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了怎么处理?这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小事,却藏着教育大讲究!很多家长的常见做法,其实对孩子影响不小,“三要三不要”你一定要知道!
我以前也和很多家长一样,孩子一摔倒,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冲过去,要么心疼得不行,要么就觉得孩子太不小心。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的这些做法可能无意间伤害到了孩子。
就说这不要过度反应吧,我家孩子有次在小区里跑着玩,不小心摔了一跤。我当时脑子一热,大喊一声“宝贝,疼不疼啊!”结果孩子本来没哭,被我这一嗓子吓得哇哇大哭。我这才意识到,我的过度反应反而让事情变得更糟了。孩子可能会觉得,摔跤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久而久之,胆子也变小了。
还有不要推卸责任这一点,我见过有些家长,孩子摔倒了就怪地板太滑或者周围的东西碍事。我家老人也有过这样的时候,当时我没在意,后来发现孩子遇到问题总是先怪别人。有一次搭积木倒了,他第一反应就是说积木不好,而不是想想自己哪里没搭好。这可把我急坏了,要是这种思维习惯一直下去,孩子以后遇到挫折可咋办?
至于不要熟若无睹,我也曾经犯过这个错。有一回孩子摔倒了,我想着锻炼他的独立性,就说了句“自己站起来”。结果孩子愣在那里,眼里含着泪花,那一刻我才明白,孩子摔倒时,他们不仅身体疼,心里也委屈,特别需要我们的关心和鼓励。
后来我学会了“三要”,还真有效果。及时觉察这一点,真的很重要。有一次孩子又摔倒了,我马上说“妈妈看到你摔倒了”,孩子抬头看了我一眼,虽然还是有点委屈,但没哭出来。我赶紧检查他有没有受伤,问他难不难受,孩子小声说没事。
适度反馈也很关键。有次孩子在公园跑步摔倒了,没哭,我就拍拍他说“宝贝真棒,没哭哦,继续跑吧”。还有一次他不小心撞到桌子,疼得哭了起来,我立刻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轻声安慰他。孩子在我怀里渐渐平静下来,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安慰起作用了。
鼓励孩子站起来再走一次这个做法,真的能帮孩子找回自信。有一回孩子学轮滑摔倒了,我扶他起来,等他情绪稳定后,鼓励他再试试。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勇敢地迈出了脚步。看着他摇摇晃晃却坚定的背影,我心里别提多欣慰了。
育儿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值得我们用心对待。希望各位家长都能记住这“三要三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在充满爱与正确引导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家长都瞧瞧!孩子摔倒咋应对?“三要三不要” 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