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天津市第一殡仪馆滨河厅,叶嘉莹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
冬日的寒风凛冽,却丝毫没有阻挡人们前来悼念的脚步。
从清晨开始,就有市民陆续赶来排队等候,队伍一眼望不到头,现场人山人海。
人们身着素衣,面色沉重,默默地排队,秩序井然。
即使天津当日气温低至2摄氏度,人们依然在寒风中静静等候,只为送叶先生最后一程。
前来送别的人群中,有南开的学子,有诗词爱好者,也有普通的市民。
他们中有很多人从未见过叶先生本人,但都被她的诗词和人格魅力所深深感染。
一位从苏州连夜赶来的网友表示,他虽然没有和叶先生见过面,但非常喜欢她的古诗词,专程赶来送她最后一程。
这足以说明叶嘉莹先生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学术圈,深入到了普通民众的心中。
为了让更多人表达哀思,家属和当地相关部门也做了精心安排。
在叶先生家属完成最后的告别仪式后,排队等候的市民可以领取一枝菊花,依次进入告别厅向叶先生鞠躬致敬。
整个告别仪式庄严肃穆,充满了哀思和敬意。
叶嘉莹的女儿赵言慧当天一身黑衣和每一个前来吊唁的朋友告别,几个月不见明显苍老了不少,感觉赵言慧身边的空气都是悲伤的。
叶嘉莹先生的离世,不仅是古典诗词界的巨大损失,也是整个文化界的遗憾。
在叶嘉莹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不仅有众多普通市民前来悼念,也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许多文化界名流、学者、诗人,都纷纷表达了对叶先生的敬意和哀思。
媒体报道中提到的“星光熠熠”并非虚言,更有诗友以诗词挽联的形式,表达对这位诗坛巨匠的深深怀念。
这些诗句饱含深情,感人至深,也体现了叶嘉莹先生在诗词界的影响力和地位。
更有天津地标建筑天塔为叶嘉莹先生点亮,以此表达对这位古典文学巨匠的敬意和怀念。
这些举动,都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叶嘉莹先生的尊重和爱戴。
叶嘉莹先生的女儿赵言慧,也早早便从加拿大赶回国,料理母亲的后事。
在南开大学举行的追悼会上,她看着母亲的照片,难掩悲痛,捂脸痛哭。
她还多次拿出学生们送给母亲花束上的卡片,细细品读,从中感受母亲与学生之间深厚的感情。
叶嘉莹先生生前已享四世同堂之乐,家族繁茂,这或许是对她最好的慰藉。
大女儿与女婿的不幸离世,曾给叶嘉莹先生带来沉重的打击。
但她并没有被击垮,而是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继续为她热爱的诗词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细节,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叶嘉莹先生的人生,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她的人格魅力。
时代变迁中的坚持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并非坦途,而是充满坎坷与磨难。
她出生于1924年的北平,一个充满诗书气息的家庭,自幼便浸润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
然而,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时代的浪潮打破。
北平沦陷,山河破碎,家国沦丧,年幼的叶嘉莹亲身经历了战争带来的苦难,这段经历也深刻地影响了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动荡的年代里,求学之路异常艰辛,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她曾在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任教,却因家庭出身和某些言论而受到批判和迫害。
但生活的重压并没有将她击垮,反而磨砺了她坚韧的意志。
她始终坚守着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在逆境中潜心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造诣。
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她也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
20世纪60年代,叶嘉莹先生移居加拿大,并在加拿大大学任教。
改革开放后,她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到祖国,在南开大学任教。
可以说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始终与祖国紧紧相连,尽管她曾长期旅居海外,但她始终心系祖国,时刻关注着国内的发展变化。
1979年,她受邀回国讲学,开启了她和祖国文化教育事业的新的篇章。
她先后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为推动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自请无薪回国任教,这份赤子之心令人敬佩。
她不仅将自己渊博的学识带回了祖国,更将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播撒在了莘莘学子心中。
叶嘉莹先生的爱国情怀并非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她的一言一行中。
她积极参与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为推动中国古典诗词的国际传播做出了不懈努力。
她常说:“君子忧道不忧贫”,这正是她人生信条的最好体现。
她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9年,叶嘉莹先生做出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决定,将自己毕生积蓄1857万元全部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支持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这笔巨款,是她一生的心血,也是她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最后一份贡献。
她提出的许多学术观点,至今仍被学术界广泛引用和探讨。
她对诗词格律、意象、意境的深入研究,为我们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提供了新的视角。
她的著作,如《迦陵论诗丛稿》、《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唐宋词十七讲》等,都是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读者。
她对杜甫诗歌的研究,更是被誉为“杜甫研究的里程碑”。
叶嘉莹先生早就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了,她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精神,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她都从未放弃对学术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
她始终坚守着“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信念,淡泊名利,潜心治学,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榜本。
她的离去,是诗坛的巨大损失,也是文化界的巨大遗憾,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信源:2024-11-30 ·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2024-11-30 ·封面新闻 《众人送别叶嘉莹先生 有高中生从郑州专程赶来》
2024-11-30 九派新闻《全国各地人士赶赴天津送别叶嘉莹先生,学生追忆:先生上课时台阶上都坐满了人》
2024-11-30 ·九派新闻《首都师范大学74岁副教授送别叶嘉莹:专程从北京赶来,曾模仿她的教学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