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票赞成46票反对!美国最新投票结果出来了,特朗普迎来3个噩耗

桑园故事汇 2025-04-15 16:11:12

前言

美国国内的一连串政治风波,让特朗普陷入了比国际危机更难应付的“内战”。

4月10日,美国参议院以53票赞成、46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特朗普提名迈克·赫卡比担任驻以色列大使的提案。

这位铁杆亲以色列人士的上任,看起来像是一场胜利,但仔细一看,这票数背后的“危险信号”才是最致命的!

紧接着,美国又爆出机场撞机事故——不仅震惊全国,更牵扯到国会议员的安危。

而就在这起事件发生的同时,特朗普又迎来了三重打击:被起诉、移民政策被法院叫停、美债遭疯狂抛售。

曾经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特朗普,还能笑到最后吗,53票的背后,是胜利,还是灾难的前奏?

共和党开始“反水”

53票对46票——赫卡比的提名虽然在数字上顺利通过,但这个结果背后,却隐藏着美国政坛微妙而复杂的政治暗流。

当前美国国会中,共和党在参众两院均占据多数。

照理说,如果党内团结一致,类似的大使提名案本应轻而易举获得通过。

但这次赫卡比的确认过程,却并不轻松,显示出共和党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赫卡比是众所周知的亲以色列派,长期支持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强硬政策,他的立场鲜明,甚至有些激进。

而特朗普之所以选择他担任关键驻中东地区的外交职位,意图也十分明显——希望借助以色列盟友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强化所谓的“代理人模式”。

然而,这种做法在党内并非没有争议。

部分共和党议员对此持保留态度,他们担心赫卡比的强硬路线可能在中东引发新一轮紧张局势,给美国外交政策带来不可控的风险。

虽然他们未必敢在公开场合直接反对总统提名,但从最终投票结果来看,党内的分歧已经显现出来。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参议院同日还审议通过了特朗普提名卡布雷拉为驻巴拿马大使的提案,获得支持的票数更少,仅为51票。

这一数字再次凸显出共和党内部分议员正在“用脚投票”,对某些敏感外交政策表达隐性不满。

卡布雷拉的任命本身也充满争议,特朗普此前曾公开表示“要重新审视美巴在运河问题上的协议”,这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

部分共和党议员认为,此类言论和政策不仅可能破坏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关系,还可能损害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信誉和外交形象。

这些迹象表明,特朗普虽刚刚开启新任期,但其党内基础并不如表面稳固。

一些共和党议员已开始通过关键投票释放信号,对特朗普的某些外交提名表达不满或质疑。

这种趋势若持续发酵,甚至可能发展为党内更大规模的政策分歧,影响其未来施政。

换句话说,特朗普虽然身处白宫,但在国会内部,政治斗争已经悄然升温。

美国政坛历来暗流涌动,即便是总统,也可能随时面对来自“身边人”的挑战和掣肘。

特朗普沉默背后有猫腻

正当美国政坛风暴愈演愈烈之际,一则看似“偶然”的突发事件,再次揭开了美国制度深层危机的冰山一角。

就在华盛顿的里根国际机场——这个靠近美国权力核心的门户枢纽——一架美国航空的客机在滑行过程中,居然与另一架飞机发生了实打实的相撞事故!

虽然这起事件最终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最诡异、最令人深思的是——其中一架飞机上,赫然坐着数名美国国会议员!

你细品,这绝对不是一场普通的航空小事故。

在今年1月29日,同一个机场,也刚刚发生过一次严重的撞机事件,当时造成67人伤亡!

短短不到三个月时间,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种频率和“巧合”背后,已不仅仅是安全问题那么简单。

这不是“偶然”,这叫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甚至可以说是体制性的崩塌信号!

美国的航空安全系统,过去一直被视为全球标准,如今却频频出事。

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早就敲响了警钟:人手严重不足、设备严重老化、应急机制残缺不全、航管系统面临崩溃边缘。

可惜,在华盛顿的权力殿堂里,这样的警告根本无人关心。

尤其是特朗普重返政坛后,不断高喊“美国优先”,一面挥舞政治大棒搞对外斗争,一面在国内掀起所谓的“削减开支”运动。

把联邦政府的各项“非战略性开支”统统砍掉,结果就是,航空监管机构资金被砍、更新计划被搁置、安全培训项目被暂停,甚至连最基本的雷达系统升级都遭遇拖延。

而对于这起涉及国会议员的撞机事故,特朗普团队至今保持沉默,一句评论都没有,这才是让美国民众真正感到寒心的地方。

不是事故本身有多可怕,而是总统的沉默、当局的冷漠、体制的失能——这些才是藏在冰山之下,足以引爆社会信任危机的定时炸弹。

一个国家连基本的飞行安全都无法保障,又凭什么宣称“全球领导力”?

更有航空业内人士痛批:“这不是个别失误,而是系统崩坏。

我们就像坐在一列没有司机、刹车失灵的高速列车上,眼睁睁看着前方的铁轨断裂,却没有任何人减速。”

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次航班碰撞,更是美国当前制度困局的一记重锤。

安全领域的“失语”,正如政治领域的“失控”,两者正在以看得见的方式撕开这个超级大国的伪装外衣。

当连国会议员都无法保证安全时,美国普通百姓,又如何拥有对未来的信心?

或许,比撞机更可怕的,是撞碎了这个国家曾经引以为傲的“制度神话”。

特朗普开始“自毁长城”

如果说前面两件事还只是风暴前的预兆,那接下来的三件事,就是实打实的“噩耗连击”。

前美国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成员乔斯林起诉特朗普,理由是“非法解雇”,这不是简单的人事纠纷,而是一次政治反击!

特朗普一上任就“清洗”民主党任命的委员,导致委员会“停摆”。

乔斯林的起诉,实际上是在控告特朗普滥用总统权力,而民主党,也借此机会发起新一轮反攻,试图在司法层面对特朗普进行反制。

这不是一场小官司,而是一场政治战。

特朗普的强硬移民政策再遇阻,美国法官裁定,特朗普撤销数十万移民临时身份的行为“违法”。

这等于直接打脸特朗普的“清洗移民”计划!

而且不是第一次了,每次特朗普想搞移民,就会被法院拦下,这一次又是老戏重演——只是越来越多法官站出来,说明这个总统,连司法系统都快摆不平了。

特朗普刚刚挥舞起“加税大棒”,资本市场立马反应:美债抛售潮来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美债是美国维持全球美元霸权的核心支柱,一旦信心崩盘,大规模抛售,美联储控制不住,美国金融体系就会失控。

更让特朗普尴尬的是,民主党借机提出“弹劾”可能性。

如果真的启动弹劾程序,特朗普这届总统,恐怕会成为又一个“史上最短任期”的笑柄!

结语

表面上看,特朗普赢了几场投票,也顺利提名了几位亲信,但冷静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胜利”掩盖不住他政治地基的“松动”。

从共和党内部出现反对声音,到机场撞机暴露体制漏洞,再到官司、法官、金融市场三重夹击,特朗普正在被现实一点一点地“清算”。

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特朗普总统”,而是被法律、民意、制度合围的“孤岛玩家”。

未来的美国会往哪里走,他还能走多久,这才是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真正问题。

“53票”之后,到底是新政的起点,还是风暴的前兆?

欢迎大家评论区一起讨论,你怎么看待特朗普,这次他还能挺得过去吗?

6 阅读:5458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1

用户10xxx41

2
2025-04-16 22:31

美国的事也不关中国人了。因为过了100%关税属于断了。也不用在评论浪费流量了

桑园故事汇

桑园故事汇

在桑园里,汇聚养蚕等农事的故事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