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0878bd7a7904195d259f9ada96d62da.png)
上周我带着外甥去浙江滑雪了。
这已经是我连续第二年带娃滑雪了,积累了一点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出发时间的选择上,必须是期末考试后第一个工作日(周末酒店价格高,也避开春节假期旺季)。
上海教育局很贴心的,每年寒假比浙江和江苏都早几天。
我们到雪场的时候,几乎没有同龄的大孩子,只有幼儿园、小学的孩子。
此次我们的目的地还是锁定包邮区就近滑雪。
1、费用
虽说东北、新疆等地的滑雪条件好,雪道多,但仔细考量,成本是一个绕不开的因素。
往返东北的机票价格可不便宜,一趟下来,光是交通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到浙江滑雪,自驾和高铁都可以,费用相对便宜不少。
2、节省时间
上海出发,到浙江滑雪,2 - 3 天便能过过瘾,而要是奔赴外地,最起码得预留一周左右的时间。
大家都知道,寒假期间孩子的作业量不轻,更何况过年期间还要走亲访友、与家人欢聚一堂,实在难以抽出这么长的时间专门用来滑雪。
3、天气
气温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因素。浙江气候相对温暖,即便是在海拔 1000 多米高的山顶,穿着普通的羽绒衣也足以抵御寒冷。
而且运动起来浑身发热,甚至只穿一件薄羽绒衣就足够了。手套也只需要很薄的。
去年我外甥的两个同学去东北滑雪,结果患上了肺炎,病了足足两周,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成了我们选择在本地滑雪的重要原因之一。
4、室内雪场vs室外雪场
在江浙沪地区,滑雪场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类型。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更倾向于室外滑雪场。
我曾去过浙江的乔波室内滑雪场,那感觉就像是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冰箱之中,内部环境极其寒冷,雪面也冻得硬邦邦的,滑行体验实在不佳。
而室外滑雪场则截然不同,气温相对较高,特别是到了中午,阳光洒在身上,暖烘烘的,让人几乎感受不到寒冷。并且室外的雪质比较松软,更有利于滑行和控制速度。
5、雪质不稳定
不过今年在滑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第一天,或许是因为早晚温差较大,滑雪场有些地方的雪比较硬,这给滑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速度很难控制,我和外甥都摔了好几跤,当时还以为是自己的滑雪技术退步了呢。
娃的自信都摔没了。
好在第二天雪质变得更加松软,我们很快就找回了自信,尽情享受滑雪的快乐。
6、套票
浙江有不少室外滑雪场。我们这两年滑雪的都是云上草原滑雪场,每次预订的都是酒店 + 滑雪套票。
今年定了2晚酒店+2天滑雪+熊猫乐园+大马戏,一共2199元。
实践证明熊猫乐园比较抽象,13岁的孩子已经觉得太幼稚了。大马戏也适合更小的孩子。
度假村自带的酒店一共有4家,一家在山顶的雪场旁边。我研究了一下,不推荐。
一是价格高,二是山上温度比较低,三是去任何地方都要坐缆车下山,比较麻烦。
另外三家在山下的游客中心周边,去年住的是松鼠部落酒店,房间很小,而且贵,今年订的云山境,房间很大,有厨房、冰箱,价格还便宜不少。
酒店周边的交通都可以坐度假村的车子,挺方便的。
云上草原滑雪场位于安吉境内,雪场海拔1168米。上山的索道9am开始,基本不需要排队。下山的时候只要不是最后一波,也不需要排队。
初级道坡度较为平缓,非常适合初次接触滑雪或者还在练习基础技巧的孩子。熟练了可以上3条中级道。
而高级道是要另外收费200元的,适合那些技术精湛的滑雪达人。
早上人比较少,越靠近中午人越多。所以我们两天都是9点坐缆车上山,第一天下午下山,第二天是中午下山回上海的。
如果孩子小、家长不会滑雪,其实也可以进雪场的,我看很多家长穿着雪鞋,没穿雪板,在雪地上走着辅助孩子滑雪。
当然,请教练也是一个选项,孩子学滑雪很快的,刚开始请1个小时的教练就够了。
雪场提供雪仗、雪鞋和雪板,可以租头盔和雪镜(各25元)。自己带手套,雪服不用租,穿一般的衣服就行了,不会很潮。
有个小小的注意点提醒一下,我们忘了抹防晒霜和润唇膏,皮肤晒得发红,后面几天起皮屑了,嘴唇也起皮了。
7、明年计划
明年我们或许会换个滑雪场试试。
听说浙江新修了几个滑雪场,大明山万松岭滑雪场、安吉江南天池滑雪场、桐庐生仙里国际滑雪场。等下一个冬天再做攻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