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铁军:被国家遗忘却坚守边境四十余年,最终用生命去捍卫国土

山灵聊历史 2023-04-05 01:08:01

在近现代中国考古学者对新疆库车和阿克苏地区进行考古时,发现在这些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大唐建中钱铜板,通过对出土的这些小小的钱币,考古学家们也让世人知道了这些小小的钱币背后的大唐铁血军人誓死戍边的故事。

唐朝时期的边塞诗人戴叔伦所创作的《边塞曲》是最能体现这群铁血军人戍卫边境的诗作: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下面就随着大唐建中钱这枚小小的钱币,去了解一下大唐安西铁军的将士们用四十年铁血戍边的故事。

威震中亚的大唐安西大都护府

大唐安西都护府设立于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当初唐太宗李世民派遣大将侯君集率军攻灭了高昌国,李世民在高昌国境内设立了大唐西州都护府,不久之后李世民裁撤西州都护府,改在交河城(现今新疆吐鲁番)设立了安西都护府。

后来李世民又先后征服了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二十余个西域国家,李世民把这些地区分设为安西四镇统归安西都护府管辖,安西都护府治所则迁移到龟兹城,从此之后安西都护府成为了大唐统治西域和部分中亚地区最高机构。

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李治改变了父亲李世民设置都护府只重军事轻视行政的管理做法,李治把安西都护府升级为安西大都护府,设立安西大都护一职,这个大都护的职能权力非常大,行政和军事大权都集于一身。

在安西大都护府统治的巅峰时期,其辖区大致相当于现今整个新疆地区外加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以及部分阿富汗地区。

此后安西大都护府在武则天时期被一分为二,武则天设立了北庭大都护府来统治天山北路和热海以西的地区,而安西大都护府只统治天山南路和帕米尔高原以东的地区。

在唐朝国力的巅峰时期,唐朝在北庭和安西都驻扎了重军威慑中亚各国,这些驻军都是大唐最精锐的部队,战斗力极强,这些军队对于当时的西域和中亚各国而言就是天兵天将,大唐的军队在这片区域具有不可战胜的神话,“因惧而降之城邦部族不计其数,因敬而投之城邦部族数不胜数。”

铁血郡王带领铁血军队白头戍边

安西大都护府自设立以来就一直是大唐的铁血戍边军队,但是真正让安西铁军闻名于世,令人肃然起敬的还是安西大都护府末代大都护铁血郡王郭昕带领白头兵铁血戍边四十多年的感人事迹。

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日渐衰退,当初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大唐更是从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抽调回来大量的精锐部队,在安史之乱前,唐朝在安西大都护府就驻军十万余人,而安史之乱后驻军仅剩两三万人,实力与之前已经是大幅下降。

而与唐朝比邻的吐蕃国则日益强盛,于是吐蕃国就开始趁着大唐国力衰退之际侵扰安西和北庭。在这种情况下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上表请求唐代宗派遣大将安抚巡视安西四镇,以向外证明唐朝想加强对安西和北庭的统治地位。

于是唐代宗李豫任命左武卫大将军郭昕前往安西四镇进行安抚巡视,郭昕是郭子仪的亲侄子,是郭子仪的弟弟郭子云之子,他作为将门之后,其实按照正常的操作就是去边境出差镀金,回来好能通过家族关系继续升官进爵。

但是郭子仪并不是这种任人唯亲的人,郭昕这一次去巡视安抚安西四镇一走就是四十多年,再也没回过长安。郭子仪作为当时唐朝的军界大佬,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吐蕃国对安西四镇的侵扰蚕食已经很厉害了,吐蕃国的野心就是想吞并安西四镇,取代唐朝在中亚和西域地区的地位。

郭子仪又很了解侄子郭昕的为人,他知道安西四镇很需要像郭昕这样有勇气有毅力统帅,所以当郭昕抵达安西四镇之后,郭子仪又上表唐代宗,建议把临时出差性质的郭昕长留在安西四镇,就这样郭昕就成了大唐最后一任安西大都护。

在郭昕接任安西大都护时,安西大都护府的驻军不超过三万人,而且当时的大唐军队威名也是江河日下,安西和北庭都面临着吐蕃国和大食国(即阿拉伯帝国)的侵扰和蚕食。

即便勇武过人的郭昕到任也没能力改变当时唐朝在西域和中亚的局势,而且郭昕接任安西大都护不久,吐蕃国就看准大唐没有足够的兵力保护河西走廊,很快吐蕃国就出兵攻占了唐朝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被吐蕃国所控制也就意味着安西和北庭与唐朝中央的联系彻底被切断,唐朝也基本失去了掌控安西和北庭的权力,从此之后安西和北庭与唐朝失去了联系,得不到唐朝中央输送的军需补给,只能依靠戍边将士们自给自足。

安西和北庭当时基本已经成了困守西域的孤军,但是在没有唐朝中央的支援下,郭昕和当时的北庭大都护李元忠依旧奉大唐为正统,为大唐坚守西域的边境。

在困守期间,郭昕和李元忠也不断派人试图突围吐蕃的封锁与唐朝中央取得联系,终于在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他们派去的人通过绕路回纥突破了吐蕃国的封锁,抵达了唐朝的都城长安,并向唐德宗李适陈述了安西和北庭两地军队还在为大唐坚守边境的事情。

大唐自河西走廊被吐蕃国攻占之后,唐朝与西域基本失去了联系,当时的唐德宗和一众朝臣都已经认为安西和北庭早已被吐蕃国攻陷,两地戍边的将士们要么投降吐蕃国要么就是成了烈士,直到郭昕和李元忠的使者向唐德宗讲述了安西和北庭的坚守之后,唐德宗和满朝大臣才明白原来安西和北庭还处在大唐的掌控之中。

安西和北庭的戍边将士坚守事迹把唐德宗和满朝文武大臣感动的是痛哭流涕,唐德宗当即加封郭昕为武威郡王,加封李元忠为宁塞郡王,唐德宗还下旨安西和北庭的驻军将士全部加官一级。

可以说唐德宗给予了安西和北庭驻军将士很高的地位和荣誉,但是他能给的也只限于这些精神奖励,此时的唐朝是处于宦官乱政和国力匮乏之际,根本无力收回河西走廊,没有河西走廊,唐朝中央给予不了安西和北庭实质性的军需物资援助。

所以唐德宗也只能快活快活嘴,把郭昕和李元忠还有一众的戍边将士全都加官进爵,但是他给不出实质性的军需物资补给,只能在精神上给郭昕和李元忠等人加油,让安西和北庭的将士们高兴一下完事。

通过此次与长安取得的联系,郭昕和李元忠也都明白了朝廷是无法对他们进行任何实质性援助了,但是他们也终于得知了唐朝的最新年号为建中,在得不到朝廷支援的情况下,郭昕决定率军屯田并自铸钱币来自给自足。

因此后来考古学者才能在新疆库车和阿克苏等地区发掘出土出了大量的大唐建中钱,要知道唐德宗的建中年号仅仅使用了四年,但在距离长安千里之外的新疆却能出土大量的大唐建中钱,这就是因为郭昕他们这些戍边将士此后又与大唐朝廷失联,他们一直在安西和北庭使用大唐的建中年号,并铸造出了大量的建中钱币,所以后人才能在新疆这些地区发掘出土大量的大唐建中钱。

就是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坚守模式下,安西和北庭两地的戍边唐军一直在为大唐戍卫着边境,即便后来唐朝的统治阶层已经把他们遗忘,他们依然在为国家戍守边关。

在坚守的岁月中李元忠染病去世,他的副将杨袭古被推举为北庭大都护,在杨袭古接任北庭大都护不久,吐蕃国就对北庭发起了进攻。

安西和北庭两地能常年与吐蕃国对峙,除了他们屯田铸钱自给自足之外,还有就是他们得到了回纥的援助,正是回纥经常能与两地的唐军进行贸易往来,才维持了安西和北庭两地的正常运转。

在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时,吐蕃国发起对北庭大都护府的进攻,杨袭古为了抵御吐蕃国,只得向回纥求援。可是吐蕃这一次发起攻势是有备而来,吐蕃联合了西域不少的小部落一起进攻北庭,所以北庭与回纥的军队很快被吐蕃联军击败。

到贞元七年(791年)时,北庭大都护府的辖区已经基本被吐蕃所占据,杨袭古的所部军队只剩下两千余人,杨袭古明白北庭彻底失守了,他再也没有能力收复北庭大都护府了,因此他只得率领残部两千余人逃往安西大都护府的辖区西州城。

由于回纥也在战斗中被吐蕃打败,回纥开始惧怕吐蕃,私下与吐蕃求和,回纥人为了能取得吐蕃的谅解,决定与大唐撕破脸,回纥大相颉于迦斯出面引诱准备败逃的杨袭古,随即将杨袭古当场斩杀,杨袭古所部两千余人全部被回纥人俘虏,杨袭古的人头和他的军队俘虏被回纥人送给吐蕃国,随着杨袭古被诱杀这也标志着北庭大都护府彻底沦陷。

随着北庭大都护府的沦陷,安西大都护府也陷入了更加困难的处境,当时的郭昕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向吐蕃投降,二是与吐蕃战斗最后,直至战死。在这种情况下郭昕选择了继续坚守安西,这一守又守了十八年。

这十八年中安西四镇逐步被吐蕃国吞食,到最后郭昕只能困守在龟兹城。关于安西大都护府何时被吐蕃攻陷在史料中没有确切记载,但是根据近现代的考古学者在新疆地区进行的考古推断,安西大都护府大约在公元808年左右彻底被吐蕃攻陷。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安西大都护府等来了自设立以来最惨烈的一战,随着吐蕃国对龟兹城发起总攻,也意味着安西大都护府即将覆灭。青年出镇边关的郭昕此时已是垂垂老矣的暮年英雄,他自唐代宗时期起出任安西都护府大都护,历经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四代皇帝,已经镇守安西四十多年,而当初与他一起出征的安西守军也都已经白发苍苍。

大唐自唐德宗时期起逐渐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那时候的大唐就已经放弃了安西和北庭两大边塞,可是朝廷放弃了,郭昕、李元忠、杨袭古这些驻防边塞的将士们没有放弃,他们依旧为了大唐坚守着边境。

最终龟兹一战白头将军郭昕带着他的白发士兵们全部战死沙场壮烈殉国,安西大都护府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白发将军和白发士兵们为了捍卫大唐最后的荣耀血洒疆场,从此安西大都护府彻底从唐朝的管理编制中消失,自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起设立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彻底沦陷,安西大都护府存在了168年,书写了大唐的边塞国威。

写在最后

自公元766年郭昕出镇安西大都护府起,至公元808年安西大都护府被吐蕃国攻陷,郭昕带领着部下将士在绝境中铁血戍边42年,所以后世称郭昕为铁血郡王,他的所部军队也被称为安西铁军。

安西大都护府的设立代表着大唐盛世国富力强,是大唐为了统治中亚地区设立的统治机构,而安西大都护府的消亡也意味着大唐从盛到衰,也意味着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唐帝国即将日落西山。

一枚小小的大唐建中钱,却蕴含着一千多年前那些数以万计的白发唐兵铁血捍卫国家边境的凄然身影。

正所谓:

少年从军卫边疆,此身只为报国门。

壮年生入玉门关,铁血戍边人未还。

孤军守城四十载,龟兹满城尽白发。

老兵不死陌刀在,誓死不敢忘大唐。

0 阅读:5

山灵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