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新鲜了,去年11月新型伞兵用的空降型步兵战车就已在新闻联播中曝光,这车的配置可谓是顶格化的,GL-6主动防御系统可是标配,要知道近期央视才曝光99A新款上在测试GL-6主动防御系统,之前的注意力都放到了第四代轻型主战和履带式步战上去了,没曾想,这空降步战其实早就装备该系统。
目前服役的03式空降步兵战车时间较久,限于当时的条件,服役之后有两个问题显得较为突出,第一个就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防护性能,整车仅有9吨重,主要还是受限于当时国内技术有限所致,当时没有运-20,即使有也要考虑到整个运输机阵容中较为庞大的运-8队伍,二十吨的负载量,两辆就是极限,因此防护层面不是最优先的部分(由铝质装甲板制造而成,可以防御12.7毫米机枪弹和7.62毫米子弹的射击,同样对破片榴弹的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
尽管后来待条件成熟后,后续出现了改进类型,增加了一些附加装甲,但是鉴于空降作战对主战装备的重量变化极为敏感的原因,整体防护性能的提升是相当的有限。
第二个自然就是火控系统不足,为此设计人员为其安装了数字式稳像火控系统,使得该车拥有了行进间射击能力,但是火力层面其实还是相对薄弱(3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并列式7.62毫米机枪),只能说聊胜于无,同样是基于空降层面对于重量实在是过于敏感苛刻!
而从目前曝光的新一代空降步兵战车来看,其车体侧面加装有附加装甲,且附加装甲从车体侧面延伸到了履带上部;这样的设计自然也就意味着该车的防护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加强,要比此前单薄的03式伞兵战车好很多,当然同样是基于空降重量敏感度的问题,和陆军装备的重装型依然差距明显,当然作为突击力量,灵活性和速度才是制胜关键。
防御层面,借助基本的车体装甲防御外,就是新增的主动防御系统,其中拦截弹发射装置曾出现在99A主战坦克炮塔上,在车体前部和后部安装有相控阵雷达(在新图中也能清晰的看到前后出现了相控阵雷达的阵面),用于探测来袭导弹,这与GL-6主动防御系统中的雷达组件极为相似。
在主动防御系统的加持下,我军新一代空降战车投入到战场上后,在面对敌方发射的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火箭筒时,除了用基础装甲与附加装甲硬扛之外,还可以借助主动防御系统来化解危机,俄乌战争的经验表明,主动防御体系的建立相当重要,矛与盾的发展始终是动态的,完全依靠装甲硬扛,只会被动挨打,而且增重之后的机动性大幅降低,失去了机动突袭的重要意义。
用户18xxx21
鄙人觉得,给空降兵装备能挂载机枪、榴弹发射器、火箭筒、火焰喷射器以及迫击炮弹的多轴旋翼无人机都比这个强。依据公开的信息,如果我国空降兵能够实现这一战略理念,在一降落,即可实现十公里乃至二十多公里之外的无人化作战能力,且能在保持最小伤亡,在获得空中支援和战场夺取的情况下,能够控制大片的战场控制能力。在必要的时候,通过缴获战场车辆,进行战场机动。
尼古拉_西瓜
防12.7高机,文中像是还要加上点勇气啊[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val200浪淘沙
既然装甲是摆设,不如以高机动代替[得瑟][墨镜]
用户10xxx91
正前首下和后方可以用重型附加装甲板+铁栅栏[狗头]侧面就拿铁盒子+防弹发泡橡胶凑合下吧[doge]
用户10xxx91
附加装甲,用一个空心的铁盒子,厚度20厘米[狗头]要是讲究就在里面灌上防弹橡胶发泡材料,还能当副箱
CHINA老炮儿
瞧这迷彩颜色😂恐怕敌人看不到是么[好生气]
用户10xxx91
20厘米应该能削弱rpg-7/40火,80%穿透力
用户10xxx91
为什么用发泡防弹橡胶[滑稽笑]因为可以拿来浮渡用
用户10xxx91
做个实验,看看40火对这个20厘米厚的发泡防弹橡胶铁盒子的穿透力如何[doge]背板用30-50毫米装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