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间,全国的车库都上锁了!

孤舟泛秋水 2025-01-10 11:26:48

最近很多人和我反应,他们刚交付的小区,地下车库全部被开发商上了锁。

我搜了下,确实如此,而且不仅南京如此,全国都是如此,我们看图

其他城市也是一样的:

由于开发商上锁,车子停不进去,于是业主们又发明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停法:

目前来看,绝大部分楼盘,只要车位卖不掉,都会上地锁,逼着业主去买车位,而不会租给业主。

其实以前开发商也会上锁,但相对克制,只有那种刚的不能再刚的楼盘,或者素质极差的开发商会上锁,大部分楼盘即便车位卖不掉也不会上锁的。

但今年开始,南京这里几乎所有的楼盘都开始上锁了,无论你是100万的刚需房还是1000万的豪宅,不是已经上了锁,就是在上锁的路上,个别楼盘即便没上锁,也并非是开发商仁慈,而是因为开发商在周边还有豪宅在售,害怕维权影响销售。

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互相伤害。

开发商受到了伤害,没人买车位,钱回不来;

业主受到了伤害,没地方停车;

而更受伤害的是买了车位的业主,由于其他车位被锁,自家车位随时会被占用,哪怕不被占用,得到的也是一个车道乱停,一塌糊涂的车库。

最终大家都是输家。

我们先不急着喷开发商,我们理性分析下到底怎么回事。

为什么锁车位?

因为车位卖不掉。

一个车位10-30万,一个常规小区的车位总货值在5000万-3亿之间,这对穷到家的开发商来说,是一笔极其巨大的资金,在以往行情好的时候无所谓,而今天,车位的销售甚至可以决定一个楼盘的盈亏。

为什么车位卖不掉?

1、经济不好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以往经济好的时候,大家并不在乎车位价格,要的就是享受,所以前几年南京车位卖的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房价超过500万的高档住宅里,7成的业主都会买个车位。

但现在不一样了,今天房价下跌,每个业主都亏了几十万上百万,此时再让他掏10-30万买车位,肯定不现实。

再加上现在还买房的人都是真刚需,经济条件非常拮据,房子都是打8-9折咬牙买的,怎么可能还有钱买车位呢?

2、车位太多

有趣的是,今天即便是豪宅里,车位也卖不掉了。

目前南京已交付的次新顶豪有海玥万物和中国府,房价1500-2000万,车位价格30万。

按理说,相比于房价,车位实在太便宜了,一家怎么也要买2个,可真实情况如何呢?我们看下图:

海玥万物,2.7车位比,南京最高,销售比例17%,只卖掉了17%的车位,按每户一个车位计算的话,大约65%的业主买了车位。

中国府,1.9车位比,销售比例57%,按每户一个车位计算的话,所有业主都买了个车位,但很少有人买第二个。

注意,中国府车位开盘比万物早3年,当时房价9万一平,经济火热,而万物车位刚开卖,房价已跌破7万,这对人们购买心态也是有严重影响的。

从以上2个数据来看,我们会发现,豪宅业主买车位意向整体还行,但极少有家庭会买2个,因为当车位足够多的时候,人们都知道可以租,就不愿意多花钱了。

也就是说,车位太多,影响到了车位销售。

为什么要建这么多车位?

因为强制规定。

以2019年南京车位配置规范为例,具体要求如下:

超过200平的房子,必须配2个车位;

144-200,配1.5个;

90-144,配1.2个;

90以内,配1个

所以很多豪宅,车位比必须在2个以上,一旦超过2个,业主们反而不买车位了,导致至少有一半的车位会卖不掉。

而刚需房则会受到收入和车位比的双重影响,购买意愿更低。

我和很多开发商有过交流,他们普遍对车位销售感到异常头疼,都希望能少建一点车位,这样也会好卖一点,更重要的是成本会低很多。

车位成本到底多少钱?

你们猜建一个车位要多少钱?

1万?2万?大错特错!

你不要小看地下室,虽然地下室面积不计容,相当地价免费,但挖地下室的成本上天了。

车位建设成本主要包括:建筑安装成本、配套工程成本、地坪处理、车库顶部装饰、智能车库管理系统、地库照明系统、排水系统、监控系统等各个方面,而且越往下成本越高,负二比负一高很多。

总体来说,地下车库的成本在3500元一平,负二在4000以上。

另外要注意的是,车位是有公摊的,车道、出入口都是车位的公摊,一个10平的车位有接近20平的公摊,也就是说,一个车位占用地下面积大约在30平米。

这么一来,车位的成本就很清楚了,一个毛坯车位建设成本在10万元以上。

说句题外话,现在很多精装修车库,成本多少钱呢?

很多小白都会以为精装修车库很贵,其实很便宜,我和开发商还真的聊过这个问题,他们当时准备把车库升级下,墙面贴砖,最终也就加了几十万的预算。。。

所以车库精装是非常便宜的,在开发商不贪污的情况下,从简装做到南京今天豪宅的标准,一平200块就足够了。

200块,对比负二的4000块,差了20倍。

所以今天开发商宁可精装车库,也不愿意多挖几个车位。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所有的豪宅新房,都不会再有以前海玥万物、中国府甚至绿地海珀的风范,把整个负二挖通,做出尽量多的车位。

而是在负二挖了一半,让至少一半的业主电梯通不了负二,未来只能把车停到负二,在从车库走路爬回负一呢?

因为成本差太多了,都卖不掉的车位为什么要下血本去挖呢?

只可惜,现在买房的都是小白中的小白,只会看展示面买单,其实啥也不懂,以后停车都是大问题。

开发商的困境

一个车位成本10万,其实现在绝大部分楼盘,10万是肯定卖不出去的,别说刚需房了,就是河西南二手房,10万一个车位都难卖,很多其他板块的新房,车位都是3万、5万,甚至白送给客户的。

这还不算,因为从税务的角度来说,你开发商送车位当然可以,但是交易税不能少啊,具体金额我不清楚,总之即便开发商送车位给客户,税也是相当多的成本。

所以开发商的困境来了

无论刚需还是豪宅,最终都是因为车位太多而卖不掉,同时车位太多又导致成本太高,双面受敌,一塌糊涂。

车位可以少建一点吗?

我听过不止一次开发商抱怨,说车位规范太严格了,不该建这么多的。

这句话,我非常不认可。

不能说为了你赚钱,就一切按你的想法去做,足够的车位比是对社会、对百姓、对国家的负责。

如果真的回到20年前,一个小区只有0.5-0.8车位比的时候,你开发商是省钱了,可留给业主的后遗症,留给城市的后遗症怎么办呢?

大量人没有地方停车,全部停在马路上,或者车库里乱停,最终会让整个小区、街道、城市受害。

事实上,不知大家有没有发觉,这些年我们销售了成百上千万辆车,但马路上的违停并没有增加,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新房不断在盖,地下车位不断增加,很多车还是从地上移到了地下,缓解了城市压力。

我举个很鲜明的例子,就是上文说的海玥万物和中国府,你们晚上去小区门口看,一辆违停都没有,就是因为车位足够,都进车库了,但你去看其他1.5车位比的豪宅,包括海玥名都、江湾城,燕山路、乐山路上常年一排违停,就是因为车位不够用。

所以我研究过南京的车位配比规定,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的,应该继续下去。

解决方案

那矛盾应该怎么解决呢?

其实不用解决啊,市场自然会有无形的手,它会自我调节的。

开发商车位卖不出,那你送就行了呀。

有人说,送车位成本怎么办呢?

你算进房价就行了呀!

有人说,算进房价不亏了吗?

你房价卖高点不就行了吗?

有人说,卖高点没人买啊!

你地价拿低点就行了呀!

那谁叫你当初无脑拿地的?你拿地时不会测算吗?如果大家都理性测算了,地价也会回到一个合理水平,回到一个车位白送也能赚钱的水平,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所以车位卖不掉,最终的解决方法就是房子绑定车位,一起卖掉,选房的时候就选好车位。

实际上,为什么今天开发商会在车位上出现问题?

我以一个专业视角告诉大家,车位问题源于开发商自己胡来。

他们在拿地测算的时候,为了让总部同意,让总部掏钱,让城市公司有活干,会故意把这块地的利润算的特别高,其中所有的车位都是按30万一个的原价+全部卖出计算利润的。

最后车位卖不掉了,楼盘变成亏损了,谎话包不住了,他们自然要想方设法逼着业主买车位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