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半百,古话说黄土掩了半身的年龄,有时候情绪来的快走的也快,这和世俗里说的中年人到了成熟的季节和情绪已经波澜不惊似乎不那么匹配。

回顾走过的日子,感觉总体上还是和风细雨的,自己也在这经历里面满足。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一个环境,回望走过的路,自己有一种感觉,一直在比自己能力水平高出很多的群体里工作,这是幸福的。
上个月老处长从四川来,自己现在生活的城市也是他成长的地方,在他的心里把这里当做第二故乡。在上班的时候,得益于处长的引领。
有一种环境,就好比亲戚之间辈分的高低,我之前在一个地市级单位工作,听别人说往高的级别单位,调职快、福利好、接触面大,好处多多,于是在当时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程度,给处长打了个电话,因为他所在的部门就是当时自己对口的上级部门,没想到处长就那么爽快答应了,这也算是自己“上学深造”了。在这里的确锻炼了自己,时至今日,自己的能力和工作作风大多是那时候养成的,当然也还有天南海北的熟人关系。
人的一辈子必定不会在一个地方永远待下去,一个单位总是不停的换着新鲜血液,到了四十岁的时候,离开了工作十几年的单位,回到了现在被大家认为是“宜居”的小城市。
刚回来有兴奋也有惶恐,一边为自己奋斗了几十年的过往而收获了“退休”感到幸福满足,一边为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感到莫名的无所适从。
虽然退休了,但是年龄还正是做事的时候,也就是刚开头说的年轻力壮,各方面都是成熟阶段的年龄,再找个事做,都是手到擒来,很快上手,也的确如此,先去应聘一个厂长,竹子加工的,但是太辛苦了,每天都必须在车间巡视,内心深处“已经有一份退休工资”的优越感,让自己下了决心离职了。
很快又找了一份工作,办公室行政岗位,在这里有休息了,而且直接领导是参加越战的老兵,很多工作容易沟通,便于协调,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是坚持了下来,今天回望那段时光自己有一个总结:每个周日是自己的“忠诚日”,每个星期一是自己的“双抢季”。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成就感是有的,一个单位从类似草台班子水准建设成了一个生成企业文化引领的现代化企业,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也让人倍感幸福。
当时间被工作充斥的时候,情绪是基本稳定的,而恰恰是没有上班、天天玩耍的时间,人的心情确实糟透了。天天扣手机把眼睛搞花了,每晚去喝酒把身体搞差了,生活圈也就是特别的熟人同学而已,因为没有上班的缘故,一般场合自己也变得不想参与了,或许这和年龄有关系。
一晃一年没有出去上班了,在头条上写一写,一点感想,一点回忆,一处风景,一次相遇,但是人到这个年纪还是要工作,不仅仅是多一点养老金的问题,更多时候是让自己心情美好情绪稳定的问题。
明天有来了,也相信明天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