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赛场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犯规风暴"。在2025赛季,场均犯规次数屡创新高,部分比赛甚至出现60至70次的犯规记录,罚球次数突破80大关。这不禁让人深思:篮球场上的对抗,究竟应该在何处画下底线?
近期,中国篮协紧急召开线上裁判会议,将矛头直指赛场上日益猖獗的违规行为。其中,山西队的张宁因累计六次违体犯规而被重点提及,成为联盟眼中的"新恶汉"。一旦再出现违体犯规,他将面临停赛加罚款的处罚。这一罕见的点名批评,折射出联盟对当前赛风的深切忧虑。
从球队层面来看,江苏队、山东队和山西队分别在常规犯规、技术犯规和恶意犯规榜上"独占鳌头"。这种局面不仅损害了比赛的观赏性,更威胁着运动员的人身安全。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杜润旺与吴羽佳、齐麟与古德温之间的冲突事件,这些争端最终都以重罚告终。
更令人震惊的是,近期发生的球员冲撞裁判事件。新疆队球员赵睿因此被处以五场禁赛和10万元罚款的处罚。虽然相比中超联赛类似事件可能导致的一年禁赛处罚来说显得轻微,但这一事件仍然暴露出CBA赛场纪律管理存在的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比赛中的违规行为已经从单纯的身体对抗演变为更具"技术含量"的"艺术表演"。假摔、碰瓷、夸张倒地等"影帝级"表现层出不穷,一些球员更是刻意在投篮时劈腿或踢腿制造犯规。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引发了包括刘炜在内的多位教练的强烈不满。
篮协此次会议明确要求裁判加强对这类"骗取犯规"行为的监管力度。然而,仅靠裁判严格执法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还需要从联赛制度建设、球队文化培养和球员职业素养等多个层面着手。
当前,一些球队已经将"扰乱对手心态"作为制胜法宝,这种以"打人"代替"打球"的战术,严重违背了体育精神。如果任由这种风气蔓延,不仅会影响CBA的整体形象,更会阻碍中国篮球的长远发展。
期待通过此次裁判会议的严格要求,能够让CBA重回注重技战术较量的正确轨道。毕竟,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应该是用实力说话,而不是靠违规动作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