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孩子不好好吃饭,原因在家长身上,应该避开这3种错误做法
孩子长到六个月龄后,不能只是母乳或者奶粉了,否则很容易营养跟不上,耽误孩子的身体发育,从六个月后需要逐渐添加辅食,慢慢地孩子长到一岁后,就可以吃大部分食物,和成年人吃得差不多了。
面对孩子吃饭,家长们特别烦恼,总要吐槽自家孩子如何不好好吃饭,可能还会爆粗话,说自己孩子太笨了,这么大了连饭都不会吃。
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孩子不好好吃饭,多半原因在家长身上,应该避开这3种错误做法!快来看看你做错了没有?
一、刚过一岁就给孩子吃大人饭
有的家长简单地以为,只要孩子过了一岁就可以吃大人饭了,不需要再单独做饭,这么做大错特错,如果过早地让孩子吃大人饭,很容易让他不喜欢吃饭。
这是因为大人饭比较硬、口味比较重,还有一些孩子一时无法接受的蔬菜,孩子面对这些饭菜,他会吃不下去,见到这些饭菜会有负担,慢慢地对吃饭失去乐趣,在孩子认为吃饭是一件不开心的事,那么长此以往形成了习惯,孩子就会变得不好好吃饭。
所以家长不能偷懒,孩子过了一岁,还是要单独做饭,考虑孩子的口味,少放盐,烹饪方式以清炒、清蒸为主,多变换食材的种类,让孩子逐渐接受不同的食材,还要多看菜谱,学习做菜的方法,让孩子爱上吃饭。
二、孩子吃饭时家长总要干涉
吃饭本是自己的事情,可有些家长总要干涉,比如看到饭粒粘在嘴巴上了,家长要上手去擦;面条掉桌子上了,家长要提醒一句;玉米夹不起来,需要家长要主动帮助……这些做法看着都是为了孩子好,但这么做会干扰孩子正常吃饭,本来孩子沉浸在吃饭的氛围里,结果被家长打扰了,再想让孩子老实吃饭就难了。
有时候提醒得多了,或者帮助多了,孩子会产生心理负担,担心自己吃不好,怕家长说,或者孩子产生依赖,总要家长帮助,慢慢地变成喂饭。
也就是说家长干涉地多了,对降低孩子吃饭的兴趣,会耽误孩子锻炼的机会,别再这么做,家长要做的是同样乖乖吃饭就好,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吃饭氛围。
三、孩子不吃菜干脆就不吃了
一开始辅食添加的时候没做好,会导致孩子不爱吃菜,这一点已经做错了,后面要加倍改正,可有的家长一错再错,看着孩子不爱吃菜,索性不给吃了,直接给饭里倒汤,做成汤泡饭让孩子吃。
别以为汤里有营养,其实汤里没什么营养,除了水就是脂肪,而且孩子吃汤泡饭的时候,基本上不怎么咀嚼,三两下就吞下去了,经常这样吃饭会伤害脾胃。
还有经常不给孩子吃菜,他会越来越不爱吃菜,不吃菜营养跟不上,面对满桌菜的时候,孩子不知道怎么吃,因此就会出现不好好吃饭的情况。
所以家长不能依着孩子,也不能强迫孩子,而是要想办法改变食物的口感、形状、味道,让孩子慢慢接受。
这三种错误的做法,你正在做吗?如果是的话,赶紧改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