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焕新颜和美乡村入画来

河北新闻网 2025-01-21 12:10:11

日前,记者走进信都区羊范镇祁村,看到错落有致的房屋、干净整洁的道路、恬静雅致的乡村美景。“家家户户改造了厕所,使用起来方便又卫生。”说起村容村貌的变化,村民们个个笑容满面。

2024年以来,邢台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乡村向“净、绿、美”提升转变,绘就美农村、强农业、富农民的乡村新画卷。

村庄净 村民生活更舒适

一大早,任泽区大屯乡小屯村保洁员李文亮便驾驶着垃圾分类车挨家挨户回收分类垃圾。“村民提前把垃圾分类装袋,我检查确认后,分类倒进垃圾桶运走。”李文亮说,他把收好的垃圾运到村里的垃圾回收点暂时存放,由县环卫公司安排专用车辆集中清运,分类处理。

任泽区将垃圾分类作为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一环。在实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全覆盖的基础上,探索推行出一套“双四分”工作法,即根据村民最易接受的方式,将垃圾分为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类,并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的全链条垃圾分类处置模式。

“垃圾有了‘家’,专人清运不落下;人居环境大改善,村民心里乐开花。”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喜笑颜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乡村振兴凝聚了民心,更夯实了和美乡村的基础。

在巨鹿县北贾庄镇街头,不时能看到街边小花池,中间是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花池旁边安装一个太阳能设施,用来给水泵抽水提供电力保障。村民家中产生的污水通过管道汇集到花池,处理后直接用于浇花。

据悉,巨鹿县制定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运用就近并网、小型污水处理站、生物氧化塘、联户分散、单户收集5种模式,对生活污水进行持续处理。

环境美 乡村颜值再提升

进村柏油路笔直宽阔、行道树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村里一条主路两侧的电杆上,一幅幅精心绘制的二十四节气图让冷冰冰的水泥柱有了生动的“面孔”。这是记者日前在南和区河郭镇赵牌村看到的景象。

据悉,该村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硬化、亮化、美化一起抓,让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以前我们没有进村路,要借邻村路穿行,现在我们不但新修建了进村公路,村内路也全部进行了硬化升级,清理破旧房屋院落建起了文化小广场,村貌大幅提升。”赵牌村村民李先进说。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邢台市各地因地制宜推动村庄颜值不断提升。

村规民约、移风易俗、自然景观……信都区西北留村书画爱好者们发挥所长,动手绘制一幅幅栩栩如生、富有生活气息的艺术墙画,为村庄披上了漂亮的“外衣”。“原本冰冷普通的墙面经过彩绘,变得既有活力又有特色,不仅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也传递了文明新风和道德礼仪。”村民张喜魁一边欣赏主题鲜明的墙绘,一边竖起大拇指称赞。

近年来,西北留村以“乡村文化”为抓手,将墙绘的美学观念和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让村庄墙面“活”起来,画出了农村新面貌,也让墙壁变成生动会“说话”的“宣传员”,搭建起宣传教育新阵地,引导村民树新风、倡新风,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了村庄颜值与精神文明双提升。

柏乡县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提升街道、庭院、公园等绿化效果,力求应绿尽绿;南和区还坚持“一村一品”,引导各村打造自己的绿化亮点,塑造微景观;沙河市发挥“美丽庭院+”共富效应,培育“庭院+纺织”“庭院+美食”等业态。

产业兴村美民富有活力

在宁晋县大陆村镇陈家庄村,路两旁树下的格桑花摇曳多姿,一幅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乡村发展要有“颜值”,更要有“产值”。宁晋县大陆村镇有“全国绿化百佳镇”的称号,全镇树木保有量达110万株。各村均利用闲散地、道路、沟、渠两侧等“四旁地”进行植树造林,建成“绿色银行”。

为了提高树木成活率,各镇各村集体与村民达成共同管护、更新协定,树木成材销售后村集体与农户按比例分成,形成良性循环。每年全镇各村树木更新收入上百万元,“绿色银行”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邢台市将产业兴旺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关键支撑,越来越多的村庄以特色产业为支点,实现了美村强村、富民惠民。

威县在推进产业富民过程中,在县域西部的西沙河流域建设百里梨果产业带,打造“威梨”品牌,通过实施“企业+农户”的模式,为农民创收开辟新路径。

截至目前,威县已建成标准化梨园200多个,梨树种植面积达10万亩,生产过程采用绿色A级梨生产技术标准,年产优质梨果超17万吨,辐射带动全县104个重点村的10.3万名群众增收。

如今,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不断深入,一批和美乡村不断破茧,既有“高颜值”,又是“宜居地”。今后,邢台市将进一步做好规划设计,推动要素集聚,由表及里、内外兼修,建设具有冀中南风情的和美乡村。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