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妈十年内碰瓷351次,带领子女一起发家致富,下场大快人心

端燃史料 2025-01-24 19:14:54

天津卫的早晨,阳光洒在古老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早点摊传来的阵阵香气。

杜大妈坐在轮椅上,被子女推着慢慢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

谁能想到,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竟然是一个十年内碰瓷351次的“老手”。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不仅自己干,还带着子女一起参与,最终落得个大快人心的下场。

杜大妈的碰瓷生涯

2019年,70岁的杜大妈已经碰瓷整整十年,次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51次。

她的目标从小摊贩到大型商场、饭店,几乎无孔不入。

一开始,杜大妈只是把目光放在一些小摊贩身上,觉得这些人比较好欺负。

渐渐地,她的胃口越来越大,甚至开始向公家单位下手。

2016年的一个下午,杜大妈像往常一样在小吃街上闲逛。

空气中飘来阵阵食物的香味,让她心情愉悦。

突然,她停下了脚步,眼睛盯着一家有名的烤鸭店。

这家店生意兴隆,顾客络绎不绝。

杜大妈心想,今天就从这里下手吧。

她自信满满地走进店里,点了一份黑椒牛柳。

服务员热情地为她倒水,脸上挂着微笑。

谁也没想到,这笑容很快就会变成无奈和愤怒。

菜上桌后,杜大妈吃得津津有味,一边翘着二郎腿,一边哼着小曲。

突然,她猛地站起来,怒吼道:“老板,你家这是什么破店,居然用鸭肉欺骗我这个老太婆!”

老板听到声音,立刻跑过来,满脸焦急。

店里还有其他客人,这样的场面显然会影响生意。

杜大妈却不依不饶,扯着嗓子喊叫,甚至哭了起来。

她指着天花板说:“你们看,这就是那家有名的烤鸭店,居然用鸭肉骗人!”

周围的顾客有的选择留下来凑热闹,更多的人则转身离开,生怕被卷入这场闹剧。

老板试图解释,拿出检验报告和每日进货单据,但杜大妈根本不听。

她坚持要赔偿,开口就要3000元。

老板无奈之下报了警,民警很快赶到现场。

杜大妈却突然瘫倒在地,对民警诉苦说吃了这家店的菜后浑身不舒服,头都晕了。

民警也无可奈何,只能劝老板给杜大妈700元了事。

第二天,杜大妈又跑到市场监督管理局报案,又让老板赔了300元,这才满意地离去。

碰瓷的手段与帮手

杜大妈的碰瓷手段五花八门,几乎每次都能得逞。

一到早晨,她就会迎着阳光去菜市场买菜,挑选那些看起来比较好欺负的摊贩。

她会故意朝摊前一趟,或者找机会撞上路人的脚,然后就开始哭诉身体哪里不舒服,必须得到赔偿才肯罢休。

慢慢地,菜市场里的人都认识了这位“碰瓷王”,但很多人为了息事宁人,还是选择了给她钱。

杜大妈之所以能如此嚣张,离不开她的两个得力帮手——儿子和儿媳。

如果她自己不方便动手,就会让子女去买些东西,然后过几天再去找店家索赔。

他们编造各种理由,说自己吃了这家的东西后身体不适,甚至说是导致旧病复发。

这些借口听起来荒唐,但很多商家为了早点摆脱麻烦,还是给了钱。

就这样,杜大妈一家通过碰瓷发了财,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法律的迟到与正义的到来

尽管杜大妈的行为让人愤慨,但警方一开始并没有对她采取严厉措施。

原因是她年纪大,身体不好,每次碰瓷的金额也不多,所以警方只能以调解为主。

然而,随着报案的人越来越多,警方也开始意识到事情的蹊跷。

他们暗中收集证据,最终以敲诈勒索罪将杜大妈刑拘。

这一消息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表达不满。

有人质疑,为何能让这样的人嚣张十年?

难道法律真的无能为力吗?

还有人指出,正是因为警方一开始的宽容,才让杜大妈更加肆无忌惮。

如果第一次碰瓷就被严惩,或许她就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网友们呼吁,国家应该加大对碰瓷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这些不良分子无处遁形。

社会的反思与警示

杜大妈的落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碰瓷、讹人等行为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作为普通市民,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不要因为怕麻烦而选择息事宁人,这样只会纵容更多的不法分子。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只有当每个人都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有效遏制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碰瓷、讹人等违法行为,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杜大妈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远没有停止。

我们希望,未来不会再有这样的“碰瓷王”出现,每个人都能在这个社会中诚信做人,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公开报道和可靠信息来源,具体数据和案例来自光明数字报、新京报、澎湃新闻等媒体。

0 阅读:1
端燃史料

端燃史料

崔文博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