民党高度不利,所以在1944年秋季宣布成立青年军。当然当时名义上是打算发展青年军协同中国远征军一起,到印度、缅甸抗击日寇。
而青年军的负责人,则是蒋经国。

蒋经国的少年时代是在苏联度过的。一开始国民党送蒋经国到苏联学习。但是随着四一二事件,蒋经国被苏联扣押,并流放在北亚地区。这一流放就是十年时间。直到中日全面战争爆发,斯大林为了让老蒋坚持抵抗日本军队,所以选择释放蒋经国回中国。而蒋介石也有心栽培蒋经国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从中华民国的历史来看,不论是袁世凯还是老蒋,其实都打算搞父死子继。只不过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并没有发展自己军事势力的时间窗口,所以袁世凯在临终之前只好安排黎元洪担任大总统,段祺瑞担任总理。而老蒋或许吸收了袁世凯的教训,所以才打算利用发展青年军,来给蒋经国培养军事势力。
2、青年军的结局不过,因为是给蒋经国培养军事班底,所以国民党很多军政大佬考虑到给将来做政治铺垫,也就纷纷把自家子侄送到青年军。这也导致青年军里负责管理的军事干部惶恐不已:他大爷的,都是权贵子弟,跑自己手下当兵,这到底是谁管理谁?而这种局面也很好判断:那就是青年军的建设,压根无法落实——毕竟,上级不敢领导,下级不服从号令。

等到青年军的建制建设好的时候,新一轮国共内战爆发。国民党把青年军一并派到战场上和我军交战。而这些青年军的部队,除了极少数幸存之外,其余大部分都被我军消灭在战场上——而且因为这支军队的建设太过拉胯,甚至因为大量的二代存在,导致军纪名存实亡,所以青年军总的来说没能形成战斗力,在战场上没能给我军造成太大抵抗,就被打崩了。
当然也有小部分青年军部队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最终被调遣到台湾。
3、结局从青年军的历史来看,青年军的建军口号无疑是很不错的,那就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并且计划把部队投放在抗日战争里。但是实际上,青年军的本质不过是给蒋经国发展军事基础、捞政治资本的产物。而随着老蒋统治的崩盘,青年军在主体上也被消灭。最终成为历史上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