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澳大利亚持续不休、极端干旱天气让人不禁想起了10年前。
当2009年跨入2010年时,澳大利亚东南部的葡萄种植者正在从第三场世纪大旱中舔舐伤口慢慢恢复,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山火烧过的葡萄园以及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动荡。这一切似乎让正在向前发展、势不可挡的澳大利亚出口产业戛然而止。这一年,出口到英国与美国等传统市场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在总量和价值上都遭遇滑铁卢。
变动带来新生,新一代葡萄种植者与葡萄酒生产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相比将酒出口到海外,他们更关心澳洲国内市场。此时,在影响力强大的澳大利亚侍酒师团体的鼓励与支持下,酒吧所有者与独立葡萄酒商开设的小型饮酒场所在全澳遍地开花。别的生产商则受到气候变化的鼓舞,越来越多的葡萄种植者转而选择可持续性强、有机的、生物动力以及再生农业技术。这导致抗高温、抗旱等多品种的葡萄出现。一如意大利南部vermentino、fiano等品种逐渐从小众走向主流,为生产商和消费者所接受。在这个过程中获益最大的是西班牙种植最广泛的红葡萄品种歌海娜(grenache),以此为原料生产的葡萄酒(主要是产于西澳)色泽明艳、口感爽辣,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历程中令人激动人心的发展之一。2澳洲本地市场遍地开花澳酒对外出口强势反弹进入2010年,澳大利亚苦艾酒再次变得受欢迎,尤其当其与黑皮诺和西拉混合,以及与解百衲和西拉混合以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全球葡萄酒的多样性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丰富起来。
这股葡萄酒消费的本地化趋势也带动了澳大利亚对一些进口品牌爆发式的吸纳。不管是零售酒商还是大型连锁超市,消费者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消费兴趣。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连锁超市葡萄酒品种为马博罗白苏维翁白葡萄酒(Marlborough Sauvignon Blanc)。此外,意大利普西哥(prosecco )与法式干红(dry French rosé)成为另外两种受欢迎的品种。该产业图谱的另一端,在独立零售商与小型酒吧餐馆里,全球葡萄酒品种的多样性也展现得淋漓尽致。消费者不仅可以买到不知名的法国、意大利产小众葡萄酒,格鲁吉亚、摩尔多瓦等地的葡萄酒也备受追捧,这一情景是在2000年初期无法想象的。除了本地市场,澳大利亚葡萄酒对外出口也强势反弹。过去4年,对华出口的澳酒显示出急剧增长,年出口总值超过10亿澳元,中国也一跃成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出口消费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评论指出,“出口至中国市场的平均每升葡萄酒价格要远远高于另外两大出口市场(美国和英国)。”
到2023年,中国将成非气泡葡萄酒价值第二大市场
这一说法与国际葡萄酒与白酒记录机构(IWSR)发布的预测报告相吻合。报告显示,到2023年,全球葡萄酒最大销量市场依然为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以及中国。但就价值来说,中国跃升三位,市场价值突破170亿美元,中国市场将成为价值增长最快的市场,年均增速达3.9%,远超西班牙、巴西、美国以及加拿大。“显而易见的是,澳酒将从对华出口中获益匪浅。同时,高价值澳酒也正在从高端葡萄酒蓬勃发展的美国市场上获益。”评论文章《The decade Australian wine got its mojo back》写道,“与2009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澳大利亚葡萄酒又再一次让人振奋起来。”
内容来源:FinancialReview, Wine Australia, IW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