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集《天台教观纲宗》

我是妙音 2024-03-24 15:10:27

庚三、别教分二:初、释教相。二、明观法

辛一、释教相分三:初、解释名义。二、所诠教义。三、修行位次

壬一、解释名义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七页,我们看庚三的别教。

佛法解读人生的现象,主要的观念,就是从因缘来解读人生的差别,就是诸法因缘生。到底什么是因缘呢?具足来说人生的因缘是很复杂的,但是我们从大小乘经论的总结可以知道,主导我们生命的因缘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生死的业力;一个是我们心灵的力量。所以其实我们在人生得到一个果报的时候,我们今生的果报,自己是不能主宰的。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由业力跟心力的一种交互作用。

佛陀出世以后,他解释人生的因缘,他先把心力这一块暂时不说,就是对一般根机比较初机的,佛陀先强调业感缘起。也就是说在藏通两教,佛陀讲到“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在业感缘起当中,思惟人生的现象完全从善恶的业力来思考。

从业力来思考人生,就会把人生二分法,人生只有两种情况:要么世俗谛,要么真谛,你只有两种选择。当然所谓的世俗谛,是三界的有漏因果,是生老病死的,所以从业感缘起的思考,你只能够被迫放弃生命的现象,而进入空性的涅槃,因为你别无选择。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无止境地受尽生老病死的折磨;要么去偏空涅槃。当然有智慧的人,他只好选择用空性的智慧,来生起出离心,放弃生命的现象,而到一种没有生命现象——灰身泯智的偏空涅槃。所以,业感缘起的思考是不圆满的,因为它只能够把生命消灭,不能够把生命改变。也就是说它不能去创造未来。

所以,当佛陀讲完藏通两教以后,佛陀开始讲别教的、圆教的大乘思想。大乘思想它的缘起观就更加开阔,它从一种“万般皆是业”的思考,提升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我们生命本来是被动的,就是说从业力的思考,你得到一个果报,你对这个生命只有两种情况:要么你就跟着它走,该痛苦还痛苦,该快乐还快乐;要么你就是放弃。所以你对业力完全不能去改变它,因为这个业力是真实的。但是到了大乘思想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这个业力是怎么来的,它住在哪里?所以佛教在讲事情都找它的原因——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会有业力?哦,原来业力是住在一念心识之上,它没办法单独存在的,它就在你一个明了的心识当中,才会有业力,就是阿赖耶识。

那么当业力的思考跟你的心的思考结合在一起,这个业力就没有那么可怕了,为什么呢?因为既然心识能够摄持业力,表示它可以受熏,它可以改造。虽然我前生造了很重大的罪业,但是我可以透过第六意识的如理思惟,把这个业力降到最低,我可以转识成智,转生死为涅槃,转烦恼为菩提。

所以,我们从一种业力的障碍,而提升到业力的转变,那么这个时候对人生的解读就不是二分法,那就是三分:世俗谛的现象界;真谛的空性;还有一个中道的真如。我们可以远离生死的执着,我们也应该远离空性的执着,走入一种非空非有的中道。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目犍连尊者,他有一天依止神通力到了忉利天。他看到有一个忉利天的天人,长得非常的光明庄严。他就问这个天人说:“你是依何因缘能够生到忉利天来呢?”这个天人说:“我过去呀,是一个大富长者的婢女。这大富长者脾气很暴躁,动不动就又打又骂的。但是我就奉持一个原则:就是不发脾气,不瞋。从进入大富长者家做婢女开始,到临终之前我就坚持不发脾气,不管他怎么打我骂我,我就是忍辱。我依止这个善法生天了。”

这个时候,目犍连尊者又遇到另外一个天人。他又问另外一个天人说:“仁者!你是依什么因缘而生天呢?”他说:“我依止不妄语。我前生做生意的,做买卖的,我就如实地去买进如实地卖出,我从来不妄语,我是坚持不妄语而生天。”

这个时候目犍连尊者就疑惑了,佛陀说生天要具足修学十善业,而这两个人只修其中一种善业,没有具足修满十善业就能生天,因为小乘人是修学业感缘起,他是从行为本身来判定结果。所以到了佛陀处,就问佛陀说:“为什么他们只有少分的行为就能够生天呢?”佛陀说,因为他们在做这个善业善法的时候,有一种坚定的誓愿、强大的心力,他即便是少分的善法,就可以生天。

所以,诸位!我们先来思考这两个天人,与其说他是由善业来生天,倒不如更切实地说,他是因为善念而生天。就是说,他死亡的时候,是谁把他带到天上去的?不是业力,而是一种愿力了,是因为他“不瞋”的那个“心识”把他带到天上去,因为他“不妄语”的那个“善念”把他带到天上去了。

所以我们从一种业力的思考,而提升到一种愿力的思考,这个时候你再看人生,更加全面了。因为纯粹空性的思考,就藏通两教的空性,这种带有出离心的空性有两个缺点:

第一个,它无相。它把有为的相状全盘否定,这样子是不公平的,不是所有的相状都有过失啊。诸位!佛菩萨有相状吗?当然有相状啊!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阿弥陀佛的正报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神通自在,寿命久远,这是相状;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七宝池、八功德水,这也是相状。相状没有错,问题不在相状,你把相状消除得干干净净的,这就是一个问题,也是一种极端。凡夫的心一股脑投入娑婆世界的相状,然后执着,当然这也是一种极端。过度地攀缘相状,过度地排斥相状,都不对!

所以藏通两教的空性,最大的缺点就是把空性扫得太干净了,这是一个问题。那么你这样子对生命的现象全盘否定,人生变得毫无意义,这是不对的。人生应该有所放弃有所追求,未来应该追求一种有相的依正庄严,不能对相状全盘否定。也就是说,大乘佛法的空性,它更多的是消除你的执着,问题不在相状,是你的遍计执,你自己的执着才是生命的盲点,相状没有错,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小乘的空性没有愿望。空性里面它是无相无愿的空,它对来生没有期待,所以它没有一种创造未来的概念,它一心一意要把生命消失掉,所以这个是最大的盲点。两大盲点:一个无相;一个无愿。

大乘佛法的一切唯心造的思想,摆脱了小乘的偏空思想,建立一个中道的概念。就是说,生命的空性是可以有相状的,生命对未来是有所期待的。虽然我现在不够好,但是我可以去改变,可以创造未来,你不一定要完全逃避或者完全放弃。所以我们从小乘的空性进入到大乘的空性,就不太一样了,就开始进入到一种真空妙有的因缘。

那么这种真空妙有到底是怎么建立的?这个地方有别教、圆教两种思考。我们先看别教的思考。别教当中分成两科:一、释教相;二、明观法。

先看第一科释教相,释教相当中分成三科:一、解释名义;二、所诠教义;

三、修行位次。

先看第一科的解释名义,先解释别教的名称跟它的意义。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别教这个“别”,简单地讲就是一种差别。前面的通教刚好跟这个相反。前面通教的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它这个空是融通的,通前通后的;但是别教的教义,它这个中道真如是别,别前藏通,也别后圆教。

也就是说,有三个地方是有差别的:

第一个,教理,就是它所建立的知见。这个教——就是圣人被下之言,这个圣人当然主要指佛陀。佛陀出世以后,他以清净的心流露出种种的语言文字,经过后人的结集,就变成一部一部的经典,这个叫教法。

理法——就是教法所诠之义。我们凡夫的心去阅读经典的时候,就可以把文字的佛法,转成心中的道法。就是说这个道理的研究,不是说你学佛以后,两个眼睛一闭,嘴巴念佛,就能够把这个道理给参出来,不是这个意思。这个道理必须要有传承,你必须要去学习、思惟,从教法的学习思惟,才能够明白什么叫中道实相。这个教理,偏重在一种知见的建立——正见。

第二个,智断。我们再看从正见的基础而提升到正念的智断。什么叫“智”呢?就是依教起观所生的无漏智慧。透过教法,来观察我们的内心世界,就会产生一种调伏引导的力量。这个“断”就是转识成智,断惑证真。这个“智断”当然偏重在自利——自己内心世界的调整。

第三个,行位,这两个就不共于藏通两教了。这个就是属于利他的妙行。这个“行”,指的是六度的妙行。菩萨他建立正知见——一种智慧的空正见跟菩提心以后,为什么修六度呢?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历事炼心。因为菩提心不能只是在佛堂修行,不可以!要有很多顺逆的因缘去刺激它,菩提心才能够坚定,才能够广大。就是说在整个事相的布施持戒过程当中,你的菩提心会增上,这第一个。第二层,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你在行六度的时候,有助于你业力的改造,你的罪业会减少,善业会增上,所以在整个菩萨六度当中,有心力的增上跟业力的改造这两层意思。经过菩萨的六度妙行,他就经历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阶位。

其实在整个因果,它讲教理、智断、行位,有三重因果。依止教法生起理法,依止智慧产生断惑,依止修行产生阶位。这三重因果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教理——你的知见。你大概刚开始学佛前面五年,要注意前面黄金五年,你的思想就定型了。就是说,你所接受的信息,透过你消化以后,心里会产生一种想法,而你所有的修行,不管是拜佛念佛,都是用这种想法去修这个法,就是你所有的修行都跟你的想法有关系。如果你这种思想的格局是有问题的,你所修的一切法都有问题了。

我们举一个例子。在整个大小乘的思想当中,藏通别圆四教的关键在于空正见,这是最关键的,“三乘共坐解脱床”。我想,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修空正见的,没有。但是你对空性的了解,深深地影响到你未来的发展,这个很关键!就是你怎么去解读空性。

就是说,娑婆世界的确应该远离,但是你用什么心态去远离它,这个问题就很重要。藏通两教的空性是全盘否定,它对娑婆世界全盘否定,因为它从无常空性体会以后,认为生命没有价值了。那么这种思想就不圆满了,使令人生缺乏功德庄严。

大乘佛法的空性是带有菩提愿力的。就是说,我为什么不贪爱娑婆世界?不是因为它痛苦快乐,这跟痛苦快乐没有关系。因为我要创造更理想的功德,我要成佛——他是有愿力才修空性的,他是站在菩提心的角度来修空性。另一个站在出离心的角度来修空性。那么,这样不同的思想,就引生不同的结果。

所以一个人学佛,第一步踏错了,基本上就很难回头了,除非你后面经过善知识的开导,重新调整心态。否则第一步踏错,你的思考模式错误,你设定的目标就会错误;目标错误,你后面的过程就会全部错误。因为佛法它是辗转相续,“此生故彼生”,今天影响到明天,明天影响到后天。这种辗转相续他本来没有错得很离谱,但是时间越长就错得越明显了。随着你未来的修学,就产生分歧,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大小乘的差别?就是你一步踏错了,你第一个知见建立错误,你对空性的体会错误。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第一步,就是你在学佛的时候,你第一步踏得对不对,你对空性的解读对不对。

站在别教的空性是怎么解读呢?它有两种解读:别教的空性不是灭色取空,也不是通教的缘起性空,它的空性建立在遍计本空,这是第一个解读。它认为,空性要空掉的不是外境,而是你内心的执取。你这个外在的影像变成你的思考,变成心中影像的时候,你在心中把这个影像抓住不放,问题是你要抓住影像的那个执取的心要空掉,就是我执跟法执。所以它这个空性,能够不破坏外境,菩萨观一切法空,不坏生命的假名、假相、假用,这是它高明的地方,它的空性的解读更加精致,它找到问题的根源,所以它的空性,第一个遍计本空。

第二个,它的空性是依他如幻。它保留了如梦如幻的假相,干什么呢?借假修真。小乘佛法的空,认为现象是没有意义的,大乘佛法认为现象非常需要。举一个例子,比方说逆境。小乘佛法遇到逆境,就出离,就放弃了。但是大乘佛法认为逆境对你非常重要,增长你的道心,打消你的妄想,增加你的大悲愿力都要靠逆境。所以大乘佛法认为顺逆皆方便,人生没有好坏,你要操作得当,这些假名、假相、假用对你都有意义,人生的酸甜苦辣对你都有意义。如果你能够借它的能量,会让你产生广大的愿力,你缺一不可。

所以到了大乘别教的时候,它的思考是双向思考,它完全站在中道的角度——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它很清楚要空掉什么,也很清楚要保留什么,而不是像小乘佛法,是一昧地把相扫掉。这就是当我们从藏通两教的空性,提升到别教的中道空性的时候,它就更圆满了。

壬二、所诠教义

我们来看这个教法它的教义。

好,我们看它的当教。它的当教就是亦诠别三谛,其它都是从别三谛思想里面把它开出来的,你把别三谛搞清楚了,其它全部清楚。

我们来看别三谛,附表第六,就是 Page 第十一页。

我们前面说过藏通两教,它的业感思想是把生命二分法,到了这个所谓的心力的缘起,就分成三谛了,把生命分成三块了。我们看这个大乘佛法是怎么解读人生的。它是把人生怎么区分成三块。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一)别教三谛——谓有即是俗,空即是真,取真谛之不有不空名为中谛,则二谛三谛,但有开合之殊,义无增减。

别教的思想,它从一种中道的真如思想来看人生,它分成三块:

第一个“有”。这“有”就是这些缘起的现象界,不管是快乐的现象,还是痛苦的现象,都是世俗谛。但是诸位要注意藏、通两教的世俗谛,它只谈三界的因果——有漏的因果,别教、圆教的世俗谛,它谈到的是十法界的染净因果。也就是说,它这个世俗谛,不完全是负面的杂染因果,它还包括了四圣法界功德庄严的因果,所以这个地方就有一点意思,就是世俗谛不能全盘消灭,你不能把大乘的功德也消灭了,所以它这个世俗谛就更开阔了,这是第一个,它是整个十法界的染净因果。

第二个空性,空即是真。这个空性我们前面说过了,它这个空性偏重在遍计本空,是消除心中的我法二执,这第二个。

第三个,取真谛的不有不空名中道,它把通教里面一切法毕竟空的空,把它拿出来,把它开展出一种非有非空。为什么叫非有呢?因为遍计本空,所以非有;但是为什么不空呢?因为依他如幻。也就是说,它也不是真谛,也不是俗谛,而是一种中道的真如,这个就是非空非有为中谛。

所以“二谛三谛,但有开合之殊,义无增减”。所以你要是站在一念心识的角度来看人生,你说二谛也可以,三谛也可以,为什么呢?我们来看。

你说它三谛,那么人生就分成三块:有、空、非空非有;你要说二谛,那么有跟空都是世俗谛,因为有跟空都是方便,只有非空非有是真谛,那你说二谛也可以;你说一谛也可以,人生要分成一块,那就一真法界,一切法如,空有无碍的“如”,也可以。

所以你要是明白人生的道理,你要说一谛也可以,二谛也可以,三谛也可以,都可以。这个但有开合的差别,但是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都是一种非空非有。但是,圆教的中道就不是非空非有,它更高了,它是即空即有,这个即空即有,我们后面再说明。

大方向就是说,别教的中道是什么呢?它不是世俗谛现象界的有,也不是胜义谛的一切法毕竟空,它是走在一种非空非有、远离两边、顺入中道的一种真如,它是离开两边另外有一个真如,叫作别三谛。

那么别三谛,它的整个内涵是什么?当然它的目的就是建立中道,我们前面讲过藏通两教二谛的时候,它是以空破有,用空性来消除所有有相的现象;那么到了三谛,它就是以中谛来破空,它认为空性也不是人生的究竟。

那么它破空的时候,是怎么解读人生的呢?我们来看大乘甚深缘起,从中道的角度来解读人生,应该怎么解读呢?有一个问答,我们把它念一遍。

(二)大乘甚深缘起

问: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耶?

答:然诸有情,心心所法,因缘力故,相续无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

首先我们要先从空性的角度来解释人生,这个中道它也是先从假入空,别教的中道解读人生,它是分成次第的,它是次第三观的,先空、次假、后中,不像圆教直接地契入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别教的思想,它解读人生是分成三块:

第一个,它先从假入空,就是一切法无我。那么一切法无我,有人就问:如果生命是不能主宰,你得到一个果报,你就不能有一个我来主导它,因为它要老病死,你是不能决定的。那么既然一切法无我,谁能够去造业,又谁去受果报呢?

因为凡夫跟外道的思考认为,生命一定要有一个我,因缘果报才能建立。欸,我去造善,前生的我去造善,所以今生的我来得果报。就像说:欸,我今天有个房子,这个房子破了,我没有破坏,这个我又跑到另外一个房子去嘛,那才能够构成因果相续,如果人生没有一个我,那到底谁去造业呢?又是谁去受用这个快乐痛苦的果报呢?就这个凡夫外道,在大乘佛法讲空性的时候,他们会疑惑。因为大乘佛法它不否定外境,只否定我执,它把那个我抽掉就好,那么把这个我抽掉的时候,我们来看它这个假观因缘怎么建立呢?

“然诸有情,心心所法,因缘力故,相续不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因果的相续不必靠我,靠一念心识的活动。诸位!你今生的果报,不是前生的我造作的,不是,是你前生的心。你前生的生命里面有一个明了的心识,这个心识当然主要是第六意识,它能够思考,它接收到一个什么信息,可能产生一种错误的思考造了罪业;也可能得到一个正确的思考,布施持戒,所以让你今生快乐。那前生造业是谁呢?是你那个前生的心态。那么你的心态经过辗转的相续,你今生得果报,也是你今生的一念心识去感受快乐痛苦,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一念的心去造业,一念的心得果报,不必有一个我。

所以这个观念很重要!我们从一种业感缘起的思考,走入中道的时候,你要怎么解释人生的因果。就是说,首先我们要看一个事情,就是说,流转三界中,蕅益大师说,流转者谁?是谁在流转?你一定要搞清楚这个观念,谁在流转?

凡夫说:欸,我在流转啊。错!其实你就是一念愚痴颠倒的心在流转,这个心识从过去到现在还是那一念心。你看你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带来,你就是一念心来投胎;你走的时候,什么也没带走,也是一念心识离开。所以蕅益大师说,来的时候是现前一念心识,走的时候也是一念心识。那中间是什么呢?当然是如梦如幻了,哪里有什么?你不能够说来的时候是一念心识,走的时候也是一念心识,那中间都是真的,那怎么可能呢?刚开始来无所从,走的时候也什么都没有。所以你人生没头没尾的时候,你中间的解读,那当然就是“依他如幻”。

所以,我们从一切法是业力所变现,你现在的思考要提升了,一切法不是业力变现,是你的心识所变现!人生是你的心识创造出来的。如果你今生富贵,那是你前生的心识,打了很多布施的妄想,对不对?因为你只要不跟空性相应都是妄想,但是至少是善的妄想,就是你前生可能受到别人的鼓励,也可能你自己有这种观念,总而言之你内心当中,经常有一种布施的思想活动,所以你今生富贵了。如果你今生很庄严,那是你前生的思想里面有一种忍辱的思想,你遇到事情自己会产生一种——我一定要退步、要包容的思考模式,你有这种思想,你今生才可能庄严,跟业力其实没有关系,业力只是参考用的。因为佛法里面,很多都是业力很少,果报很大;也有很多是业造了很多,没什么果报,所以业力仅供参考,就是你造业的时候,你用什么心态,这个才是根本,就是心为业主。

净土宗更明显。你如果说,念佛是造善业的话,有些人一辈子念佛,他也没往生,但是你佛号没有他念得多,是吧?你临终的时候才念佛,平常不念佛,到了临终的时候地狱相现了,你念了十句佛号往生了,你是靠净土的净业往生的吗?那如果说完全从业力的角度,为什么他每一天念几万声他没往生,你临终才念十念往生呢?业力仅供参考,因为那个操作业力的是你一念心识,因为你信愿具足,你心力强啊。

所以我们思考事情,必须要从业感缘起而提升到万法唯识,生命是你的心识创造出来的,你是什么心态,就是说,你今生有这个结果,与其去怪你的业力,倒不如去怪你前生的心态有问题。所以你可以从今生的生命,去检讨你过去有什么心态。富贵从布施中来,如果你很富贵,你前生的思想里面一定有一个布施的心态,一定有的;你今生如果身体不太好,有钱,你前生有布施的心态,可能你的脾气也不是很好,有瞋心的心态,容易跟人家对立。就是说你从今生的结果,可以去推断你内心的思想遇境逢缘大部分都是什么思想。当然你平常的思想,“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生起什么思想,你大概也知道来生将往哪里而去了。

所以生命就是“心心所法,因缘力故”,就是你不断地去串习造作,然后就造业,然后来生就得果报了,这个就是中道的万法唯识,不是业感。业力是个工具,诸位!身口是个工具,你的心是主导者,心为业主,这才是真理。

所以心态比业力更重要,这个观念套在净土宗更明显!“往生与否在信愿之有无”,这个都是心态问题,是你的心理素质。往生是考验你的心理素质,你对弥陀的皈依,对净土往生的愿力,你是一定要往生,还是你只是很想往生,这个概念就不一样了。那么你的佛号只是决定品位的高下,那是资粮力,那是种资粮,它本身没有主导能力的,它是一个配套。好,这个地方就把这种从小乘的业感缘起提升到万法唯识——大乘的甚深缘起。

我们来看下一个这个图表。

我们先看别教的真如,它是一种清净的中道实相。但是诸位要知道,别教的真如是个法性,它不受熏习,它是离开了一念心有一个真如,但是这是一个我们要相应的目标——追求的目标而已,它不活在你的心中,不像圆教的真如是活在一念心性,你的心性就是真如,它是真如受熏。那么唯识学是认为真如不受熏,但是真如一念不觉变成阿赖耶识,就变成有染净诸法了,真妄和合了。

那么阿赖耶识来受熏,阿赖耶识它摄持了无量无边的善恶业力的种子,它受了“因缘力故”,这个“因缘力故”主要指的是第六意识。第八识有很多业力,但是第八识它不能够主动去得果报,它没有主动得果报的力量,谁要引导它呢?第六意识。“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它能够牵动业力去得果报。这就是为什么临终你第六意识,绝对不能够进入昏睡状态?因为你没有第六意识的愿力来牵动第八识,你今生所念的佛号都不能得果报。

我再讲一次!我们现在所造的业力,是先在第八识——一念的很潜在的潜意识先保存下来,但是你今天要把这个业力,要把它兑现成果报,对不起,你临终的那个念头很重要。因为第八识的业力,必须要靠第六意识的心念的引导,第八识不能自己去得果报,不可以,它只是做一个仓库。所以,就是说第八识它储存很多业力,它有很多抽屉,但是第六意识可以选择——我要先打开哪一个抽屉。它可以,由第六意识的“因缘力故”,这样子的第八识去创造一个果报,这个果报再由第六意识去产生一种思想,那么思想跟业力的交互作用,就创造一种非有非空的人生。

我们看什么叫非有?“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这个破除凡夫的执着——着有。就是说人生是无常的,你今生是个人,但是来生就不一定是人,就是人生是变化的,因为你的思想不断地在变,因为业力受你第六意识——就是你的思想的熏习。什么叫作你这个人业力转变了?因为你的思考模式改变了,你接受一种新的观念,用新的思考,你本来是一种对立的思考,现在你觉得人生应该包容,创造双赢,欸,你的业就转变了。

所以我们讲到这个非空非有,第一个就是它是无常的,因为你的思想不断地变化,所以你的业力不断地受,“不思议熏,不思议变”,它业力也不断变化,这第一个,破除凡夫的常见。

第二个非空,“恒常相续,无有间断”,这个破除二乘的偏空。生命是可以改造的,是可以发愿的,建立一种无量的生命。谁说生命是可以断灭的?二乘人所说的偏空涅槃——所谓的灰身泯智,这种生命现象是不存在的,没有这个东西。佛陀是因为二乘人有这种希望,所以佛陀“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说:他的生命体,本来有生命现象,修到最后这个人变成完全没有生命现象,没有这回事情。有情修成无情,你本来有心识,修到最后你没有心识了,没有这回事情。

诸位!色法可以消失,你说哪一个人可以把心断灭?心法只能够转变,转识成智,哪有人说灰身泯智的?这个人连心识也被你修没了,没有这回事情。所以非空就是说,心识是相续的,心念只能够改变,不能断灭,因为第八识你断不了,你只能把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

好,那这种非空非有,就建立一种中道的思想。非空非有,我们来看总结。

所以我们对人生,从一种业感的二分法产生一种中道的实相:第一个,“由此故知,定无实我”,这个是圆成实性,遍计本空,人生不能主宰,但是人生可以发愿。“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这个叫依他起性。人生虽然说没有一个真实的主宰者,但是人生可以善加引导,我们可以重新发愿,求生净土乃至于成佛,你的愿力不断地辗转增胜,前灭后生,不断地创造新的因果,生命不断地增上,这第二个。

那么“愚者于中,妄执为我”,愚痴众生就从生命的心识相续当中产生遍计执,所以我们应该从业感缘起而进入到赖耶缘起,建立一种非空非有——所谓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中道实相的概念。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1 阅读:9
我是妙音

我是妙音

名为照了 始达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