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民众党在台中市举办创党4周年党庆活动。现场摆满数千张椅子,场面盛大,座无虚席,柯文哲以党主席身份压轴登台,演说造势,将气氛推到高潮。
虽然同民众党是明年选举的竞争对手,但民进党主席赖清德、国民党主席朱立伦都向民众党送上了祝贺花篮,祝贺民众党创党4周年,给足了柯文哲面子。
在党庆活动致辞时,柯文哲立足明年选举,展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选举策略。
首先,柯文哲重申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称自己若是当选,会坚守民众党创党时的理念,对内会建立“联合政府”兴利除弊,对外会走务实路线,为台湾创造最大的生存空间。而在两岸关系上,柯文哲虽然主张以增进两岸善意来减少战争风险,但强调“台湾自主两岸和平”,不会放弃“中华民国”宪政体制。
从这一点来看,柯文哲虽不似赖清德那般将“台独”挂在嘴边,但他的理念与主张表面上是为了两岸和平,但并不支持两岸统一,只想“维持现状”,其实跟国民党“不统、不独、不武”的路线差不多。
其次,虽然赖清德为民众党送上了祝贺花篮,但柯文哲对赖清德及民进党毫不客气,痛批民进党是诈骗集团,列数民进党执政期间的种种罪状,比如控制媒体、操纵网军、搞黑金政治,把台湾人民拖入痛苦深渊。为了“下架民进党”,解救台湾人民于苦海,柯文哲把赖清德锁定为竞争对手,争取在明年选举中打败他,让民进党失去执政地位。
最后,为了击败民进党,柯文哲并没有批评侯友宜和郭台铭这两个潜在竞争对手,保留了与二人合作的空间。要知道,根据目前民调结果来看,赖清德的支持度排在第一位,如果单打独斗,柯文哲不是赖清德的对手。而如果和郭台铭、侯友宜合作,则会增加几分胜算。
但对于这种合作,柯文哲很犹豫,认为民众党与国民党理念不合,与侯友宜合作存在障碍。而打算“独立参选”的郭台铭不甘心做自己的副手,而自己作为民众党主席,民调支持率比郭台铭高,也不可能做郭台铭的副手。所以柯文哲并不希望郭台铭“独立参选”,并认为他是搅局者,他的加入会使得赖清德百分百胜选。
因此,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柯文哲是不会主动与侯友宜、郭台铭合作的。
目前来看,柯文哲对打败赖清德充满信心。为此,他使出浑身解数,又是窜访美国、又是窜访日本、又是搞个人首场演唱会造势,连举办民众党创党4周年党庆活动都动了不少心思。
要知道,民众党在台岛北部的影响力较高,理应在北部区域举办党庆活动为自己造势拉票,但最终却选择在台中市举办,此举主要有3大考量。
一是为了展现“决战中台湾”的决心。因为从过去的选举来看,蓝绿两党在南北台湾有各自的票仓,有稳定的基本盘,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谁掌握了中台湾的票仓,谁就能在大选中获胜,所以国民党与民进党每逢“大选”都会喊出“决战中台湾”的口号。民众党作为蓝营之外的第三大党,为了争夺台湾地区领导人大位,同样需要争取中台湾的选票。
二是为了向中南部地方派系示好。民众党作为创党4周年的年轻政党,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远不如蓝绿两党。柯文哲要角逐大位,需要仰仗地方派系力量,尤其是中南部地方派系。因为其他地方派系力量基本上已经完成了选边站队,柯文哲只好积极与中南部地方派系接触。
三是柯文哲有意将台中市打造为“蓝白合作”策略的示范区。虽然柯文哲对联手侯友宜打败赖清德兴趣不大,但如果民众党真的取代民进党成为台湾执政党,以柯文哲组建“联合政府”的政治理念来看,同样需要与国民党合作。毕竟民众党底子薄,而且没有执政经验,缺乏足够的治理人才,而国民党虽然拉胯,但各方面的人才比民众党多,可暂时弥补民众党人才不足的缺陷。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造势拉票,柯文哲还在8月5日与侯友宜一同观赏了台湾文化协会拍摄的抗日纪录片《台湾人前进》,期间发表致辞,称台湾应该是中日亲善的契机,是中美沟通的桥梁,不应该是中美对抗的棋子。他还说,台湾夹在美国和中国大陆中间,犹如面对两个太阳,美国对台湾是“关切”,日本对台湾则是“焦虑”。抗日时期,我们要处理中日冲突,而现在我们则要处理中美冲突。
或许,这就是柯文哲既窜访美日,又强调加强两岸沟通交流,改善两岸关系的原因吧。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战争,为了维持现状,但无意推动两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