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平》新闻呼唤与历史回响

半青聊科技 2024-05-01 05:02:46

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安博文

一名记者的视域有多宽?

一名记者的脚步有多远?

好像刚读过《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那纸页上的硝烟还在散发火药味,又读到《为了和平——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纪略》,仿佛有一群和平鸽从血色天空飞翔而来。

《为了和平: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纪略》 谌达军 著 武汉出版社

两部专著,主创者和作者同为谌达军,长江日报资深而又年轻的记者。

2013年,长江日报启动了“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跨国报道,谌达军领衔出征,连续报道发出历史回响,搅动了中国、俄罗斯及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舆论场。此举酿造出一系列后续效应:“武汉抗战”和“俄罗斯卫国战争”展览跨国互动,解放公园纪念碑增刻新发现的14位烈士英名,《武汉上空的鹰》中、俄文版问世……从新闻影响到实际成果,无疑都是满满的收获。

思考没有飘荡,脚步没有游移,谌达军锚定了责任和使命。从2015年12月《武汉上空的鹰》举行首发式,到2023年12月《为了和平》付梓,谌达军八年“放不下”,脚步跨过山重水复,思考洒落字里行间。他埋首赶路,抢救掩埋在时间深处的真相,诚如他所言:这段“说不清楚”的历史,不仅是别人的“传奇”,更是我们自己的历史。走进他们,纪念他们,就是纪念我们自己的历史。

《为了和平》应和时代要求,从新闻出发,向历史走去,体现了新闻自觉与历史使命的交织、民族情怀与人类共识的交融。它站在当下的立场上,紧扣世界命题,立足为了和平,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曾经一起抗击法西斯的峥嵘历程,化为国际新格局下的交流纽带,共鸣时代的主旋律。

因此,《为了和平》笔触伸向更为广阔的视域。在中国战场牺牲的214位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他们的中俄文姓名、出生年份、牺牲日期,是那么清晰具体地列在长达10页的表格中;苏联空军志愿队驰骋的长空,也不只是武汉的一方蓝天,而是长城内外广袤的中华大地。大章节“飞越天山”“长江长江”,小章节“兰州大空难”“奇袭台湾日军机场”,立体再现了苏联空军志愿队前后3000多名将士的英雄壮举。这为全景反映国际力量援华抗战的宏图,补上了重要的一轴画卷。书中记载:2005年8月22日,10位美国飞虎队老兵来到解放公园,为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祭扫,威廉·杰克逊客观表示说,苏联空军志愿队是“在华参战的空军先驱,他们和飞虎队一样,都应该被历史铭记”。

《为了和平》着眼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的宏观叙事,又通过对个体生命的微观写照来实现,调动读者的关切,与之一起踏访实地、搜索文献,亲近一个个英名背后有血有肉的人生归宿,产生直击人心的力量。曾任轰炸机大队副大队长的克列夫佐夫少将,1960年代因裁军而进入预备役,“落魄”之时在西伯利亚给老战友写信,引用普希金《不论我漫步在喧闹的大街》的诗句表达心愿——“纵然对无知觉的尸体来说,在哪里腐烂反正都一样,但我仍愿我的长眠处,尽量靠近我可爱的地方。”烈士菲利普101岁的遗孀古拉娅·安娜·吉娜西莫夫娜,与辗转俄罗斯三个州才找到她的中国武汉记者握手,在人生终点感受来自丈夫牺牲地的敬意,又怎不百感交集?这样一个个让人动容的瞬间,远胜过从史料中爬梳出一个个冷冰冰的名字。触摸鲜活的生命,感受和平的体温,才有真正的感动,进而才有切实的感悟。

新闻发现,历史开掘,线索相互转化,场景相互转换。《为了和平》大量穿插新闻片断,闪回历史事件,呈现着动感、悬念感、现场感的新闻品质,阅读会有一种“进行式”体验。

谌达军还采访到两位特殊身份的老人——苏军烈士墓总设计师黄康宇的遗孀蔡德庄、墓碑工程设计师张良皋,时常将两位老人请回现场。黄康宇、蔡德庄、张良皋偏巧都是“老武汉”,偏巧当年都目击了武汉空战,偏巧日后都参与了烈士墓的设计建造。如此“多重经历”讲述往事,思绪绵绵,情意深深,给了史实以特有的体温,也在不知不觉中深化了主题。黄康宇2005年去世,2015年和2018年,92岁的张良皋、97岁的蔡德庄相继辞别人间,他们留下的回忆,该是多么珍贵。

现场感、年代感,两个时空隧道交织,凸显的史实更具立体感。谌达军坚持用历史事实说话,下足了功夫耕耘史料,书后列出的参考书目多达一百二十多种,涉及二战、空军等相关的各个专业领域。他查找的解密档案、研读的历史著作、接触的口述资料,也远不止苏联、日本、德国等国家。所以,全书融会贯通,既有宏观考量,又有深入辨析,还有细致比对,带来原始性、内幕性、揭密性等诸多元素,尽可能逼近精准和确凿,大大提升了文献价值。

作者兼具新闻人的敏感与史家的严谨;本书在文本的把握上,基调肃穆、情绪克制、叙述平实、话语朴素;题材厚重,事件悲壮,回荡着英雄主义的阳刚之气,富于浓烈的感染力。

0 阅读:0

半青聊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