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晓雯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孩子天生乐观、坚韧,遇到挫折也能迅速调整心态;而有些孩子却容易焦虑、暴躁,一点小事就崩溃?其实,孩子的脾气和性格,很大程度上受妈妈的影响。

一个情绪稳定、积极乐观的妈妈,往往能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相反,如果妈妈总是焦虑、易怒,孩子也会变得敏感、缺乏安全感。
1.情绪稳定的妈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孩子摔倒了,妈妈惊慌失措地冲过去,大喊:“哎呀!摔疼了吧?快让我看看!”结果孩子本来没哭,被妈妈一吓,反而哇哇大哭起来。
而情绪稳定的妈妈会怎么做?她可能会平静地说:“没事,自己站起来,拍拍灰。”孩子看到妈妈不慌,自己也会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孩子的情绪,是妈妈情绪的镜像。妈妈淡定,孩子就学会从容;妈妈暴躁,孩子就学会焦虑。

2.乐观的妈妈,养出抗挫力强的孩子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孩子总会遇到挫折——考试失利、朋友吵架、比赛失败……这时候,妈妈的态度至关重要。有的妈妈会说:“你怎么这么笨?别人都能考好,就你不行!”孩子听了,只会更自卑,甚至放弃努力。
而乐观的妈妈会说:“这次没考好没关系,我们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下次一定能进步!”孩子听了,会觉得失败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改进。
乐观不是盲目鼓励,而是教会孩子用积极的眼光看待问题。这样的孩子,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被挫折击垮。

3.懂得“示弱”的妈妈,孩子更独立
很多妈妈习惯包办一切,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结果孩子长大了依然依赖性强,遇到问题就找妈妈。
聪明的妈妈会适当“示弱”:“妈妈今天有点累,你能帮我把碗收一下吗?”“这个问题妈妈也不太懂,我们一起查资料好不好?”
孩子需要被需要的感觉。当他发现自己的行动能帮到妈妈,他会更自信,也更愿意主动承担责任。这样的孩子,未来不仅独立,还更有同理心。
4.尊重孩子感受的妈妈,孩子更快乐
有些妈妈喜欢说:“这有什么好哭的?”“男孩子不能怕黑!”“你怎么这么矫情?”这些话看似在“锻炼”孩子,实则是在否定他们的情绪。

孩子和大人一样,会有害怕、伤心、愤怒的时候。如果妈妈总是忽视或打压这些情绪,孩子要么变得压抑,要么用更激烈的方式爆发。高情商的妈妈会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能告诉我为什么吗?”“害怕是正常的,妈妈小时候也怕黑。”
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他们才会学会正确处理情绪。这样的孩子,未来人际关系更好,心理也更健康。
5.热爱生活的妈妈,孩子更幸福
妈妈的生活态度,直接影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如果妈妈整天抱怨“生活好累”“赚钱好难”,孩子也会觉得人生很苦。而热爱生活的妈妈,哪怕日子普通,也能发现小确幸——周末带孩子去野餐、一起做手工、晚上读故事书……这些小小的快乐,会让孩子觉得“生活真有意思”。

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感知多少。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妈妈,自然会养出幸福感强的孩子。
孩子的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每一天的互动中慢慢形成的。那么,你觉得自己是哪一种妈妈呢?你的妈妈又给了你怎样的影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以上内容供参考学习,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