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逢博:追夫只用了6天,丈夫去世后,她独守骨灰盒生活16年

逐梦天涯无悔 2024-12-21 16:26:01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慕辰

编辑|3号探秘人

前言

她与李谷一并称“南朱北李”。

是现代流行乐的先驱者,第一位为芭蕾舞剧《白毛女》喜儿伴唱的歌手。

为中国音乐事业贡献伟大力量的同时,她的爱情也让人感动不已。

丈夫离去后,她独守骨灰16年。

她是谁?她的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1937年,朱逢博在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出生。

她的父亲朱培寿是南京土木系的高材生。

母亲是人民的园丁,一位教师。

在朱逢博小的时候,父亲就对她寄予厚望,教导她要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因此,童年时期的她志存高远,立志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然而,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朱逢博的童年并不幸福。

母亲抱着年幼的她,穿过层层封锁线,与父亲汇合。

他们翻山越岭、颠沛流离,历经八年之久才返回山东家乡。

少年时期朱逢博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

她喜欢画画、演话剧、跟母亲学唱赞美诗。

然而,天生拥有一副好嗓子的朱逢博,梦想却是成为一名建筑家。

1955年,朱逢博凭借刻苦努力,最终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

并且她还成为首届六年制建筑学学生。

大学期间,朱逢博的成绩十分优异,无论绘画还是俄语,成绩都是满分。

由于表现出彩,她还担任了前苏联伊里奇号船的翻译工作。

伴随建筑四年半的专业课结束,朱逢博开始深入工地学习。

而她的命运也开始悄然发生转折。

1960年,朱逢博被分配到闵行的功底进行实习。

某天,学校选择在工地进行慰问演出。

由于嗓音条件优异,朱逢博便被推举担任领唱。

巧合的是,当时上海歌剧院也在工地进行演出。

于是,在舞台上绽放光芒的朱逢博,被院领导一眼看中。

领导不愿意朱逢博如此完美无缺的璞玉就这样被埋没。

于是他果断发出了邀请。

而当时朱逢博的想法也非常单纯。

抱着“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的想法,她接受了组织的调离。

可朱逢博不知道的是,从此她的演艺生涯也就此展开。

当学完五年专业课后,朱逢博以特殊人才进入上海歌剧院。

初涉声乐的朱逢博困难重重,仅有与生俱来的好嗓音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师学艺。

朱逢博利用所有的机会,向学院的前辈和老师们学习。

平日里,她总会利用一切时间来进行专业训练,并且对每首歌曲的歌词都精敲细打,反复练习。

在朱逢博起初的音乐生涯中,吴少伟和鞠秀芳给了她很大的启发。

艺术家任桂珍传授了她很多对歌曲细节上的处理方式。

他们的倾囊相授让朱逢博很是感动,并且获益匪浅。

为了不辜负他们心中的期许,她认真刻苦,努力训练。

在此期间,朱逢博的演唱水平以及在歌曲方面的专业知识开始日益提高。

不过,在这些“德艺双馨”的老师当中,朱逢博尤其感谢王昆老师。

在声乐艺术上,他给了朱逢博莫大的帮助。

带领她突破瓶颈、答疑解惑。

在后续的采访中,朱逢博称王昆为自己“永远的老师”。

由于短时间内的快速进步,朱逢博获得了在舞台上表演的机会。

她音乐生涯中的第一部戏,则是在活报剧中出演歌女一角,演唱了《铁蹄下的歌女》。

这次的表演让朱逢博再次学到了很多知识。

而她接下来的表现也日益增多。

最终经过四年表演歌舞剧的积累,朱逢博开始“今夕不同往日”。

在《红珊瑚》、《刘三姐》等大型歌剧中,她为观众塑造了多个不同时代的不同艺术形象。

1965年,朱逢博被抽调至上海舞蹈学校。

任命她为芭蕾舞剧《白毛女》喜儿一角配唱。

同年,在“上海之春”首演《白毛女》后,瞬间引起全国轰动。

朱逢博从此声名鹊起,而这部剧也成为了芭蕾舞史上的一座丰碑。

朱逢博优美动人、情感充沛的歌声,和舞者的足尖珠联璧合,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之后的日子里,她将民族唱法和西洋唱法完美结合。

为歌坛留下了《北风吹》、《扎红头绳》等多个经典的桥段。

其中,《喜儿哭爹》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并且成为了一座高峰,无人能够超越。

伴随着事业的蒸蒸日上,朱逢博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白马王子”。

施鸿鄂作为中国男高音歌唱家,无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他年少有为,屡次斩获多项大奖。

1962年从国外学成归来后,施鸿鄂在上海歌剧院担任主要演员。

凭借一身的才华,这位“海外学子”很快成为了所有人心中仰慕的对象。

而他所讲授的课也经常人满为患。

施鸿鄂不仅在声乐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

同时他还拥有着儒雅的气质和帅气的外表。

施鸿鄂的到来,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上海歌剧院的舞台。

在众多追求者中,朱逢博也成为了其中一员。

出于对施鸿鄂的倾慕,她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追夫计划。

彼时,由于身体柔弱,朱逢博经常挤不进施鸿鄂所讲授的课,从而失去了学习机会。

但她从未气馁。

每当施鸿鄂讲完课后,朱逢博就及时出现在教室,让他单独教授自己。

在施鸿鄂的培养下,朱逢博进步飞快。

她的天赋和努力让施鸿鄂深感震惊,两人在教学中逐渐暗生情愫。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们都未表达爱意。

朱逢博受领导条件的限制,加上少女的矜持,把欢喜压在心底。

施鸿鄂则因含蓄腼腆,缺乏勇气表达自己的感情。

但爱情的力量是强大的,积压越久,爆发越大。

眼见施鸿鄂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朱逢博决定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她给施鸿鄂写了一封信,约他晚上十一时在排练厅见面。

当施鸿鄂穿着短袖,将皮鞋擦得锃亮赶到约定地点时,看到了亭亭玉立、美若天仙的朱逢博。

朱逢博毫不犹豫地向施鸿鄂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决定在八月一日与他结婚。

从说破到结婚,他们仅仅用了六天时间。

施鸿鄂和朱逢博的爱情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深厚的感情。

两人之间最纯洁美好的爱情,在亲友的见证下,开启了他们幸福的婚姻生活。

婚后,朱逢博与施鸿鄂婚后育有一子施劲,他们的婚姻生活充满了幸福与甜蜜。

往后的日子里,她出演场合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多。

然而,频繁的歌唱也给朱逢博带来了困扰。

当《白毛女》演唱到二百多场后,朱逢博因为倒嗓需要手术治疗。

因为她真声演唱,全靠声带发力,导致过度疲劳。

这时,丈夫施鸿鄂不仅在一旁悉心照料,并且把西洋真假音转换的方法传授给她。

康复后,朱逢博勤加苦练,终于把西洋唱法与中国民歌进行完美融合。

两人之间的美好爱情在时间的酿造下,也变得越来越浓厚。

2008年,施鸿鄂因心脏病不幸在上海离世。

丈夫的离去,给朱逢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下葬那天,泪水洗刷着她的脸庞。

任何人的安慰都无法触动她内心的伤痛。

一切结束后,她毅然决定将骨灰盒抱回家中。

回到熟悉的家中,朱逢博独自守护者施鸿鄂的骨灰盒。

她会在闲暇时与丈夫“聊天说话”,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因为朱逢博相信,只要她没有遗忘,施鸿鄂就一直陪伴在她身边。

而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6年的光阴。

朱逢博独自守着这份爱情的坚守。

虽然施鸿鄂的离开让她的生活变得平淡,但心中的那份爱却从未减退。

朱逢博的痴爱让人泪目,这份忠贞不渝的爱情超越了生死,成为了一段传奇。

她也向世人证明,“死亡其实并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如今,朱逢博已进入耄耋之年。

她的传奇人生却如同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回响。

她的歌声,犹如璀璨的星光,照亮了中国乐坛的天空,成为了不可磨灭的经典。

结语

朱逢博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她的人生轨迹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凭借着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勇敢地踏上了歌唱之路。

用她那独特的嗓音征服了无数听众。

愿这位传奇的老人身体健康,万事顺遂。

她的音乐和爱情,将永远成为中国乐坛的宝贵财富。

0 阅读:0
逐梦天涯无悔

逐梦天涯无悔

逐梦天涯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