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正式将加尔各的答德肋撒修女(Madre Teresa di Calcutta,汉语中,一般也直接称其为特蕾莎修女)的纪念日列入《罗马礼仪通用日历》。

当地时间2月11日,梵蒂冈礼仪及圣事部颁布法令,规定每年9月5日(德肋撒修女逝世纪念日)为她的可选纪念日(Optional Memorial)。这意味着全球天主教会可选择在礼仪中纪念她的生平与精神,但非强制。

此前,该纪念日仅存在于印度地方教会及仁爱传教修女会的特定日历中,此次升级为普世教会日历,凸显其全球影响力。此举回应了全球主教、修会团体及平信徒的长期请愿,尤其是德肋撒修女的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持续启示。梵蒂冈礼仪部部长罗切枢机(Arthur Roche)指出,德肋撒修女是“希望的灯塔”,其谦卑服务捍卫了人类生命的尊严,尤其为被遗弃者带来光明。据介绍,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1910-1997)原名阿涅泽·龚莎·博亚丘(Anjezë Gonxhe Bojaxhiu),生于今北马其顿,18岁加入爱尔兰洛雷托修女会,后赴印度加尔各答。1950年,她创立仁爱传教女修会。德肋撒修女曾在1962年获拉蒙·麦格塞塞奖,197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2016年9月4日德肋撒修女获天主教会封圣,9月5日成为其瞻礼日。仁爱传教女修会专事服务贫民窟中的垂死者、流浪者与病患。其名言“我渴”(源自耶稣受难时的呼喊)为修会核心精神。就在圣人被铭刻在罗马通用历法中的第二天,2月12日,仁爱传教修女会修女在梵蒂冈拜访教宗,也是为了纪念该会创始人德肋撒修女。

仁爱传教修女会总会长约瑟夫修女(Suor Joseph)在接见活动中表示:“德肋撒修女的心跳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强烈跳动。她在这个‘希望禧年’中敦促我们永不放弃,跟随耶稣的脚步。”她特别强调,修女们的使命不仅是服务最卑微者,更是向全人类传递“回归福音根源”的革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