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月”还是“水滴石穿”?期末数学题引热议,看了答案笑死
2024-2025学年度期末考试到底考了什么?是不是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每年期末考试都会成为学生、家长和老师热议的焦点。今年,深圳南山区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因为难度大、题目怪,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那么,今年的期末试卷到底出了哪些“新花样”?它们是否真的能帮助学生提升能力,还是让他们在迷茫中迷失了方向?
一、难度大,学生压力山大对于今年的深圳南山区数学试卷,不少家长和老师都感叹:这试卷真是“难度大得离谱”。
有网友表示,几乎没有一道题是学生一看就能直接做出来的。
特别是第一题,竟然是通过一首歌曲《长城谣》来引入数学题目,题目并没有直接进入数学内容,而是先给学生讲解了歌词和文化背景。
这种设置让不少学生一开始就感到迷惑,认为这道题是语文题,完全没有想到数学的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最重要的是高效作答,过多的文化背景和文字描述反而会让学生浪费宝贵的时间。
再说第二题,居然出现了《说文解字》的内容,这又让很多学生感觉自己像是在做语文试题。
这些题目虽富有文化气息,但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能接受这样的试题吗?显然,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二、考查能力是否过于超前?通过这些题目的设定,可以看出,今年的试卷确实不拘一格,着重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传统的数学知识。
比如,第34题“友好三位数”的定义,可能让学生感到非常困惑。
试题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友好三位数”,而且还附带了一些抽象的定义。
这样的设定无疑会让学生感到不知所措,原本简单的数学运算题,变成了让学生深感迷茫的“脑筋急转弯”。
如果试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为什么要通过这种过于抽象的设定来考查呢?
更有趣的是,第四题更是引起了广泛讨论。
这道题目通过四个成语让学生选择最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其中包括了“海底捞针”,“瓜熟蒂落”,“旭日东升”和“水滴穿石”四个成语。
题目要求学生判断哪个成语描述的事件最不可能发生。虽然这个题目看似很有趣,但其中的“海底捞针”几乎成了唯一合理的答案,绝大多数学生应该能判断出来。
但问题来了,这道题到底考察的是什么?是数学的概率问题,还是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如果是概率题,为什么不直接用数字、数据来呈现呢?这种看似“抽象”的题目,是否对小学生来说过于复杂?
难道不应该先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再逐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吗?
三、教育改革需循序渐进这类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深圳南山区,近年来,教育改革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很多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但在我们追求教育创新的同时,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在建立基本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关键时期。
过于超前和复杂的题目,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还可能影响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以“四年级数学试卷”为例,试卷设计过于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汇,忽视了学生数学基础的打牢。
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内容时,往往不能集中精力去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反而会对考试产生畏惧和焦虑。
过度“创新”的试题设置,可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困惑,反而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教育的改革应当是渐进的,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学内容和考试题目应聚焦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过于复杂和抽象的内容。
否则,即使是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能适得其反。
四、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试卷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一味追求“难度”。
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而不是让他们在重重的压力下感到窒息。教育创新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教育者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考试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教育改革,脚踏实地总的来说,深圳南山区的这份期末试卷虽然在设计上体现了教育创新的理念,但也暴露出一些过于超前的问题。
教育改革是必要的,但不能脱离实际。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能够脚踏实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逐步推进教育改革,真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