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怕什么?刘备一句话道出,戳中多少人泪点

锁燕文化 2024-03-20 02:47:13

“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

诚不足虑也。”

——《三国演义·第34回》

这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有一次喝酒喝大了,在刘表面前说的一句话。

翻译过来,大致意思就是:但凡我刘备有点根基的话,这些所谓的英雄呀、豪杰呀,怎么会放在我的眼里!我要收拾他们,还不就像砍瓜切菜。

当时的刘备,被曹操追得没处躲没处藏的。实在没办法,只好跑到荆州,去投奔刘表,在人家手底下混生活。而恰巧刘表,算起来也是东汉末年的群雄之一,就是太安于现状,没什么大的志向。

可也正是因此,刘备当面说这样的话,岂不就是在打刘表的脸吗!

试问刘表听了,心里怎么会高兴?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对于刘备依附刘表时两人的关系,会做这样的描述:

表疑其心,阴御之。

表面上,刘表跟刘备称兄道弟,又是让他屯驻在新野,又是给补充兵源的。

然而背地里,早防着他呢!

虽然刘备说这话时,是在酒后,可就是酒后才吐真言,一点都不带假的。

据《三国志》中记载,刘备15岁时,便辞别母亲,外出求学了。汉灵帝末年,黄巾军大起义,刘备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少的军功。

这个时候的他,也才24岁。

只可惜,从来都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当时,刘备的同学公孙瓒,就因为朝廷里面有人,在立下军功后不久,便被封为都亭侯,官授中郎将。而同样立了不少军功的刘备,却只得了个安喜县县尉的职位。

搁现在的话,也就是个公安局局长。

然而,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连一颗芝麻都不如。可刘备还是没坐几天,就遇到了一个贪财的督邮,最后不得不弃官而去。

要不说生逢乱世,官越小越不好当呢!

尤其还不想鱼肉乡民。

此后,刘备实在混不出来,只好去投奔同学公孙瓒。再往后,就开始了他依人而生的日子,先后依附过陶谦、吕布、曹操、袁绍等人。

刘备投奔刘表这一年,是公元201年。

这一年他41岁。

15岁便外出求学,打拼自己的事业。一直到40多岁,人到中年了,还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连块自己的根据地都没有。

刘备这混的,确实不咋滴。

难怪,只是上个厕所,因为摸到髀骨上长出了新肉,都要哭一鼻子了了。

人到中年,最怕的,大概就是这种感觉。本来自己还一事无成,可时间呢,又偏偏在跟自己作对似的,跑得比贼还快。

这种“日月磋跎老将至”的无力感……

或许只有到了这个年纪,只有身处这样一个境况,才会真正懂得吧!

然而,更让人感觉无力的,是之所以人到中年,还是这样的一个境况?并不是自己不够努力,也不是自己没有能力,更不是自己没做出成绩来。

原因只是,自己出身贫寒,没什么根基。

你说憋不憋屈?你说焦不焦虑?

刘备当然憋屈了,也理所当然会焦虑。要不然,也不会动不动就哭。然而,让他就此认命,他也理所当然地不会甘心。

也正是因此,后来在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提醒下,刘备才会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然后连吴抗曹,收取益州、汉中,并于60岁时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

想来人到中年,却依旧一事无成的人,大概都会有刘备这样的焦虑。

然而,真的就晚了吗?

恐怕也未必。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就是说,人在30岁的时候,就依稀可以知道,自己这一辈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不了什么。只不过,认识虽然有了,但还不是很清晰。

到了40岁,这个认识才会变得坚定,不会再有困惑。

由此可见,人到中年依旧一事无成,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最起码,跟孔老夫子比起来,好像也没差多少。

不信你再看刘备,48岁的时候,还被曹操追得满街跑。

然而只隔了一年,也就是公元209年,便已经占据了荆州五郡,并且还迎娶了美娇娘,孙权的妹妹孙尚香。

所以,不要焦虑,不要灰心。

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恰恰是静下心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也好好审视一下周围,然后坚定信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奔。

姜太公80岁还在渭水边钓鱼,吴承恩72岁才写《西游记》。

我们有什么可焦虑的?

一切还来得及。

本文为“索彦读诗书”原创,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并转发。

0 阅读:0

锁燕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