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也是常年居高不下!阿尔兹海默症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也被称为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它属于一种神经退行性改变,可表现为智能损害、记忆力减退、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障碍,一旦发病,会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迅速下降。

医学界对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也从未停止,目前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根据2020年天津市安宁医院发表的论文《老年痴呆病因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可以看出,目前医学界比较认可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基因突变:很多疾病的发病都会有一条发病机制是基因突变,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各类癌症,大多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老年痴呆也不例外,现代医学、基因学研究显示,人体22号染色体上的SLC25A38基因突变,会导致神经元退行和神经细胞凋亡,影响脑内物质失衡,引起神经系统病变。
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就是危险因素之一,近些年的研究也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提高海马神经元对神经毒物的敏感性,加速神经元凋亡。
所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成为了导致老年痴呆的高危因素之一。

这两种机制中,基因突变是我们很难去控制的,为了预防、治疗老年痴呆,医学家把目光放在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身上。
在2019年浙江精神病学学术大会上,医学专家又做出了关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老年痴呆患者之间的研究说明。
根据研究说明,在老年痴呆患者中检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概率有55%之高,而他们的认知功能都存在极大的障碍。
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1、会增强β类淀粉样蛋白的活性
β类淀粉样蛋白在脑内沉积,会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同时还会产生毒性,导致神经元死亡。
2、诱发氧化应激
导致大脑内活性氧合成增加,损伤细胞线粒体,细胞线粒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一旦损伤,会导致能量代谢障碍。
3、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损伤,会诱发血管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脂代谢紊乱,导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问了,叶酸和老年痴呆到底有哪些关系呢?为什么补充叶酸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呢?

其实叶酸与老年痴呆之间的联系主要还是靠同型半胱氨酸,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了,基因突变不好控制,但是我们却能想办法把体内的大量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减少。
想要减少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就必须要用到叶酸,叶酸可以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加速分解,减少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的沉积,以此来达到预防、治疗老年痴呆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用于补充叶酸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叶酸片,毕竟食物中的叶酸只是少数,效果不如直接补充叶酸片来的迅速。

如今市面上的叶酸片种类繁多,比如图片上的这款叶酸片,就是每片0.4mg的标准用量,临床上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叶酸用量则为每天0.8mg,也就是每天服用两片。
叶酸作为水溶性维生素的一种,它的作用正在不断的被发现,根据目前临床上现有的研究来看,在孕妇和老年患者中,每日补充叶酸都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