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1500岁银杏树一夜间轰然倒塌,村民无比心疼,专家全力抢救

经略随心世界 2025-04-19 11:52:53

作为从第四纪冰川之后幸存下来的物种,银杏树不仅被誉为“活化石”,还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科研价值。

今年4月初,四川一家人因人为破坏了一棵250年树龄的古银杏树而被相关单位立案调查并依法对其进行的处罚。

然而更令人心痛的是,江西一棵超1500年树龄的古银杏树竟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了!这就是究竟是为什么呢?

千年古树

2025年4月15日,江西南昌湾里管理局太平镇太平村里,一棵树龄超过1500年的古银杏树轰然倒塌。

那棵千年银杏如同慢镜头般倾斜,根系撕裂泥土的闷响惊醒了整个村庄,这场持续了十五分钟的“死亡仪式”让长江中游最后的银杏之王轰然谢幕。

这棵古树身高41.3米,被誉为“江西保存最好、最古老的银杏树”,这颗古树作为当地发展历史的见证者,生态环境的象征者,成为了当地居民的主心骨,更是成为了无数游客心中向往的金色地标。

然而就是具有如此重要历史意义的古银杏树,最终没能抵御住自然力量的摧残,于近日不幸倒塌,这个树的倒塌不仅令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心中失去了一块,同时还引发了全国上下对古树古植物保护的深刻反思。

在南昌市档案馆泛黄的县志里,这株编号JX-001的古银杏,曾是禅宗祖庭栖贤寺的镇寺之宝,2018年文物普查时,工作人员在树干中段发现了明代僧人的刻经,这段《金刚经》残篇如今成了它存在过的铁证。

“十年前树冠能遮住半个篮球场”村民刘阿婆比划着,她手机里存着2015年的全景照片:金黄的银杏叶铺成30米直径的圆毯,与现在谷歌地图上灰褐色的秃斑形成刺眼对比。

林业局的监测数据显示,古树近五年年均生长量骤降70%,这原本该是最后的警报,然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最终导致古树倒塌。

那么这棵存活了上千年的古树突然倒塌,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倒伏原因

根据南昌市政府相关的人员表示,此次造成古树倒塌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连日大风和降雨,导致古树周围的土壤松动。

在这是因为古树年龄太大,并且原本生长过程中就存在倾斜,最终在大风和大雨的作用下失去平衡,但仅仅只有这些原因么?更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被剖析出来。

首先是周围生态环境的问题,早在几年前,这棵古树就因为半边树叶有些枯萎而引发关注,后经过专家诊断得出结论。

原因在于周围公路的发展,因为道路硬质坏加重,导致古树树根无法呼吸,得到这一结论,相关地方政府马上拆除了周围道路的硬质化层,使得古树恢复了一些生机。

而这次的事件也暴露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人类活动挤压了古树古植物的生存空间,这个问题也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引发了众人的深思。

其次是保护方面,因为这棵古树的年龄实在太大,庞大的树冠与根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高,传统围栏式保护可能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保护古树。

最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因素,古树倒塌后,相关人员就展开了对古树倒塌原因的研究,尝试分析古树到底是因什么原因倒塌的。

在古树倒塌的断口处,年轮仪检测出七次重大危机,最外侧的2020年轮上,残留着0.3ppm的重金属元素,与两公里外工业园排污记录完全吻合。

这个发现让赶来调查的环保局官员脸色铁青——三年前拓宽旅游公路时,他们曾为要不要砍断妨碍施工的侧根开过七次协调会。

树根部的激光扫描图更触目惊心:主根在五米深处撞上混凝土屏障,这是2019年修建生态停车场时埋下的地基。

令任何人都没想到的是当时施工队拍胸脯保证“绝不会伤到龙脉”,如今这道“护村工程”成了杀死古树的隐形凶手。

环境保护

倒塌后半小时,南京林业大学的抢救专机就降落在村口晒谷场。专家们带来个像太空舱的大家伙——古树生命维持系统。

这个曾用于抢救黄帝陵轩辕柏的黑科技,能把营养液高压注入残留根系,但操作员小陈嘀咕:“上次救的是三千年古柏,这次可没有经验可循。”

在临时搭建的抢救帐篷里,无人机测绘出令人窒息的现实:存活根系不足15%,且全部分布在倾倒面反方向。

72小时黄金抢救期进入倒计时,二十台液压支撑杆同时发力时,树干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吓得现场记者集体后退三步。

当物理抢救陷入僵局,一群00后技术宅带来转机,B站UP主植物侦探掏出个平板电脑,他开发的AI修复系统正在元宇宙重建古树。

3.2亿个数据点来自抖音用户上传的17万张照片,连2015年被雷劈过的焦痕都完美还原,更绝的是本村网红小芳,她连夜架起直播设备,让网友通过VR眼镜"触摸"古树。

凌晨三点,二十万网友同时点亮电子蜡烛,虚拟银杏叶飘落特效把服务器挤崩两次。这场赛博招魂虽救不回古树,却意外募得三百万元保护基金。

古树残骸切割现场,浙江大学团队有了惊人发现,在树干截面,用显微镜能看到七个朝代的虫洞,其中万历年间虫害造成的年轮畸变,与县志记载的"大饥三年"完全吻合。

带队的林教授感叹:“这哪是棵树,分明是部立体史书”,环境系学生算的账更扎心:这棵树1500年吸收的二氧化碳,刚好抵消工业园半年的排放量。

当环保局把数据甩在厂长脸上时,那个爱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汉子,盯着检测报告抽完了整包烟。

在古树原址,村民为是否补种新苗吵翻了天,谁也想不到,转机来自树根部的意外发现——残留根系竟在抢救后第18天冒出新芽。

中科院专家激动得语无伦次:“这相当于百岁老人心脏停跳半小时后复活!”虽然新芽只有指甲盖大小,但足以让县里连夜修改规划:半径三百米内所有建筑项目无限期暂停。

这棵1500岁的古银杏曾是南朝道士手植的“金色地标”,却在风雨中轰然倒下,它的死亡撕开了生态保护的困境:围栏挡不住根系窒息,二维码讲不完千年故事。

网友说“抢救古树就是抢救我们的根”,而专家正与时间赛跑试图让残留根系重生——这场抢救不仅关乎技术,更是文明对自然的赎罪。

信息来源:

光明网 2025-04-17:江西南昌:千年银杏树倒伏 全力抢救进行时

极目新闻 2025-04-16:江西超1500年树龄银杏树倒塌 官方回应:正在抢救

安徽网 2025-04-16:江西超1500年树龄银杏树倒塌当地回应:因大风下雨 正抢救

0 阅读:36
经略随心世界

经略随心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