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说的话,就一定是对的么?我认为不一定对。院士说的话,可以质疑么?我认为是可以质疑的。
近日有很多媒体报道称,倪光南院士说,芯片设计能力,我们和世界水平是基本持平的。说真的这个话还是挺让人兴奋的。
但我认为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太对的,有点吹牛的成份在里面了。
倪院士之所以这么说,我想最大的证明应该是华为海思,毕竟华为海思推出的麒麟芯片,一直就不落后于苹果、高通、联发科、三星等手机芯片厂商,不管是工艺,还是性能。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如果拿华为海思来举例,似乎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华为海思只是个例,并且麒麟芯片采用的是ARM架构,CPU、GPU也采用的是ARM的公版IP核,更多的还是站在ARM的肩膀上。
我们真正要讲的设计水平,应该是取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而不是拿一家最顶级的公司,说他代表的就是平均水平,这个应该大家懂的吧。
先上最近3年全球10大IC设计企业排名表,大家看看全球10大IC设计企业具体是哪一些,它们擅长的领域又是哪些方面。
很明显可能看到,最近3年以来,前5大企业就没变过,分别是高通、英伟达、博通、联发科、AMD,这5大企业代表着GPU、SoC、物联网、CPU等芯片的最高水平。
除了在手机Soc上,我们有华为海思外,其它所有领域,我们都没有能够与之匹敌的企业,不管是GPU,还是CPU,还是物联网芯片等。
还可以谈谈MCU、车规级芯片、OLED驱动芯片等,这些芯片完全是设计水平决定一切了,毕竟对制造工艺要求不高,28nm就够了,国内也有制造能力,但是这些领域,基本上都被国外企业垄断,这就是很好的例子了。
另外我再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人问,为何龙芯和INTEL、AMD的芯片比起来,主频这么低?才2GHz左右,而INTEL\AMD可以达到5GHz,为何不提高主频,获得更高的性能?胡伟武坦承,这是芯片设计能力有差异导致的。
那么提高主频与设计水平有关么?有很大的关系,频率是同步CPU内部各个操作的,提高频率,就意味着操作周期缩小,一旦周期缩短,会导致全套流程下来有的操作执行不完,很可能会出错,所以在设计能力不够时,尽量不提高频率,这样有更多的时间来把流程操作完。
所以,我认为当前国内的芯片设计能力,其实是落后于世界水平的。因为除了华为海思在手机Soc上能够拿得出手外,其它的领域,在设计上其实与世界水平有差距的。
当然,以上只代表我个人意见,基于我自己的了解,也许是错的,欢迎大家留言来批评。
片面
比较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