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第十二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林塘圣堂庙会开幕。以节聚人气,以节促消费。当下,文旅商体展深度实践的话题在浦东“热辣滚烫”。借着“造节”的东风,在浦东,古老节庆庙会拉动起新兴消费,“十里桃花”用“一卡一券”延长了节日“保鲜期”,热门体育赛事成为粉丝乃至全民的狂欢……为一个“节”、赴一座城,浦东向你发出“节日”邀约。
古老节庆焕发新风采
“三月半,上圣堂”。又是一年农历三月十五,第十二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林塘圣堂庙会昨日启幕,祈福仪式、民俗文艺巡演、非遗展示与体验、烟火市集等诸多活动,在三林老街、前滩公园巷、崇福道院同时展开。文旅商体展融合这一全新理念,使“三林塘圣堂庙会”这一在浦东大地孕育的古老节庆,焕发新风采。

“三林塘圣堂庙会”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被文人雅士誉为“三林十景”之一。2013年,三林塘圣堂庙会被正式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这一古老节庆被纳入“浦东嘉年华”这个超级IP。活动以“承文脉商韵,兴海派风华”为主题,深度融合传统民俗与现代消费理念,通过“文化+”模式激活城市活力,打造沉浸式的文化空间和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全面提升节庆活动的文化效益和商业价值。

民俗文化节期间,三林老街化身沉浸式水韵剧场,构建起“水陆游线+非遗演艺”的多维体验空间。水上有花舫巡游、龙舟竞技、皮划艇体验;街上有婚嫁巡游、八仙过海、茶酒担等表演。午后,三林舞龙引领浩浩荡荡的行街队伍前行,突遇阵雨扑面,却丝毫没有影响表演者与观众的热情。不时还有观众打趣道:“龙行雨,水生金,好兆头!

而在前滩公园巷,世界舞龙冠军三林舞龙队,携百米金龙如星河游弋;俊男靓女身着华服,演绎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身着旗袍的时尚妈妈们,脚踏高跟鞋在青石板巷弄间演绎海派摩登……国风混搭时尚的出街,让民俗文化历久弥新。市民李先生看到活动预告专程赶来观摩,“舞龙离开老街来到商业街区,传统与现代融合,令人耳目一新。”
传统“庙市”走进摩登时尚街区
旧时,三林塘地区以农业为主,“三月半”庙会为当地乡民买卖农具、农副产品等提供了一个周期性、临时性的集贸空间,同时包含休闲娱乐、饮食场所,吸引了大量游人前来观赏,由此形成盛大的“庙市”景观。
今年的民俗文化节延续了这一传统,将消费与民俗结合,在前滩公园巷创新构建“文化+消费”融合生态圈。

255米的钱家滩路上,来自江浙沪的60多个商家齐聚,刮起了一阵“民俗文化+商业”的旋风。非遗技艺类,可让游客参与体验匠人们的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品牌餐食类,可让游客大快朵颐、一饱口福;文创衍生类,可让游客体验别具一格的手工艺品、个性服装、家具家电甚至汽车。
此外,三林崩瓜、三林筠绣、海派盘扣、下沙烧麦、高桥松饼、盐仓水晶年糕等近30个非遗美食美物摊位让游客流连忘返、满载而归。
花式“造节”激活消费“新”热潮
美好生活离不开仪式感,“造节”正成为浦东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
作为“新造的节”,今年3月启幕的“浦东嘉年华”系列活动将覆盖全年。浦东将持续接力打造这一全区域覆盖、全业态参与、全矩阵引流的大IP。“浦东嘉年华”整合全区特色商业和文旅体展资源,紧密结合本市消费节庆总体安排,推出新品首发季、购物狂欢季、旅游消费季、跨年迎新季,持续活跃市场氛围。

这其中,2025上海桃花节紧扣“促消费、促招商”的核心思路,通过推出“桃花消费券”“桃花消费卡”,带来“住+玩+食”组合优惠,努力发展“套票联票”“票根经济”。为了延长节日“保鲜期”,“桃花消费卡”的活动时间将延续到今年6月,为更多市民游客创造再来一次浦东的理由。
位于浦东北部的森兰商圈,今年利用牡丹园、森兰湖公园、森兰音乐公园等地标场所,陆续举办浦东森兰牡丹节、“森兰杯”中外企业赛艇邀请赛、森兰绿地户外音乐节等活动,联动优质IP与项目资源,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5高东樱花节围绕“文旅商体展”五大领域,开展“游购吃住行”五大行动,让樱花节“可观、可游、可宿、可品、可购”。紧随其后,“花开新天地 卉聚前滩里”2025上海国际花展浦东新区分会场将于4月18日在前滩公园巷拉开帷幕,通过滨江公园、都市绿地与艺术花巷的立体融合,打造前滩滨江的限时花路,以花为“链”,串联起主题花展、主题市集、文化展演、消费体验等丰富主题活动。

一项热门赛事,也是一个盛大节日。5月2日至5月4日,2025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将在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举行。而4月下旬,马术文化体验周就将提前开启,赛事方将携手商圈开展主题展览、地标打卡、游戏互动及抽奖活动等,营造全城节日氛围。

5月6日至5月11日,2025现代汽车·射箭世界杯赛-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站即将在浦东举行。与此同时,浦东还将结合赛事创新实践“文旅商体展”多维联动模式,进一步拉动消费,释放赛事溢出效应,期待与市民不“箭”不散。
文字:曹之光 吴燕
摄影:郑峰 曹之光
编辑: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