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不动了!中年男人的救星,跌落神坛,国产伟哥凉了?

刘念初丫 2025-04-15 19:27:47

“伟哥”卖不出去了!

前不久,广东白云山发布财报,数据显示“国产伟哥”金戈全年营收10.34亿元,较2023年比下降近2.6亿元,销量也比2023年减少1332万片。

要知道这款国产“伟哥”一直独占市场鳌头,也是白云山药企最硬的产品,如今却迎来了“寒冬”,是怎么回事?

“伟哥”的崛起之路

1998年,美国人发现原本作为心血管药物研发的西地那非,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显著疗效。

就这样,全球首款口服ED治疗药物“万艾可”就此诞生。

凭借开创性的作用机制和“伟哥”这一极具传播力的商品名,这款蓝色菱形药片迅速风靡全球。

仅1999年销售额便突破10亿美元,成为辉瑞制药的明星产品。

2000年,万艾可以100元/片的定价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彼时中国医药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而《中国男性健康调查报告》显示,40岁以上男性ED患病率约40%,这意味着潜在用户群体规模超过1亿人。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辉瑞凭借专利保护构筑起坚固的市场壁垒。

长达14年的专利期内,国内药企虽觊觎这块蛋糕,却始终无法突破技术与法律的双重限制。

转机出现在2014年,随着万艾可在中国的专利保护到期,广药白云山迅速推出国产首仿药“金戈”。

这款定价仅为原研药十分之一的产品,以10-20元/片的亲民价格,精准击中消费痛点。

在“进口药太贵,保健品无效”的市场空白中,金戈以雷霆之势抢占市场份额。

2015年,其年销量达1495万片,到2021年更是飙升至9849万片,7年间实现近6倍增长,带动广药白云山相关业务营收突破10亿元大关。

然而市场风云突变,正当行业惊叹于国产伟哥的增长奇迹时,2022年财报数据却令所有人大跌眼镜...

四重打击下的至暗时刻

在2022年,广药白云山年报中披露金戈销量骤降12%,从巅峰时期的9849万片跌至8682万片。

到了2024年销量再次下挫13.17%,同期库存以49.78%的惊人速度膨胀,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是因为国产“伟哥”正在遭受四面市场围堵,首先就是2020年的那场集采。

2020年,西地那非片以2.08元/片的中标价打破行业价格底线,较金戈此前的主力产品定价直降80%以上。

这种“地板价”直接不仅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更重塑了终端市场格局。

公立医院渠道迅速被集采中标企业占据,金戈赖以生存的零售药店渠道销量大幅萎缩。

还有就是面对来势汹汹的国产仿制药,原研药企辉瑞也调整了战略。

万艾可主动降价70%,将单片价格拉低至30元以下,这一举措直接导致高端消费群体回流。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价格调整后,万艾可在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处方量环比增长37%,而金戈在同等渠道的份额被蚕食近半。

更值得警惕的是,辉瑞同步推出小剂量包装产品,精准切入日常保健市场,与金戈形成错位竞争。

再有,行业准入门槛的降低,使得ED药物市场陷入“群狼争食”的混战局面。

截至2024年,国家药监局已批准90余款不同规格的西地那非制剂上市,齐鲁药业、科伦药业、修正药业等医药巨头纷纷入局。

这些新玩家凭借规模化生产优势和差异化营销策略,不断分割市场蛋糕。

与此同时,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等新一代ED治疗药物加速渗透。

其中他达拉非凭借长效作用机制,在2023年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突破20亿元,对传统西地那非产品构成直接威胁。

最后是市场需求端的悄然变化,更让金戈的处境雪上加霜。

中国社科院一项针对18-35岁青年群体的调研显示,受职场压力、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该群体对ED药物的消费意愿较五年前下降23%。

取而代之的是褪黑素、护肝片、防脱洗发水等健康类产品的热销。

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男性健康类保健品成交额同比增长65%,其中护肝类产品增速高达120%。

这种消费偏好的转移,意味着曾经的ED药物市场“蓝海”正在逐渐褪色。

在集采降价的政策风暴、原研药的价格反击、竞品的激烈角逐和需求结构的深层变革四重夹击下,金戈的业绩滑坡绝非偶然。

那么,当传统ED药物市场陷入红海厮杀,靠“伟哥”发家的广药白云山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

未来趋势

其实,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库显示,截至2024年底,针对勃起功能障碍的干细胞治疗研究项目已达14项。

这些试验分布于美国、中国、韩国等多个国家,涉及脂肪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不同类型。

这种颠覆性疗法不再局限于症状缓解,而是试图从细胞层面修复受损组织,一旦取得突破,或将彻底改写ED治疗格局,让现有药物面临被降维打击的风险。

与此同时,抗抑郁药市场正迎来爆发期。

《柳叶刀》研究指出,全球抑郁症发病率较十年前上升28%,而勃起功能障碍与抑郁症存在显著共病现象,约40%的ED患者同时伴有抑郁症状。

这使得兼具抗抑郁与改善性功能的新型药物成为研发热点。

跨国药企纷纷加码相关管线布局,一场围绕神经递质调控的技术竞赛已然打响。

在这样的行业变革浪潮中,广药白云山选择押注他达拉非赛道。

公司财报显示,其他达拉非片已进入临床试验关键阶段。

相较于西地那非4-6小时的药效,他达拉非长达36小时的持续作用时间,更契合现代消费者对便捷性的需求。

但市场竞争同样激烈,国内已有超20家企业布局他达拉非产品,白云山能否凭借金戈积累的渠道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这片新蓝海中重现辉煌,仍充满悬念。

这场关乎企业命运的技术突围战,正在重塑中国男性健康市场的未来图景。

参考文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